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重建平衡:全球储蓄与消费分论坛实录一(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4日 11:46  新浪财经

  这是2008年末失业保险参加的覆盖面,参加失业保险的农民工占全年离乡外出农民工的11%。

  社会保障支出占中央政府支出比重的国际比较。我们国家2008年是7.5%,比印度尼西亚高一点,发达国家中德国是55.5%,加拿大45.6%,加拿大34.2%,美国30.2%。这个表很明显地看出中国保障支出的比重,今年尽管有了很快的发展,但比重仍然偏低。

  储蓄率的提高,消费率的下降,还与收入的差距扩大有关系。收入高的人储蓄率高,消费倾向低,收入低的人消费倾向高,储蓄率低,这几年收入差距是拉大的,富人占收入水平是提高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所有人的收入水平都在显著提高,但收入差距也有所扩大。比方说城乡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较以乡村居民为1,这个比例78年是2.57,去年是3.3;20%的高收入户与20%的低收入户的收入比,1995年是2.88:1,去年是5.71:1。这是城镇居民高收入户和低收入户的比较。

  刚才我说了收入差距的拉大是影响消费率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在于不同收入群体消费倾向不一样。2008年的紫颜色,低收入户消费倾向是0.88,高收入户消费倾向是0.64,就是低收入户拿到100元花掉88元,高收入户拿到100元花掉64元。

  还有一个最基本的经济学道理,不管富人还是穷人,收入肯定是不断提高的,必然边际消费倾向下降,所以,中国的消费率逐步走低,储蓄率逐步走高的收入差距是一个因素,收入总量不断增长也是一个因素。

  这个图是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及边际消费倾向,从这个图可以看得很清楚,边际消费倾向从过去的1.95,借钱花钱,到2008年的0.62%,下降幅度还是很大的。

  我们这个题目是消费与储蓄的关系。对于一个封闭型的国家来讲,储蓄某种程度上是要转化为投资的,所以高储蓄率就必然带来高投资率。为什么会是高投资率?高储蓄率是必然的,中国高速工业化、高速城市化的过程必然要求比较高的投资率。1979年—2008年,改革开放三十年,按可比价格计算,中国工业增长速度年均增长11.6%。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GDP增长速度9.7%。这么高的增长速度哪里来?是投资推动的。我们在座的很多人都学过哈罗德多马罗西,有一个简单的比例,投资率乘上经济系数就是投资率,希望经济高成长不希望经济高投资率是做不到的。这是我国78年以来经济高速成长的一个曲线图,工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

  我在这儿想说一个观点,我们现在不能把投资“妖魔化”,不能把投资率“妖魔化”。中国确实存在一个问题,储蓄率太高,消费率太低,所以,我们要不断地鼓励增加最终消费,但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完全否定中国投资率的合理性。就一个家庭而言,如果这个家庭把它挣的全吃掉、花掉,这个家庭怎么改善?如果一个国家、一个经济体把自己创造的每年新增加价值全部吃喝花掉,不去投资,不去修路,不去建基础设施建设,这个国家(经济)能增长吗?做不到的。改善民生需要投资,我在西部工作过,这个地方要修路,改善我们农村居民医疗条件要盖医务室,保护生态很重要,保护生态也要花钱,三江源保护工程国务院拨了75亿,所以,中国的发展进步,无论是保持增长,改善民生,调整结构,保护生态实际上是离不开投资的,只是这个投资我们要尽可能使它不要重复,不要低效,一定的合理投资是必须的。所以,我在这里说一个反潮流的话,不能“妖魔化”中国的投资。只要投资的用向是合理,不冲突的,投资保持中国经济增长很合理的方面。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全花钱,不投资,这个民族的未来怎么样呢?我也借这个机会,说一点我很多天想说的话——不要“妖魔化”中国的投资。

  怎么样促进消费的增长?

  1、最为关键的是增加消费倾向比较高的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因为他的消费倾向比较高,是0.88。

  2、加快建设服务中国国情的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

  3、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把富人的税收通过财政杠杆转入低收入群体当中。所以,中国的消费会增加,中国的消费对经济GDP的拉动作用也会不断增强。谢谢大家!

  主持人:

  下面有请中国另一个重要部门的,中央银行的行长助理郭庆平先生进行演讲,大家欢迎!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郭庆平:   

  尊敬的凯生行长,女士们、先生们,我演讲的题目是“中美储蓄率的比较与国际失衡”。为什么选这样一个题目呢?

  大家都知道,中国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投资水平和较高的储蓄水平。而美国却保持着较高的消费水平,不少看法,将中美的这种差距归为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并将这种不平衡与全球金融危机联系起来。我愿意借这个机会谈谈中美储蓄率水平的结构差异及其背后的故事,探讨促进储蓄、投资平衡可供选择的政策途径。

  我主要想谈三个问题:

  一、中美储蓄率水平差异从总量和结构去看。我们通常讲的美国国民储蓄率都是净储蓄概念,也就是说,它没有包含折旧的储蓄率,而中国的储蓄率都是包含折旧的总储蓄概念。近几年,美国总储蓄率比它净储蓄率平均要高大约12个百分点左右,从口径一致的角度去考虑,用总储蓄这个概念去衡量中美之间的储蓄率水平差距会缩小大约12个百分点左右。

  1)从总量去看,中国国民总储蓄率远高于美国国民总储蓄率。2008年,中国国民储蓄率是51.3%,美国虽然个人储蓄率大幅上升,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储蓄大幅减少,国民储蓄率从07年的14.2%下降到12%左右。较长时期看储蓄率的变动趋势,中国国民总储蓄率在不断上升,而美国国民总储蓄率在缓慢地下降。中国国民储蓄率在1992—2008年之间提高了15个百分点。在2001年以后上升得尤其快,2001—2008年上升了12.8个百分点。

  美国1991年—2000年之间,美国国民储蓄率在13.5—18.4%之间波动。2000年以来,它表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

  2)从结构分析来看。

  国民储蓄有住户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的储蓄构成,由于核算意义上的企业部门储蓄就是企业的可支配收入,一般我们不提企业储蓄率这个概念,而是着重分析住户部门与政府部门的储蓄率水平。

  住户部门

  中国的住户储蓄率水平要远高于美国。2007年美国个人总储蓄率为3.3%,中国的住户储蓄率为36.2%,是美国个人储蓄率的10倍还多。金融危机之后,美国个人储蓄率有所上升,2008年是4.5%,中国是38.3%。历史变动去看,美国的个人储蓄率水平是逐步下降的,近来有所上升,而中国的住户储蓄率水平却在不断提高,尤其是2002年之后,上升的速度有所加快

  政府部门

  中国政府部门储蓄率也要远高于美国,2000年以来,中国政府储蓄率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并成为推动国民总储蓄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力量。2008年,中国政府储蓄率是43.5%,而在美国,政府储蓄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2000年以来的九年之间,有五年储蓄率是负的。2008年更是下降到-16%的水平。美国政府储蓄率波动幅度也要远远大于中国,总体看,2000年之后,中国国储蓄率迅速攀升,与逐步下降的美国储蓄率在拉大。推动中国储蓄率攀升的力量是中国部门的储蓄率在显著提高。虽然住户部门的储蓄率在不断上升,但住户部门的储蓄占总储蓄的总比重在下降,其背后反映的是住户部门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的占比是在逐年下降的。

  需要指出的是,不论用什么口径去衡量都不改变中美两国储蓄率各自的变动趋势,不改变中国国民储蓄率高,美国国民储蓄率低的结论,不改变中国居民储蓄率高,美国个人储蓄低的状况。

  二、全球失衡与金融危机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