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CCTV2《今日观察》揭秘话术诈骗(3)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8日 11:56  CCTV-今日观察

  刘戈:对,所以的话,在这个环节里面,在这个故事里面,我们看到如果这样的一些个人信息没有被泄露的话,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消费者上当。

  主持人:但是这些骗子为什么如此地胆大妄为,他们难道不知道头上有一把法律之剑吗?

  何帆:因为他们善于游走在法律的边缘,我们看到这些骗子公司他比较聪明的,比如说你像这些,我们在短片里头看到的,卖给你电话的,其实他就是想骗你的钱,他不是要卖电话给你。那他为什么不直接骗你的钱,还非得要寄一个电话给你呢,那这个就有讲究,如果他直接骗你的钱,这是诈骗,诈骗的话,警察就可以去抓他,但如果是说,他给你一个非常烂的一个手机,哪怕是烂得不能再烂了,那你如果有问题找他的话,这是商业纠纷,我说了要卖个手机给你啊,那你的确你拿到了一个手机啊。

  主持人:钻了一个空子。

  何帆:对,他钻了一个空子。另外他有时候,他会打着有一些管理规定的幌子。你比如说我们在短片里头还看到,他利用所谓的邮局有规定,邮局是规定,你要拆开这个包裹的时候,你必须先把钱,要交钱。

  主持人:也就是那个所谓的主管说,我们要把所有的责任转嫁给邮局和其他部门。

  何帆:对,那么还有呢,就是他也知道你很快呢,实际上纸里包不住火的,很快就要露馅的,到时候你会来找我,那怎么办呢?我有意识地把你到时候告状的门槛给你提高,你比如说你是北京发了一个订单,那我从深圳给你发货,你到时候你要有问题的话,你北京的这个消费者,你得跑到深圳来告我,那很多消费者一想,那这个代价太大了,他可能就只好就吃一个哑巴亏。所以我们看呢,他很像这个游击队,他非常灵活,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如果你是真的上当受骗了,你怎么办呢,你去找警察,警察说这个事情不归我管,这个不是诈骗,你去找工商,但是你现在涉及到的这个金额太小了,这个工商他管不过来,所以这个时候很多消费者就真的是没有办法。

  主持人:我想如果正在看我们节目的这些观众朋友,听到了二位评论员的这份提醒,也许就会在自己的生活当中,为自己的安全消费筑起一道“防火墙”。那我们在刚才的节目,包括今年的3•15晚会当中,看到这么多花样翻新的骗术,其实我们都在想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究竟怎么样才能够把这些社会的毒瘤根除掉呢?马上进行我们的评论。

  电话诈骗,短信诈骗,手段花样翻新,如何提高防范意识?怎样强化打击力度?《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好,欢迎回来,继续收看我们今天的《今日观察》,在今天的节目当中,继续我们的3•15再追踪,今天我们关注的是骗子行骗时候的所谓伎俩,也就是话术。这一刻我们看到网友上传了很多的漫画,在这个漫画当中,他们也表达了对这些骗子的愤恨,我们来看看第一幅漫画,这个消费者呢,被两把刀,两把匕首紧紧地逼着,你看到这两个行凶的,一个是手机,一个是电脑,而躲在幕后的另外一位强盗说,哎,这俩家伙抢到我们前面去了。

  再来看看下一幅漫画,手机原来是给人们提供了非常方便的一个通讯工具,现在变成手枪了,它放在强盗的手里真的就是,除了诈骗……

  刘戈:致命武器。

  主持人:哎,致命的武器。所以我们在接下来的这个短片当中,为大家梳理了一些,这些骗子惯用的伎俩,也希望它能帮助大家擦亮自己的眼睛,一块儿来看。

  对于电话诈骗有几组数据值得社会的警惕,目前我国电话用户已超过9.82亿,我国已成为全球用户最多的通讯大国,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同时,以电话为作案工具的电话诈骗案件,近年来,手段、招数不断翻新,仅北京市2007年以来就发现了,利用通讯工具进行诈骗的案件2500余起,涉案总价值人民币4900余万元。2008年初,公安部网站发布消息,提醒公众警惕,电话和手机短信诈骗犯罪,同时曝光了几种作案手法。冒充熟人打电话,骗取钱财,通过谎称孩子被绑架等理由打电话进行恐吓诈骗钱财,利用声讯电话号码,强行吸收事主话费,利用更改来电显示号码软件,冒充受害人骗取钱财,种种案件和动向表明,电话诈骗竟然成社会治安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新华网为此发表“治理诈骗电话关键在电信部门尽责”的文章,指出作为移动公司防止用户因“响一声电话”受骗上当是应尽的责任,其实防止“响一声电话”诈骗,并非什么世界顶尖技术,只要手机实行实名制,谁发的信息,谁在用“响一声电话”诈骗时都将原形毕露。再说从技术角度而言,推出屏蔽,这种陌生电话一声响就挂的服务,也不是什么大的难事,可“响一声电话”始终根治不了,这究竟是技术问题,还是利益问题呢?

  《中国青年报》发表评论,“电话诈骗案为何屡屡得逞”。文章报道说,广西柳州诈骗案件,犯罪嫌疑人通过打电话,谎称事主儿子欠钱被绑架,旁边则有人扮成“儿子”哭喊,通过这种被称为做哭的敲诈手段,威胁事主汇钱,但70%事主事后未向公安机关报案。文章认为,如果说在关爱孩子的问题上,公民自身有自省之处的话,那么做哭中,凸显出的公民法制信心不足,则需要全社会予以关注。

  主持人:其实很多骗子所使用的骗术现在看起来并不是特别地高明,但是为什么他们却能屡屡地得手,怎么样才能让我们避免这一切?

  刘戈:我还要重提刚才那个话题,还是要保护好我们个人的信息,其实我还是想问一个问题,谁有权力来收集我们的信息,以前我遇到这样的一个事情,我接待一个国外来的一个朋友,吃饭的时候,给我要办一个VIP卡,那么要求我填一个单子,上面非常详细的信息。

  主持人:个人资料全在上面。

  刘戈:对,他当时就非常惊讶说,他一个商家,怎么会有权力让你填这样复杂这么完全的个人信息呢?

  主持人:但是这个在中国好像有一些司空见惯。

  刘戈:大家司空见惯了,人家让填就填吧,但是现在的话,会发现很多我们以前非常信任的,包括我们在3•15晚会里头看到的移动公司,包括房地产商都会把我们的信息透露出去,那么我们的信息透露在外面以后,难免别人就会拿这样的信息来做诈骗,或者其他的勾当。

  主持人:所以在主持今年3•15晚会的时候,我特别高兴的一点是,我介绍的这个内容当中,有一部分就是我们现在《刑法》修正案七当中,对这样的一种贩卖、泄露、倒卖个人信息的行为,已经定性为犯罪了,所以我们也提醒这些不法者,打算要贩卖我们个人信息的人,你要小心了,以后你再做同样的行为的话,那就是要负犯刑事责任了。其实我们是不是也需要一个综合的体系,来保障我们的个人信息安全,才能减少被骗的可能。

  何帆:对,有一件事情我一直很想不通,就是我们看在3•15晚会里头记者曝光的,在通县的骗子公司,可以说全国人民都知道,这是个骗子公司了,而且它的证据是非常确凿的,那隔了一天,当中央电视台的经济频道,又派出记者,再去调查的时候,哎,发现这家公司不翼而飞了。

  主持人:人去楼空了。

    相关专题:

    2009央视315晚会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