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1日 13:10  新浪财经
图文: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2)
  2008年12月21日—22日,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主办的第七届全国企业文化年会在北京开幕。新浪财经全程报道本次活动。图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来源:新浪财经 胡秀岩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我喜欢一句谚语“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如果人的一生是水流的话,长度是不在我们掌控之中的,但是河床的宽度在我们的手里面,一个大气磅礴的人,一个从容不迫的人,他的河床两岸给他足够的空间,这一段澎湃决定你的一生不是小溪,而是滔滔大河,中国的一个现代企业,也许一个企业家个人的价值取向,一个企业家的文化情怀,一个企业家的眼光魄力,就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价值取向。

  从这个意义上,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要走得远,要看领军人物在建立什么样的价值?各个企业都是有产品的,无论我们出售什么产品,最终我们出售的是一种价值判断。改革开放走到30年,如果说前30年我们赢得的是GDP的迅速增长,中国赢得了速度,30年这个年份上,我们是以质量、品质的建立提升,真正完成我们与国际的接轨,真正完成我们价值体系的稳定、持续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什么是企业的文化。我想,中国文化它所提供的这样一个坐标,这样一种天高地阔,其实它给我们的东西是一种持续、柔韧的,超越先时代功利的价值内涵,这种内涵里面包含什么?先说中国的儒家,儒家的思想是什么呢?我们现在总是说它迂腐、过时,但其实很简单的内容,仁爱是什么?中国的儒家经常说,人是一个核心价值,君子有什么样的道德呢?孔子的学生问他的说,“仁者不忧…”仁爱不过就是内心的状态,中国字多简单,中国的解读中有一个特别的解释,叫“二人成仁”,仁爱无非就是一种人际关系,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就构成了全部的仁爱,二人成仁说得很简单,一个人冥思苦想不是一个真正的仁爱,如果真正的建立人际之间在行为层面上的构筑,才是真正的人的传递,它是在行为层面之中,这就是仁爱。

  所以孔子的学生也请教他很多仁爱的问题,仁爱到底是一个多大的情怀?这里先说说人心到底有多大,多小?禅宗有一个有意思的故事,一个弟子问老师,都说人心有大有小,你看我们的身高,我们的寿命都差不了多少?到底差了多远呢?师傅跟他说,你把眼睛闭上,用你的心给我建一座城池,弟子就想啊想啊,想了一座巨大的城市,他开始给师傅讲了,讲得纤毫笔仙,惟妙惟肖,师傅不动声色说好,你再把眼睛闭上,用你的心给我造一根毫毛,这个弟子又闭上眼睛想啊想啊,师傅说你给我造那么大的城池是你自己的心吗,他说当然。师傅说你给我造了那么城池的心,用的是你全部的心吗?他说当然也是全部,造毫毛的时候我也不能想别的事。说完了这个事,他就明白了,主要是看你的心投入在什么事上。如果你牵绊在一个毫毛上,它可能就是你生命中的绊路石。

  孔子的学生说我广博的自己的东西分给别人,这是仁爱吗?孔子说不必要,仁爱是多简单的事呢?“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每一个人都想在世界上安立命,自己想有利,而先利人,自己想发达帮别人发达起来。孔子自己说过,我的这点道理一直是这么贯穿下来的,没有很艰深的东西。这点道理是什么呢?曾子说的,我老师的道理就是两个字,忠诚的“忠”和宽恕的“恕”这就是他生命所有的道德了。宋代的大文学家朱熹人解释说,“中心为忠,如心为恕”真正的忠诚只有一种就是忠守于内心的良心底线,忠诚是守在内心的底线;如心为恕,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当他人心为我心,换一个角度思考的时候,自然会变得包容。这就是一颗“心”。大家从小听一个词做一个“有觉悟”的人,何为“觉悟”决字头下面一个看见的“见”,“悟”就是“心”加“吾”。通过一切的历练,使自己心智清明,有一种锐利的理性和温暖的信仰,能够洞悉人心,把自己内心的东西看得越来越清晰,在洞悉当中完成一个不可替代的自我开发与建立。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