霍建国:“十三五”前半期应加快开放

2015年05月08日 16:49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2015中国智库论坛暨综合开发研究院北京年会”于2015年5月8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商务部研究院原副院长霍建国。(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2015中国智库论坛暨综合开发研究院北京年会”于2015年5月8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商务部研究院原副院长霍建国。(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2015中国智库论坛暨综合开发研究院北京年会”于2015年5月8日在北京举行。商务部研究院原副院长霍建国出席并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霍建国:尊敬的各位嘉宾,大家好,很高兴来参加智库论坛。我谈一点关于中国经济中长期的外部环境问题,实际也是结合“十三五”研究的看法。有几点我想介绍一下。

  第一,对世界经济未来走势的看法。在未来五年或者到2020年之前,初步判断会世界经济会逐步回归到一个稳定的增长期,这个稳定增长期实际是相对于危机前的,在危机前世界经济增长的格局看有一个“2、4、6”的规律,也就是说发达国家增长在2左右,世界经济平均基本上在4上下,4.1、3.8。发展中经济体基本是在6%,但是危机后经济就大幅度下移,目前为止也没有回归到2、4、6的水平,因为去年世界经济是3.1,今年预测3.7,我看又有点下调。但是美国经济基本能达到2.2或者2以上,但是欧洲、日本还达不到。

  但从未来的发展看,应该说逐步还是会回归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长期,因为这和金融危机后整个结构调整、修复是有关系的。如果从长周期理论看,经过十年的调整治理应该有一个回归期,这点作为对未来的判断,这样外部环境相对会宽松一点,就是增长不会有大起大落或者矛盾。当然这是有争议的,有人说美国至今也没有解决很多根本性的矛盾,这也确实存在,它的债务问题、结构问题,以及金融的膨胀、资产泡沫问题还是很严重的,但是带着问题走,总归有一定的修复能力。

  第二,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看法。我们初步判断,刚才李扬院长也讲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在整个危机后,特别是全球化发展受到争议之后有矛盾的情况下,大家转向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当然也有挑战未来全球经济贸易新的格局或者新的规则的意识,包括美国推动的这些。但是现在看,应该说在未来五年至少到2020年之前,区域经济一体化恐怕还会加速发展,就是没有出现掉头往下走的可能性。

  我们原来有一个判断,为什么TPP也很难达成协议,今年至少签不下来,安倍去了美国也没有谈成,而且往后美国进入大选更签不了,从这点看,即使他签了,这些规则要想作为全球规则,还得回归到WTO[微博],别看WTO大家有点冷落它,但是作为一个全球战后有影响力的多边体制,应该说它的作用还在,只不过美国闪了它,我们还在挺着它,如果不回归到那儿很难形成全球规则,所以从这点判断这是早晚的事,除非最后大家逐步认识到这一点,因为全球化欧美显然受益不大,所以他们基本上社会抵触情绪比较大,很多执政党也开始认为中国搭了便车,也反过来对中国形成一种压力或者挑战。

  但是从理论上看,全球化仍然是世界发展的趋势,因为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还是解决问题的,世界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在跨国公司的驱动下发挥作用,只不过他的发展暂时受阻,FTA区域一体化现在在加速。可以假设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经过未来再火个四五年以后,但是最终大家意识到多边体制的重要性,重新回归到支持多边体制,很多多边体制上形成全球统一的规则,这时候世界经济进入了稳定的增长期。还有一种可能是区域化走向区域集团化,最后形成一种区域对抗,现在已经有了这个苗头,这个苗头是非常不理想的发展方向,因为世界经济一旦走向区域对抗,给区域的一体化会带来很大的灾难或者危害,这是我们要避免的。因为一战前曾经有过一段时间区域集团化,以及国际组织之间的对抗,我们希望最终回归到多边体制。

  另外,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和全球竞争确实在演变和分化,但是也没有像我们原先想象的那么快,大家原来想象的3D制造、智能机器人好象是未来新一代产业革命的替代物了,现在看来他们成为主要影响力还为时尚早,但是有一点很清楚,“互联网+”的概念现在在国外走得越来越快,国内现在也在奋起直追。说心里话,我们有很多障碍,欧美有一些统计,互联网的Wi-fi的普及程度和你的经济增长是直接相关的,英国的Wi-fi普及率几乎达到了60%,主要公共场所基本上都是全覆盖的,美国是40%多,据统计中国是20%多,从硬件和整个功能看还需要有一个过程。当然,我们不能说它对经济增长做多大贡献,我们只能看到社会效益在提高,会改变这个社会、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改变很多生产的模式和商业的模式,这些模式反过来使得我们会在另一个起点上加快发展,所以我觉得这个驱动性还是很重的,只是我们如何加快利用它。

