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财经 > 会议讲座 > 第十三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 > 正文
美元的国际地位虽然已经明显削弱,但仍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在各国的外汇储备中,美元仍占有最大的比重,到目前为止,美元仍是国际经济贸易中的最主要的计价单位、交易中介、价值储藏手段,尚没有任何其他形式的国际储备资产可以取代美元的这种特殊地位。国际贸易中的一些重要商品,如石油、重要的初级产品和原料、甚至是黄金,仍是以美元计价,约有2/3的进出口贸易以美元计价和结算;在计算比较世界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进出口额和外汇储备等重要经济指标时,通常还是将它们折合成美元。
进入21世纪,美国陷入新世纪的第一场经济衰退,美元汇率自2002年起再次呈现下跌趋势,特别是对欧元率连创历史新低,2005年有所反弹,但2007年以来,态势逐步走弱, 尤其是对人民币更是较大幅度的贬值。
2.日元国际化进程
(1)金本位时代的日元
1871年,日元诞生。1897年,日元进入金本位制时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贸易收支盈余首次得以稳定确保,并获得了对外债权国的地位。尽管历尽曲折,但“日元圈”终于正在形成独立的经济单位。后来,日本走上了一条向“亚洲一元”寻求经济活路和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程。不久,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开始缓步疲软,以4.25日元迎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末期,再经过战后的超级膨胀而急剧下跌。
(2)二战后日元走上硬通货之路
战后的日本在1949年将美元与日元汇率定为1:360,这标志着日本跟随日元回到了国际社会。朝鲜战争中,美国对战争物资的大量需求启动了日本经济,并推动日本从此进入了长达20年的高速发展时期。在此期间,日本政府对日元的管制也逐渐放松。从1965年开始,日元走上了硬通货之路。1965年1970年,连年的顺差积累了巨额财富,且顺差幅度不断扩大。围绕日元的议论开始活跃的同时也给日元带来了升值压力,并且这种压力迅速增加。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总统宣布美元与黄金停止兑换。日本政府经过再三考虑,终于在8月29日宣布日元开始浮动,揭开了日元走向升值的序幕。
(3)不断修正的日元国际化进程
1985年召开“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大幅升值。此后,日元开始了长达10年的升值历程。20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真正开始推进“国际化”。80年代中后期起,日元的使用范围逐步扩大,国际化程度大幅度提高。1986年年底东京离岸金融市场正式创立,日元的国际化向纵深发展,日元在国际结算、国际储备、国际投资与信贷,以及国际市场干预方面的作用全面提高。特别是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数量的增长,日元在国际投资中的作用日益上升。在特别提款权的定值篮子中,日元的权重两次被提高,达到21%,日元的地位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
20世90年代末以来,日本政府开始反省以往的“日元国际化”进程, “日元国际化”的功能性战略不断被区域性战略所取代,并且更加注重完善国内金融资本市场,开始注重弥补或修正以往被内外分断的金融改革,从而扩大了日本对该地区在货币金融合作方面的影响。
日本政府提出“日元国际化”已有二十余年的时间,但是日元并没有真正完成从不完全货币向完全货币的转变,依旧是作为美元的“附庸”而存在,从这个角度看,日元国际化是失败的。而日本忽视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地域经济基础,试图走一条直接的货币国际化道路,则成为“日元国际化”进程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但是,在上述进程中,尤其是在日本经历了日元对美元汇率两次大幅波动的冲击、经济陷入长期衰退之后,日元国际化作为日本进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对日本的宏观经济金融和国内外金融体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