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高培勇(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7日 12:14  新浪财经
图文: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高培勇(4)
  2008年12月27日,“全球金融风暴与中国经济发展趋势高峰论坛”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高培勇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陈鑫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第二个改革是增值税的转型。增值税本来的含义就是只对企业的增值额纳税,但是增值额却有不同的计算标准,我们现在所要选定的作为改革方向的增值额是作为消费型增值税的增值额。我们现在所实施的还是属于生产型增值税的这样一种增值。那么大家说,我不是搞专业的,能不能简单的告诉我,这两种类型的增值税的最大的差异表现在哪里?用一句话就可以表达清楚,那就是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期外购的固定资产支出额,你是把它记入到增值税的计税基础中还是从计税基础中扣除掉,如果记入了就是增值额,换句话说购买厂房的这笔钱不允许从增值税额构成,凡是不记入的就是可以扣除的,显然,后者体现着对企业扩大投资的一种激励,而前者体现为对企业扩大投资的一种抑制。现在我们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带给企业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在2009年企业用于记征增值税的税基缩小了,税率不变的情况下,税基缩小了,就是减税,减多少,财政部也有一个统计,意思是少则1200,多则1500亿元,从这个数字来看也是很大的一笔减税单子,但是我只是想说这只是一种政策安排式的减税效果的测算,当我们强调“政策安排”这四个字的时候,意思是说这1000亿元的减税效应企业是否真的可以使用到?那就是说,企业真的是购买机器设备,真的是扩大投资,真的有扩大投资的可能和条件,否则1200亿还是1500亿,甚至是更大的减税也罢,那都是树林里的鸟,可以去抓,但不一定是你的。所以,关键还是企业面对这样的改革采取怎样的措施,有没有投资的条件。

  除此之外,和老百姓关系更大的一个可以作为减税攻坚项目的税种就是个人所得税了。实际上,个人所得税这几年一直在削减当中,从2006年1月1日开始就在削减,目前的削减主要是两个线索进行的,一个线索是作为个人所得税中的工薪所得项目的费用扣除标准。一个先从800元提到1600元,再从1600元提到了目前的2000元。这个提升本身就是减税的动作,大家都很理解。

  第二个是存款金所得税的问题,原来是削减,最近是暂免征收,也就是说大家所说的利息所得税目前削减掉了。这两个税种减下来,到2009年能给我们减多少税呢?也有一个估计,前面这项改革可以减360亿,后面这项改革可以减100亿,加起来是460亿。这几个税种的加起来,900亿,1200亿再加460亿,我们还觉得不够,还觉得要进一步的削减,这也不是没有可能。

  我注意到最近各种媒体上都在呼吁,要加大减税的力度,特别是围绕着个人所得税的削减很多经济学家都出面了。但是,我们注意到它们所发出的呼吁往往是不现实的,甚至从纯专业的角度讲不是切中要害的。比如说有人要把扣除额提高到3000,甚至是5000,还有人说干脆提到10000元以上,这样的呼吁显然能够代表纳税人的声音,但是我说不现实。

  不切中要害的原因在哪里?我只是提两个理由。其一、中国的个人所得税表面上是一个税种,实际上是11个税种。因为我们实行的是分类所得税,当各位去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时候,你总要问我缴纳的是什么样的个人所得税,比如说有工薪所得税,有利益所得税,有稿酬所得税,有劳务所得税等等,也就是说当你把眼光紧盯着费用扣除标准提升的时候,至多所涉及的只是你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的一个项目。什么意思?仅仅着眼于费用扣除标准的提升是片面的,而不是全面的。

  其二、目前个人所得税所存在的最大的弊端,不是费用扣除标准,而是不能综合计量每个纳税人的收入水平。目前征收的个人所得税是分类计征法,优点是便于征管,但是弊端也是致命的,就是没有办法比较纳税人的收入水平是多少然后再进行征税,要全面考究纳税人不同收入水平的基础上,并且要考虑到人员负担、家庭人口、医疗费用、住房费用等等,这些大家要求核算的东西,唯一的前提是要走综合制的制度,要实行综合所得税制,“十一五”规划中也提出了一条要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我主要讲这三方面的减税的重点。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