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分论坛五之抵御全球危机主题讨论文字实录(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4日 13:07  新浪财经

  我还有一个最基本的内容,今天全世界金融监管基本框架,从概念上到内容上,主要的内容都是从1933年开始的。1933年是从美国开始的,全世界基本上都学的这个,在这之前全世界金融市场都没有监管,不是基本,完全都没有监管。我为什么要指出这一点?这一点非常重要,1933年金融监管的引入,包括对金融市场、整个银行体系,监管是针对1929年金融危机产生的。今天的金融危机基本机制和1929年的金融危机基本机制有非常基本的不同,如果我们没有能力认识到今天的金融危机产生的机制,简单地重复讲监管,不一定起作用。监管实际上有点像治病,治病的时候不能光是喊“我要治病”,必须第一件事情要知道病在什么地方,出了什么问题。那么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想用一个词概要今天出现的问题,“无责任性金融”,原本金融资本是每一个和金融有关的人和机构要负的,但现在由于有了工具,可以把责任推到外部去,人们就可以不负责任,这是最基本的要素。

  我把今天的金融危机产生的机制概要为三点:

  第一个,是破产风险外部化,由于有了机器,能把风险推给别人,这个东西非常有力量。当然这个机器能够起作用,除了金融创新之外还有其它原因帮助它,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评级机构,评级机构自己也是没有监管的,相反的是由监管机构给它授了很大的权,也就是给了地位,但并没有监管。所有的东西放在一起,就造成了巨大的外部化的效应。

  第二个,自从80年代以来,金融体系、金融机构有了一个重大的变化,这个重大的变化又是同金融创新连在一起,由于金融创新的办法使得大量的非银行的金融机构操作变成像银行一样,熟悉金融和银行业的人都知道银行是很特殊的一种机构,银行的特殊性在于把不流动的资产转变成流动资产的一个机器。由于它能够把不流动的资产转变成流动性,所以银行的机器就有它自己很特殊的脆弱性,这个脆弱性就是挤兑。如今由于金融创新使得原来非银行的金融机构都可以做事情像银行一样,就使得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只要它涉及金融创新工具,都变得像银行一样暴露在挤兑风险里边,所以变成叫做挤兑风险全面化。

  第三个,这是非常巨大的,非常有力量的,金融机构巨型化和全球化。这是直接和经济学里过去三十年里特别流行的自由主义的哲学连在一起,在自由主义的流行下,大规模提倡“去监管”,这就变成了盲目的趋势,这种趋势极其有害,它把一种有利的监管去掉,在这种去监管的哲学思潮推动下,人们对监管的必要性和监管需要做的研究全部放弃了。比如我作为一个学者,我自己研究了十年,这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人们不相信你讲监管,即便你到最好的法学院去,法学家都会告诉你市场自己会解决问题,不需要监管,所以有关的监管研究几乎都被放弃了,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人们就没有办法来对付。金融机构的全球化和巨型化正好在去监管和自由化的过程中推动出来银行兼并。

  比如说美国的银行体制,美国在80年代,中小银行的数字非常大,再看看今天的美国银行界,几乎很少被几个大的银行控制住了。大的坏处在于,一旦出现问题,所有大银行大得垮不起的原因在于,只要一个垮,就导致整个系统的垮台。当每一个银行大到这种程度的时候,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就不再承担责任。还有另外非常基本大的问题,金融机构全球化,在这里问题指的是,有许多国家尤其在拉丁美洲和东欧国家,这些国家的金融体系完全被几个跨国巨头控制住了。当这些国家整个银行体制被跨国巨头控制住的时候,产生出来一系列非常基本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所有中央银行都有非常重要的责任,当内部危机产生的时候,中央银行的责任是作为最后的贷款人来挽救这些银行,但如果这些银行都是跨国大公司,这种挽救措施就会有很严重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金融监管是每一个国家具体执行的,因为这关系到国家的主权问题。当国家的金融被国际上跨国大公司控制的时候,金融监管本身就出了严重问题。

  我把三个机器放在一起,我自己的见解是导致了这次严重金融危机最基本的机制。

  这个图,这是美国的市场,表明了证券化在美国市场最近十多年巨大的发展,红线是证券化在美国市场提供的抵押贷款,蓝色是传统方式的贷款,1990年以后证券化提供的贷款超过了它,导致美国房贷市场上占压倒性的贷款方式是证券化的机制。在风险外部化机制下导致金融机构普遍破纪录的高杠杆率,从2003年到2007年,在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这个杠杆率在银行历史上没有见到过。

  总结,监管应该做什么?在这里并没有真正的蓝图表明监管应该做什么,只有原则性的意见,最基本的原则,新的监管制度要做的是恢复责任性,这是所有事情的根源。当我提原则的时候,和它相对的另一个原则,在1933年针对1929年的金融危机,那个时候基本原则是什么?信息的强制披露。为什么在1929年的危机之后人们总结出来的问题是信息披露?在整个金融监管核心放在那里?原因在于1929年危机里金融欺诈是核心问题,今天可以看到,信息披露是远远不够的。当把金融责任外部化之后,信息的问题变成到处都是,为了要解决信息问题,必须要恢复责任性,所有借款人、借贷人和接受借款的人每一方都要有自己的责任,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保证信息从最开始的时候不至于被人损坏得太厉害。

  金融监管怎样恢复责任性,我在这里提出四个方面。

  第一,必须把所有的外部性的渠道都应该用监管的办法堵住,即便不是彻底堵住,也要看起来尽量减少外部性。

  第二,金融机构的规模应该有监管,而监管的原则远远不同于《反垄断法》,这里的问题不是反垄断的问题,而是防止大部分银行都变成垮不起的程度,到了出问题必须救他,不应该是正常情况。

  第三,金融机构跨国的时候应该受到监管,保证东道主国家有主权进行监管,东道主国家中央银行有能力作为最后的借贷者。

  第四,以上所有三个方面的监管必须是国际合作的,在如今全球化的情况下没有国际间的协调,任何一个国家单独的监管都没有办法见效。

  达杜什:

  谢谢对我的邀请,我今天的发言是关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

  我在里介绍一下我在世界银行工作多年,有机会跟踪亚洲金融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和其它的金融危机,这是一段非常难忘的时光。我想谈几方面。

  第一,这次金融危机来自于发达国家,我的观点是发展中国家对国际也有一定责任,这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发展太快、太成功,造成世界经济繁荣,但并不是说他们的储蓄太高,而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增长太快,对于全球需求的贡献太大,这是我的解释。当然经济增长很快,与这些国家经济结构改革有很大关系,在过去十到十五年这些国家经过很大的经济的调整。

  第二,发展中国家虽然没有直接导致金融危机,但是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会间接影响一些国家,美国在金融危机受到的影响非常大,但是它的影响并不是最大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受到的影响更大,发展中国家受到很大的影响,因为世界贸易量大大下降,出口产品价格下降了一半甚至2/3,石油价格更是如此,发展中国家获得的资本量也是大幅度下降,根据2009年的预测,下降60%以上。像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动也在下降,这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市场有很大影响。在国际金融方面,他们成为一个避风港,包括美国、日本、德国得益于作为避风港的机会,这是总的状况。我们在考虑细节的时候,各个国家受影响的差别,可以看到发展中国家受到的影响不同。拉脱维亚GDP下降了15%,中国GDP今年预计增长8%,这是两个极端,这些差异显示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不同影响,其它发展中国家处在这两者之间。

  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有三点。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