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忠] 今天认为这个问题马上就要解决了,这可能是一个过急了,对中国来说,像刚刚说的刺激经济,是暂时稳住,但没有解决中国根本问题。中国是出口依赖的经济,比日本、韩国都要更依赖于出口。所以在出口不好的情况下面,经济再恢复增长的可能性不是很大的。现在政府砸钱,能维持的话,实际上也是有限的。如果真正调动内需,是要调动中国家庭内需。我们说刺激消费说了十几年了,刺激消费,但消费在经济当中的比例一直下降,这一直是一个口号,没有具体行动。中国消费不足的最重要的原因就因为家庭财富水平比较低、收入水平比较低。很多人认为中国人消费不足,是因为不敢消费。中国其实老百姓不消费最重要的原因是没钱,不解决这个问题是很难的,中国的财富主要在政府的手里。一个市场经济里面,财富在家庭手里,消费好,劳动力市场好,工资也好,继续更进一步的财富积累,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如果财富积累都在政府手里,是不支持消费的。我们这么依赖出口,主要是这个引起的。这个不解决,中国经济要恢复高增长是非常困难的。现在很多人认为世界经济危机很快就要过了,我们就好了,一切回到昨天,这个梦我想就别做了,昨天不会回来的,你得另做打算。
[谢国忠] 现在能砸钱,大家觉得挺好的,能砸钱有什么不好呢?印钞机拿出来搞一下,又没有什么成本,大家就分呗。最终印钞票这个事一定会有通胀,通胀的苗头已经开始出现,美国零售下降0.4个百分点,批发价格下降0.3个百分点,一个月数字不会说一个趋势,但至少在需求弱的情况下面通胀是可以出现的,70年代我们有这样的经历,十年都是滞涨。所以明年,我觉得会有通胀的,有了通胀央行开始要收钱了,至少不能放钱了,这个时候我觉得是最痛苦的时候到了。为什么?现在再痛苦,大家认为央行会印钞票,还有希望,等到那个时候,央行不能放钱了,最后希望就没有了,我觉得明年是最痛苦的时候,我就说到这里。
[许小年] 谢谢。两位都非常守时,而且很强调结构性的问题比经济短期的增长更为重要。下面我们请哈继铭讲一下他的观点。
[哈继铭] 刚才两位发言人谈了很多国际全球经济的情况,我想更多的谈一下国内的宏观经济情况,我的发言总结起来也就是两句话,刺激政策排近忧、深化改革解远虑。中国经济、全球经济都有近忧,更有远虑。近忧,无非是经济下滑等,是不是需要用非常强烈的政策来刺激呢?我相信这种肯定是会告诉大家需要一定的经济刺激。问题是经济刺激,一是应该有多大力度,二是什么方向刺激?这些问题可能我们之前很多人都没有太多的想,把经济拉起来,经济增长速度保持一定水平,社会保持稳定。但这个世界是没有免费午餐的,我们之前全球经济严重失衡,大家都疯狂了一把,一定要为之付出成本的。
[哈继铭] 经济有两种,衰退与复苏的轨迹。一种就是你不刺激,或者很少刺激,肯定是降幅很大,之后可能出现一个微型的反弹。比如说美国的情况,债务由过去60%左右的水平,占GDP60%左右,上升到100%以上。中国也是,银行贷款,这是一个准财政政策,其实中国的负债已经在扩大,到了3%,前一段时间是百分之零点几。最终可能经济下降的幅度可以浅一些,但是最终调整的过程,所谓复苏的过程将是漫长的,这个过程当中可能我们使得原来的这个,导致这个危机的因素有可能进一步恶化,比如说投资过剩进一步过剩等。这两种轨迹,一个是V型的,另外一个可能是长长的U型,而且可能是非对称的。这个最终成本,说穿了第二个模式是用时间换空间,两个模式最后算一下都在零以下,但是从零线往下算,面积是一模一样,很陡峭的下降,然后上升。另外一种是下降比较浅,但是很长时间的恢复,面积是一样的,也就是没有免费的午餐。
