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会议讲座 > 2010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 正文
刘永好:我认为“三农”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农业生产的格局、现状,还不太适应城市、社会、全国的要求,就是说我们这种相对的小农经济格局,怎么样适应大市场、大社会的发展这种格局。经常讲,这样涨价,那样涨价,说明供给不足,一会儿这样的食品安全问题,那样的食品安全问题,说明生产的格局、体系还不够。现在农民的收入增长的相对比较慢,跟城市比,我们只有三分之一,说明我们农村的格局,生产的规模化、现代化还不够。
我们怎么样能够规模的、现代的产业链的发展,这是最根本的,通过规模的、根本的、现代的、产业链的发展农业,才能供给市场、供给城市肉蛋奶安全、多样。同时,通过规模的现代的生产,才能满足农民日益需求的收入的提升。通过规模的、现代的农业产业的发展,才能够解决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这种格局。我觉得这方面现在是一个转型期,刚才我讲到,现在由于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城以后,给农村的生产规模化带来契机,怎么样抓住这个契机,做大的发展,这是摆在我们农民、企业和政府面临的一个挑战,也是个机遇。所以说我就一直在讲,是不是我们国家出台一个叫做现代农业振兴规划,国家在金融危机中出台了十大工业振兴规划,汽车工业、钢铁工业、能源这些振兴规划,极大提升了我国加工业的水准,抵御了金融风险,起到积极作用。而农业“三农”问题重之又重,八个一号文件,中央可谓非常重视。但是中央一号文件是方针、政策性的问题,怎么样具体的措施来振兴呢?我觉得是否像参照十大工业振兴规划一样,来个现代种植业和粮食振兴规划,或者现代畜牧业振兴规划,或者食品安全的一个振兴规划等等。假设出台这些振兴规划,那么从具体的这些环节来怎么样帮助农民,怎么样来督促企业和帮助企业,怎么样提供金融的解决方案,怎么样来扩大这个规模,怎么样引领技术等等。我觉得这是解决中国农业的一个根本的措施。
另一方面,这几年我也做研究,“三农”问题重中之重,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是核心,农民问题单靠原有的小农经济体系不行了,农民必须要向前发展和迈进,这个迈进就是农民变成龙头企业,农民变成同业合作社的社员,当我们把农民变成农民、农企和农社的社员以后,这种格局就变化了,这就是规模的,现代化的农业就有雏形了。现在是转型期,国家在这个时候应该积极引导、大力推动转型,支持规模化、产业链化、组织化,支持农业发展。
马洪涛:所以在你看来,目前迫切需要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式,单靠现在小农发展方式远远不能适应现在的需求,而且会带来很多问题。
刘永好:对。这个问题显而易见,比如经常我们说这个猪、牛、鸡出了什么问题,问题是以前的话,我们养猪、养鸡、养牛的户有一两亿户,每家都养的很少,你们怎么监督他、监管他、教育他、帮助他,就算出了问题,你要去查处的话,查这个农民养了几头猪,你能把他怎么样,况且很难查。只有组织起来,规模化以后,按照一种科学的态度、严格的监管程序,我们的食品安全才能根本得到保证。
马洪涛:像食品安全这些问题实际上跟这个也有关。
刘永好:那当然。
(播放短片)
马洪涛:其实这个全产业链的这样一种生产方式、生产模式,我相信不光是做农业的新希望在思考这个问题,做啤酒的燕啤李总也一直在想这个事,而且甚至已经把自己的生产方式要往上游延伸,比方说在中西部地区种大麦,为什么让你们在思考这个问题,是什么因素让你们如此迫切地想晋升这么一个全产业链的生产?