  全球市场的开放程度还是在加快,包括贸易便利化,今天提到了投资的便利化,我觉得这在未来几年是在加快的,所以这四点判断我觉得我们应该在未来的“十三五”期间要予以关注。

  从国内看,我觉得我们更关心的是两大块,跟三中全会的深改文件结合起来的两个艰巨的任务,一是如何加快形成国内公平、公开、透明的法治营商环境,这是决定一切发展的基础,如果真正要激活的话就需要这么一个环境。这个环境又是很难实现的,因为涉及到各个环节、涉及到方方面面,不仅仅是一个法治化和部门的管理问题。

  还有一个是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这也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际上在三中全会文件中提到了,一个是加快市场开发、准入,还有一个自贸区,还有中西部内陆沿边开放,这三部分我理解是属于目前在整个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里面的三个薄弱环节,同时那三个环节又是有一定拉动作用的环节。但是作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原有的对外贸易、外资,还有海外投资,仍然是我们整个开放型经济的基本内容,这点大家还要特别关注。所以在未来的发展当中我们应该能看到现在正在推的创造高标准的开放格局,就是现在形成的四个自贸区的建设,我觉得在推动高标准开放上能趟出一条路来。

  文件上谈的是三到五年见效,最理想的是三年,如果在“十三五”末期到位的话那就有点晚了,最好早一点,经过两三年的探索能够形成一套可复制的经验,这是非常关键的。对于高标准的开放格局我们也是给予厚望的,中美BIT谈判也是奔着高标准去的,现在用的整个负面产品清单可以以这个为基础和美国人在谈,一旦谈成了,四个自贸区现在操作的整个模式很可能迅速在国内大面积普及,这样的话就形成整个高标准的对外开放,这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高标准对外开放的模式下,我们探讨的是如何形成我们在开放过程中的事中事后监管,如何把这套能力提升上来,开放并不可怕,但一旦开放以后事中事后整个监管能力跟不上的话,这个时候你会心里没底。实际上我们现在挑战的是这一点。

  所以,整个“十三五”的前半期应该至少加快高标准对外开放,或者是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让它全部到位。这样的话包括对我们摆脱增长的困境都是有好处的,如果国内能够尽快的奔着法治营商环境,加快推动对内的改革,因为对内改革是启动整个增长活力的基础。对外的开放是以对外扩大开放来变被动为主动。习主席上次在政治局学习会议上讲到,要以更高的开放水平争取整个国际经济竞争的主动。所以我理解这还是非常关键的,有两点:一个是在国内的公平竞争环境上,再一个是在开放上要尽快下工夫向前推进。

  对“十三五”我有一点想法,顺利在这里提一下。我觉得产业政策在整个经济发展初级阶段,可能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也都习惯于用产业政策,美国其实也用战略贸易理论,有些也类似于产业政策。但实际上要从“十三五”未来看、从有利于中国经济继续内生经济增长驱动来看,应该尽量的偏向于竞争政策,就是加快法律法规的衔接,构成一个完整的竞争环境,大家在一个起跑线上,国企、民营、外资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这样的环境会更有利于整个经济内生动力的发挥,也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才能闯过去,包括中等收入陷阱和经济下行的压力。

  谢谢。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文章关键词: 软科学奖第五届中国软科学奖智库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李克强:开证明“你妈是你妈”是天大笑话
  • 体育公牛猛将当选NBA进步最快球员 沃尔重伤
  • 娱乐欧弟布拉格娶仙妻 天天兄弟惊喜合体
  • 财经报告称中国房价增长不算离谱
  • 科技张勇出任阿里CEO 释放强化电商业务信号
  • 博客亲尝:肥皂、鞋油、火柴头哪个更难吃?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小学生遭班干部勒索 不给钱被逼吃屎喝尿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谢百三:股市十字路口 向各方讲几句
  • 杨红旭:再降一次息 房价肯定憋不住
  • 董登新:征资本利得税 国家倒贴股民
  • 郎咸平:药改后老百姓买药会不会更贵
  • 易宪容:A股不会现2008年那样暴跌
  • 徐斌:中国或成全球资金避风港
  • 天天说钱:国家牛市一说暗藏陷阱
  • 水皮:牛市清仓是为啥 我PK巴菲特
  • 李光斗:普京和奥巴马如何秀肌肉?
  • 钮文新:股市治病需要一鼓作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