[哈继铭] 这种调控,或者说刺激做完了之后还应该做什么?经济增长将来到底应当依靠什么样的动力来推动?我觉得这个时候,我们可能需要考虑一些远虑,中国以及全球经济远忧表现在两个方面。刚才你说比较昨天和明天,我这里也比较一下明天和昨天。如果说昨天全球经济已经充分享受了高增长、低通胀优良宏观环境的话,可能明天、未来全球经济必须处在一个高通胀、低增长的环境当中,未必是绝对意义上面的滞涨,但是和前几年相比,我觉得未来通胀比较高,经济增速比较慢。第一是首先看到这些发达国家很快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整个社会潜在GDP增速会下一个台阶。这个当口,实际上这些国家最不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大量发债,但他们已经大量发债,这些需要由未来纳税人偿还,但是未来纳税人数量在社会当中占比是下降的,美国和其他国家都是一样,都需要父债子还,但这些国家,尤其发达国家很快会看到社会当中儿子越来越少,父亲和祖父越来越多。怎么办呢?必须要用一定的税收杠杆来偿还这种债务,但是仅仅依靠税收杠杆,依靠未来纳税人的税负偿还这一代人欠下的孽债,那是不够的。
[哈继铭] 在这么一种宏观环境下面,作为中国经济怎么做?中国出口占GDP比例是很高的,出口对GDP贡献不仅来自于直接贡献,有许多是间接贡献,我们很多项目跟出口有关,出口下降之后本身拉下GDP增速,同时相应的投资增速也会下降。我们将来经济增长速度也不可能像过去十年那么快,保持在平均每年10%,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都会出现一种目前看来是周期性下降,实际上背后是结构性的拐点。这么一种情形下面,我们必须要推动内需来使得出口增速的下降得以一定程度的弥补。推动内需,内需有两块,一块是投资,还有消费,我觉得更多是推动消费,推动投资可能会使得我们投资与消费的矛盾更进一步的激化。如何推动消费?说来容易、做起来难。我相信根本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你说的,大家没有钱,有钱就可能会消费。还有一个因素,大家对于消费之后未来是否可以有足够的社会保障担忧。退休怎么办?生病怎么办?子女教育怎么办?这些因素也是阻挠了消费增长。
[哈继铭] 这些是需要做的,但是一些已经显现出来。我认为,一个要减税,大幅减税,减什么税?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税负完全由消费者承担的,而且收入越低者受到增值税的负面影响越大。我们知道低收入者消费支出在整个收入当中占比是比较高的。所以高增值税是一种劫贫济富的做法。个人所得税也是,我们最高税率是45%,与政府所能提供的公共服务相比,这个税率是不相符合,是过高的。这些税收如果能降下来的话,会刺激消费,不仅是短期刺激消费,长期可以鼓励消费,从而解决中国消费增速相对投资增速过慢的问题。这个做法最终可能会使得财政赤字在加大。有人问,你现在减税,用什么填补财政的窟窿?发债,我觉得就是要发债。调控的成本显性,不要什么事让银行贷款,好象我们国家,乐观你看债务占GDP百分之二三十,不高。其实后面隐性债务并不低的,要把政府的政策成本,或者调控成本,或者刺激成本统一化、显性化,告诉老百姓。
[哈继铭] 发债发给谁呢?如果说发给老百姓的话,买债这个当口是不是把一部分购买力吸引走了,再减税这两个不就是抵消了吗?我觉得可以发给两个主体,一个是发给境外人士,中国需要有一些外债,需要发债。中国债券市场,尤其是人民币债券市场需要有很大的发债。同时也可以考虑让货币当局买一点这个债,像美国也是照样买它的国债,但是不是买了这个债将来有通胀风险?等于说货币当局来为财政印钱买帐。我觉得这个问题也可以解决,你买了债之后,手上有很多外汇储备,把这个卖了,把市场上面一部分人民币中和掉,不就是最后升一点值吗,这也是有利于鼓励消费的。最终结果一看,税收降低了,消费增长了,外汇储备有所下降 。我们正在考虑如何更好使用外汇储备来为国内经济服务,我觉得这是最好的方法,这个我起一个名字叫做经济转型债。当然我们还有一些其他的政策是可以使得经济更长期的保持,来自于私营部门的增长动力。我们现在仔细从构成比例来看,来自私营部门投资增速基本上还是停滞的,有一些是负的,主要是政府项目投资在推动。这种推动肯定是不能持续的,未来如何给私人经济开辟更多投资空间是一个关键问题,中国急需要打破垄断,理顺资源价格。像98年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房地产改革,吸引大量资金介入,解决就业问题。现在应该沿着这个思路探讨,除了刺激和振兴计划之外,接下来更深层次的改革。
