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全球金融危机与新兴市场经济论坛下午实录(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2日 18:59  新浪财经

  还有我们大家知道,韩国、台湾、新加坡这一块,在这个时期他们自然条件都不是很好,但是发展得也都非常的快。我这里有一个数字,65年到80年(需确认),他们的增长率,新加坡是10.1,台湾9.8,韩国9.5,香港8.6,我们知道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增长速度平均也在10%左右。这些国家他们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处于东亚地理环境,东亚模式增长最早提出和文化的关系,有一位日本学者山岛通夫(音)写一个书“日本为什么会成功”,它提出一个经济增长模式背后会有一个文化传统的问题。我也注意到美国很多学家,卡恩,也是最早提出东亚奇迹的学者,也提到增长模式的背后有一个文化传统的约束。另外我觉得很多学者,也有人提出市场经济增长模式可以有一种西方型的、企业家型,也有一种叫东亚型,有人叫做儒家型的,有这样的提法。

  我的看法是这样的,我觉得东亚这一块,我做过一些思考,我发现这一块经济增长确实和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比如说我举一个例子,从宏观方面来发现,从文化传统这一块,大家都知道都属于儒家文化圈,我发现一个,宏观方面,东亚模式有一个特点就是国家导向色彩比较浓厚。就是在美国一般企业家不喜欢政府的干预,我发现在东亚,包括日本、中国、台湾、新加坡,大家知道这个地区国家导向色彩非常明显,这里面有一个文化问题。

  企业,像在美国,政府的干预,可能会拒绝。但是东亚这些国家,大家是接受的,接受这种调控,接受这种导向。这样就为一个地区的高增长,我的看法,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保证,因为政府支持它。这和儒家文化的这个,国家作用的强调,和这个体制、文化观念是有关系的。另外我发现东亚增长还有一个特点,储蓄率非常高,因为储蓄率非常高,所以它的投资就可以做得非常好。国民储蓄率很高,国家导向,形成经济发展。中国发展也走了这样一个路,这个和儒家文化价值观有一种非常密切的联系。

  从微观层面来分析,我也觉得非常明显,大家觉得东亚这一块,比如日本很多企业,松下、索尼、丰田,包括韩国的现代,甚至包括台湾的台塑(音),甚至包括香港的李嘉诚,包括大陆一些成功企业,我发现他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第一就是管理理念上面,儒家理念非常强调价值观的观念,四书五经,那个开篇说的就是那个,最好的管理就是价值观的管理,这个管理是最高明的。我发现东亚这些,正是因为突出了文化的观念,我发现企业的成本可以控制得非常的低。

  第二个比如说我一直研究台塑王永庆先生,他成功秘诀在哪里?他自己说他的观念受中国儒学影响非常深。因为孔子有一个观念叫立人者人恒立之(音),你首先让别人赚钱,别人才能让你赚钱。王永庆经营就是这样的文化理念,我通过节俭,成本可以控制得比竞争对手、同行低20%。然后它的这个20%成本控制下来以后,他可以降价10%让利给下游企业。这样他的意思是说我把利润挤出来,我让利给下游企业,下游企业跟我合作,赚钱以后,他们收入更多,需要我更多的产品,我就可以做得更大。

  一个经济的增长能否保持成功和可持续性,健康与否,关键在于企业,企业是不是有更好的竞争力?我觉得文化的管理、成本的控制和东方文化的这种立人者(音)双赢的局面,实际上为东亚企业家提供非常好的竞争活力。

  最后我总结一下,我觉得现在大家对东亚模式有很多批评,因为出口导向大家认为很难维持,还有政府对企业介入也比较多。我再讲一点,比如说美国企业,我发现非常看中股票价格,不可能做出太长远的规划。日本模式,那个形成长期合作关系,这样企业就可以看中长远,而不在当前,以长期为导向。这也一个很重要方面。

  我的结论,我今天演讲结论,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只要文化背景不发生改变的话,那么东亚模式恐怕还会存在下去,因为一个经济增长模式和它的文化是分不开的,我觉得今后经增长模式也会是,文化是多元的,那么增长模式恐怕也会是多元的,我非常希望在座各位对我的看法提出批评。谢谢各位。

