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第二届复旦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国际论坛”于2015年4月10日在复旦大学举行。上图为新加坡管理大学亚洲私募股权研究所主任、金融学教授曹夏平。
以下为演讲实录:
曹夏平:大家下午好!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新加坡管理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是2000年由新加坡政府发起成立的一所公共大学,目前有7个学院,在校本科生有8000人,我昨天也跟复旦的同事聊,复旦大概也有8000个本科生。我再简单介绍一下新加坡管理大学研究私募股权研究所,这个研究所是由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RC,还有新加坡淡马锡以及其它的风险和私募公司发起成立的,主旨是研究在亚洲的私募股权以及风险投资的公司在整个经济和创新活动中的价值,这是研究所的基本情况。
我简单的从金融的角度探讨一下全球创新的概念,这在学术界也是非常热的一个话题,当然我们知道没有钱是不行的,创新活动,包括风险投资也好,私募股权也好,都是需要钱来支持的。但是我个人认为,有钱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做的,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可持续性的问题,怎么样能够让创新做到可持续?我觉得这里面有几个因素,我主要讲三个因素,第一个就是流动性因素,大家都关注这一拨的股市,中国的股市是全球最好的股市,流动性来了,大家都去炒股了,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都觉得机会来了,所以他们都会加快投资的步伐。
但是资金的偏好是短期逐利的,又追求安全性又要追求高回报,这是不可能的,那么这就带来一个问题,这个市场是不是有过高的风险?现在你必须要非常冷静审慎地选择创新的项目和企业,这是第一个层面,流动性层面。
第二个,可持续性当然取决于源源不断的流动性,流动性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市场的流动性,跟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息息相关。第二个因素是投资者的问题,我们新加坡的投资,包括美国80%是机构投资者,他们就把钱通过机构投到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去支持所谓的商业活动。目前在中国,大部分的风险投资公司支持创新活动的资金其实还是私人的,私人的钱有一个问题,非常随意和短期性,大家都会去追逐短平快的项目,这也就破坏了可持续性的问题。
第三个因素,我要讲的是人力资本,这是非常重要的,学校也好,企业也好,培养的人才是真正的创新活动的主体,中国一直提到产学研,其实这是错误的,我觉得应该要反过来,研产学,有国家资本来支持做科研,如果这个科研有一个实践,可以市场化的就去生产,就做市场化,然后学校再把这种经历教给学生。人才这一块,整个大学,现在国内相对是缺乏,在创新这一块的教学以及衔接,跟资本市场、社会的衔接。我个人的经历,在美国的哈佛,他们就做了大量的研究,使得学生能够了解这样的工作,使创业者可以从以前的经历当中学到更好的经验。
总结一下,我讲的三个层面,一个就是资金面的流动性,第二个就是管理层投资者,还有背后的投资者,第三个层面就是关于人才,产学研角度。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