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亚布力”征文是由新浪财经发起的回顾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历史、趣闻的专题活动,俞敏洪、王巍、潘石屹、张洪涛等都将在此细数亚布力的缤纷故事。
口述:王巍 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
第一次来亚布力,没人去搞论坛,是为了解决亚布力滑雪场的债务重组。
当年田原请我去给省里领导讲课,讲课以后,有滑雪招待。田原请了他一些朋友,我就请了我自己的13个客户,一共凑了70多个人,去了学滑雪,同时为了讨论债务重组。那时候对亚布力印象很好,当时希望大家扩股重组它(亚布力滑雪场)。
滑完雪的晚上,我们围炉夜话,吃饺子,聊天,谈改革,谈形势,感觉很有意思,所以我说明年再来,当时还有李俊,这样就叫第一次论坛了。
第二次来的时候,才正式命名为亚布力论坛。第二届就以论坛为主了。以后就都定在那时间,中国情人节之前,元宵节之前。
为什么选择这时候呢?很大程度实际是我定的时间,因为他(田原)主要想卖给我的客户。我找了十几家(客户),有六、七家是东三省的,哈尔滨的,吉林的,辽宁的客户,他们只有那时候有时间,这么定的。如果你找个南方的,也可能定在八月,那可能以后就八月份了,所以,这个很巧合的。
最后亚布力滑雪场的重组也完成了,但是在七八届(亚布力论坛)以后才完成。
对于亚布力的成立,我觉得挺好的,是赶上一个机遇。因为当时中国没有这样的一个环境去搞一个正规的论坛。在这个(亚布力)论坛之后又出了很多论坛,什么企业领袖年会,什么俱乐部,很多很多都出来了。所以,我觉得这个论坛具有中国论坛的创始地位。
我们有幸参与当中,尽管不是有意识的,但是赶上这个时代了,你会有一种很荣幸的感觉,也算一种成就感吧。
为什么亚布力是我必须要参加的一个论坛?因为我和最早去参加(的企业家们)都比较熟,变成圈子了。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说,它的信息量之大,心态之轻松是少见的。亚布力是企业家论坛,是企业家为主的论坛,不是官员论坛。很多其他的论坛有可能官员是主场地位,比如博鳌就是官员为主,我们是被请去的,当然气场彼此会不一样。
每年我很认真地投入亚布力论坛,清理思想、了解观点已经成为我整个生命中的一部分了。我大概只有一次请假了,因为在国外回不来,十三次了吧,我每次都参加,而且全程参加。
对我来说,亚布力非常真实,第一届就是一般的聊天,根本不是论坛,只是大家后来包装。当然我看到很多“亚布力的光芒”什么的书,我基本都不看,因为写那些书的(作者)都没参加过前几届,是后来想象的,“啊,当年这批思想家怎么选择这个地方”,都是不真实的,因为他不是当事人,当事人就是田原、我、李俊,这是最早的两期当事人。
后来,陈东升起了重大作用,应该说陈东升进来把亚布力从一个私人小圈子变成公众的。张维迎也起了很大作用,第一届他参没参加我没印象了,但是他每次都提出大的选题。历届主席每年都起了很多作用,你要谈特别早期的时候应该叫乌合之众,为解决个实际问题凑到一块来。赶上机遇了,大家发现这个俱乐部很好,为了使这种区域理由增强,冠上个“论坛”,就显得很伟大,慢慢这种伟大时间长了以后,变成一部分,一直走下去了。
亚布力现在越来越走向思想性了,越来越有影响力了。每年固定我主持,我主持因为很多原因,第一所有的人我都熟,换任何人都不会像我这么熟;第二我比较中立,因为我并不像其他每个企业集团有自己的(想法),我是比较中立;第三,所有人去喜欢发表观点,我是主持人没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我就学习,我喜欢学习,所以,我也愿意接这个活儿,作为主持,所以,年年都做主持。
严格说,我们都给秘书处张洪涛打工,他让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比如今天又给我加个论坛,随便什么活儿就塞给我了。但是高兴,不认为是一种负担或者什么之类的,好像没人跟你们讨价还价吧,企业家让干什么干什么,大家都挺老实的,不管平时管多少人。这就是一种凝聚力吧。
我理论上是国际委员会主任,但是我这个主任做得不好,因为精力不够。以往每年都是我去主持国际化论坛,今年好像没有吧。所以,我这个主席做得不称职。我当然相信我们要国际化,不过,最主要的是什么呢?是你中国地位做到了,你亚布力做好了,自然就国际化了,越来越多的老外都来。国际化一个最大的成果就是论坛在纽约做了第五届,我觉得这个挺好的。
未来我希望亚布力没有那么沉重,走下去就行,再慢慢走,陪着我们一直老下去,就这么简单,别出什么大事儿。但是年轻一点儿的(组织者)可能希望亚布力成为影响中国、影响世界的论坛。我当然希望那样,但是对我来说,我们希望我们这批人一起老去,而且很愉快,就行了。(丁蕊 王茜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