  王国斌:

  首先非常不好意思,因为我搞不清今天下午有活动。今天的题目我利用英文来做一个简单的报告。

  今天我的话题是要提供一些历史的借鉴,刚才有人讲到东亚模式文化传统影响了企业,但我更多是讲公共事业部门,政府以及公共的支出,我希望能够从历史上面追溯一些中国人对社会支出的看法,这些也许对现实有借鉴意义。

  我首先看到当人们讲到历史和经济发展相关性的时候,人们一般有两种不同意见。首先在我看来,大部分的社会科学文献和理论都是从欧洲的经验里面获得的,就是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变化,还有社会变化之间的关系。我们总是认为历史其他的教训总是包括失败。之所以会有失败,就是因为这些国家的人民有一些局限性,这样一来就很难让我们从非西方的历史经验中取经,所以今天我想换一个视角来讨论一下中国的历史教训,特别是中国的社会支出方面的历史教训。我会讨论目前中国政府的一些做法,也会讨论一般的议题。

  我认为跟一般的研究跟学界观察相反,社会福利的需求支出和民主实践之间并不一定有正相关性,而这种论点是经济学和政治学家们比较认同的。其实我在这里想提出的就是社会福利的支出跟欧洲那种概念,就是民主越高,公共福利支出就越高,不一样。所以我将来解释一下18世纪封建中国社会的政治问责制,我还会讲到现代的中国也有同样的做法,因为不管是封建社会的中国,还是现代中国,中央政府的成功都是因为他们很关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以便促进空间的整合,而这种空间的整合里面就包括公平的问题,我倒不是说中国18世纪的政府,或者现代的政府早就已经克服了中央、地方的矛盾,其实这些矛盾还是存在,但是我认为中央政府一直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而且严肃的对待它。特别是政府,不管是18世纪政府,还是当代政府都会公开的宣称说政府一定要注意社会的福利,这是好的政府管制之一,不管是孔子还是共产党都是这样认为的。两种情况下,这种良好公司治理、良好政府治理的愿景都是包括社会福利、公共福利支出的。

  讲到民主和社会支出我推荐大家看Peter  Linderts的书,他主要的例子都是取自于欧美,他说这些国家如果有更多的投票权的话,社会支出就会大增。他说投票的人越多,那么投票的人就更愿意通过投票表决获得更多的社会支出。一个相关的论点是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Amartya  Sen,也层析有过相应的论调,这个书是有关饥饿的,1981年出版的。他举了一个例子,1943年的时候,那个时候印度还没有民主,遭了那个之后,印度成了一个民主国家。我们现在在中国也可以看到中印之间对比,就是说中印之间,民主程度在西方是不一样的。印度1948年获得独立以后就不再有饥警(音)。我看来中印之间还有第二个对比,中国在1958年之后有了更多的这种饥警救援,这个时候我们看主要的差别就是政治体系的差别,所以我们必须正式的面对这样中印之间的差别,而且我们还必须对比一下中国的18世纪有一个饥警救灾成功,而50年的时候有饥警救灾失败。我们看中国政府如果要救灾,还会做更多的灌溉工程、稻米储存等等。此外我们看到中国政府会强调城市和农村都要提供福利。

  如果我们再把中国和欧洲国家进行一个对比的话,一般来说如果我们把欧洲模式作为正态(音)的话,那这其实在18世纪并不是如此。18世纪的时候欧洲也有他们自己的复权(音)意识。他们忙着相互打仗,花了很多钱在军费上面。其实中国18世纪和欧洲之间的差别不是意识形态上面,而是在和平的帝国时代里面,中国这样的大,关注和平。所以中国得以维持古老帝国,而欧洲那些打仗帝国却不能。

  我们看一下18世纪总的情况,我们会发现18世纪欧洲各国必须要想出一些方法来维持他们的国家,至少不能用强迫的方法来强迫人民和平,至少要用一些方法来向人民说明,他们是受到爱护的,他们的需求是受到满足的,这在孔子儒家学说中也有体现。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