李福成:我非常同意刘总讲的关于农业全产业链的建设问题。
我觉得要概括起来,农业产业链在中国的农业到底应该怎么建。第一条应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就是说把市场放在第一位,我们的农业的产品,最终转化成商品被消费掉,这个需求作为第一。
第二个,这个产业链,我想它应该是一个信息的过程,也就是说把高科技信息要引到我们的农业上来,这样对我们的农业生产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就是说使农民的信息对称,不会出现今年大年,明年小年,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第三个,科技。科研机构它应该作为保障,包括政府应该加大对科研机构的投入、投资,特别是对农业科研的投资,这样才能够使我们的科研能够和农业、农村、农民紧密结合起来。
再有一个,在整个的生长、收获,在流通的环节当中,我就想强调一个,流通环节其实越短越好,越短,它的成本越低。我们现在为什么要往上转移呢?也就是说我们争取要用,我们当时定的目标,要用我们中国自己的大麦,要生产我们中国自己的啤酒。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就开始向上延伸。
马洪涛:出于品质的考虑还是风险的考虑?
李福成:我觉得它这个从整个考虑看,一个是从我们企业原料的稳定保证,从原料价格的相对稳定、平稳,从这个角度考虑,这是第一个。
第二,从整个的我们对中西部地区市场培育的角度看,我们也值得做。
第三个就是什么呢?我们要真正解决农民的问题,有时候我们光提点建议不行,还得多做点实事,做企业的得做点实事。比如说几年前,有一个新疆的老太太说,我这么好的啤酒花谁要?去年6月份,我们的农产品开发公司的合作伙伴,他也是一个搞农业的,合作社的这种,带着几个人找我了,说你赶紧采取点措施吧,新疆的一千多吨酒花如果不收了,农民就真完了。我说有多少?他说有一千多吨,我说没人要,我们都要了。
我们都要了这句话实际上是什么?一个是我觉得我们得做实事。而且我们在新疆投了7.8亿,我们在内蒙也投了农业加工的基地,这些我觉得把流通环节。
还解决一个问题,比如新疆铁路运输现在就比较困难,要一户一户农民根本拉不出来,出不了疆,怎么办?通过我们积极把它拉过来,解决了这个问题。
马洪涛:听起来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是我还有一个疑问,我相信也是很多朋友有的疑问。市场经济解决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通过市场更细的分工来提高了效率,但是现在你告诉我说,一个企业可以从头到尾把什么事都干了,这会不会降低效率,怎么解决这个逻辑的问题?
李福成:你说的,一个企业从头到尾都干,它会降低效率,我觉得不是的。刘总什么都干了,现在效率很高,这有现成的例子,根本不用怀疑,不会的。
马洪涛: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李福成:无非就是第一个,得有银行支持,资金优势。
马洪涛: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
李福成:资金优势。第二,有科技部门的支持,这叫技术的支持。第三是管理人才,管理优势。第四,资金、技术、管理,最后还得有一个,我们的网络,网络优势。
马洪涛:好的,现在李总等于把球踢给了朱行长,你会不会参与他的这样全产业链的融资,会不会因为担心风险不会太多涉入?
朱洪波:不是会不会的问题,实际上已经做了。农业生产种、养、加,产、供、销,是一体化的趋势,说到刘总和李总是很典型的,我们现在给他提供的是全产业链的服务。
马洪涛:增加了银行的风险还是降低的银行的风险?
朱洪波:应该说是降低了银行的风险。
马洪涛:怎么理解?
朱洪波:刘总现在不得了了,20多年,三千块钱的收入,给他三千块钱就起来了,现在五六百亿的销售收入,成了农业企业大家。他从生产连着农民,然后包括加工、销售,完全是一个产业链条。他的农户,刚才我们说联合发惠农卡,他担保,我给他解决资金问题,我给他信贷支持,购买设备的问题、技术的问题、盖房子的问题,他销售,我对他的销售环节,包括他的经销商,我都提供融资服务,一条龙的服务。所以他这个完整的产业链提升了农业产业的水平,使我们产业的每一个环节都获利。在这个过程中,他也相应降低了银行的风险,是一个整体,像航空母舰一样的,过去如果单一的链条是一个小舢舨的话,它现在形成一个航空母舰,把农业整个产业链建设起来了。所以围绕他这个产业链,我们将来要提供全方位的、立体化的服务。实际上他们两位都是我们的大客户,我现在坐在这,是他们的客户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