[哈继铭] 很多服务领域是需要改革的,比如说医疗领域,可以更多的让私人资金进入医疗领域,我说的更多是综合性医院,教育领域也是。这些就不多展开讲了。另外一个是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长期、未来能够重新获得很大收益的一项政策,这些好处就不一一列举了,货币还没有国际化。另外大家都谈贸易条件,改善贸易,我觉得中国急需改善投资条件。你投资美国国债,收益率从0到2%。但是美国人拿了你的钱,到你这里投,通过这种PE,回报率都是两位数,甚至三位数,投资条件远远优于我们。为什么?因为我们投资都是买他最安全、流动性强的债券,为什么我们不把自己的债券市场扩大之后,让他们来买。我刚刚说经济转型债一大部分可以让外国人买,我们走出去,我们投出去,我们可以大大改善自己的投资条件。这个我就不再展开说了。
[哈继铭] 最后想说的,我们现在的政策,需要实现政策成本的透明化,就是少搞隐性的财政负担,即使要搞的话,到底政府花了多少钱,财政上面有更多的显现、透明。同时货币来看,我们知道M2增长25.5%,我们过去97、98年的时候货币政策也比较宽松,那个时候才11个百分点,现在22个百分点,说明货币总量已经超过实体经济需要的,你说有没有钱流入股市?肯定有,导致对未来通胀预期大幅上扬。人们为了避险、升值,也需要作为一个载体进行投资。所以我觉得货币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适度微调也是必要的,一面从适度宽松形成过度宽松。最后,我们政策短期化往往导致投资行为短期化,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股市在涨。谢谢大家。
[许小年] 下面请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发表他的看法。
[王庆] 谢谢,我以前觉得听经济学家演讲应该很有意思,大家很会讲故事,但是我注意到观众好象在睡觉,说明我们讲的不是没有意思,可能讲得有一点悲观了。因为经济学在西方,英文当中有一个说法,经济学是令人沮丧学,一般听经济学家讲得比较有意思,但比较悲观。我争取讲得稍微不那么悲观一点,结合我们今天的论题。对经济形式判断,短期来讲我们认为经济从三大经济体来讲,我们认为经济可能在四季度会触底,下半年会有复苏,尤其2010年的下半年会有复苏,而且是比较明显的复苏。刚才其实我们前面几位嘉宾也涉及到一个问题,复苏,但复苏到什么水平呢?恐怕这个水平跟我们过去五六年见到的水平是不能比的。就是说相当意义上面来讲,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恐怕会有一个结构性希望下调,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
[王庆] 这个里面有三个原因我来解释:一个是我们过去全球经济迅速扩张当中,建立一种不平衡的状态下的扩张,这个调整过程自然需要一些时间来解决这个矛盾。另外一个问题,由于这场危机过程本身是一个让大家对这个杠杆化的操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其中的风险有更明确的判断。所以整个全球系统的杠杆率会降下来。全球经济是这样,企业也是这样,一个企业杠杆率降下来,企业扩张速度很可能会下降。整个全球范围内经济杠杆率的降低会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另外一点,因为在这一场危机当中,政府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来刺激经济,在这个过程当中,政府自觉和不自觉都会有一个过度干预。监管的加重可能会影响潜在经济增长速度。所以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整个经济增长来讲,全球范围来看,比较发达的国家,过去五六年出现三到五的增长,可能未来见到的就是一到三的增长。中国,我们出现两位数的增长,随后一段时间内,可能是六到八的增长,所以是这么一个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