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全球金融风暴下的企业跨国运营新模式实录(7)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1日 11:23  新浪财经

  既然谈到出口,中国产品原来出去就是低价,人力资源成本低,所以中国出去产品给人的印象就是低价,质次的产品,我们发现很多商店都是黑乎乎的两盏灯,里面卖中国产品,给人的印象非常不好。而日本和韩国的产品就给人感觉很好。我想我们还是要在很长的时间内坚持这样一种低成本的生产,但是同时我们企业要注意到,光是低成本是解决不了市场的生存问题的,我觉得要从几个方面考虑,比如企业要考虑到竞争力的问题,竞争力就要考虑到核心技术,品牌,还有一些管理方面问题,服务方面问题,这些都决定了企业将来能不能在市场形成一个竞争力,这是一个原因。

  我们的企业也必须有一个国际运作的理念,就是在境外树立一个品牌,这个品牌除了在境外找到合适的地方注册商标,还必须培养一种文化,我们企业就可以赢得市场。比如我们帮上海一家企业做一个规划,上海这个企业是在巴西采购原木,运到上海浦东加工区,加工成板材以后输到欧美,我们建议企业把针对欧美市场的加工放在巴拿马的科隆出口加工区,把巴西到上海的海运费就给省了,这是很大一笔钱。我们企业在香港创立品牌,是想利用香港的国际平台,利用香港政府的资源,我说这个大家可能不相信,香港政府拿出一笔钱来,每年免费在全世界各地举办讲座,举办研讨会,帮助企业推销,你们看香港贸发局免费帮企业印名册,做宣传,这些资源都可以用的,而且在香港创立品牌,就是想到了香港制造,这个也提升了品牌价值。 另外我们用低的成本低的价格在境外打开市场的时候,要考虑产品竞争力的问题。

  根据商务部的统计资料,我们企业在外拖欠帐目是3000亿人民币,拖欠的帐款很难追回来,这种成本相当高,所以我们一般给企业建议要做好交易前的尽职调查,了解境外合作方的资信,企业出问题可能性就比较小。我举一个例子,我们帮助企业首先建立一个追查的体系,这种体系就是企业跟我们签合同,我们委派律师到企业考察,监督他,观察他,定期出一个报告,这样可以看到有一些企业慌慌张张的,工厂准备裁员,工人准备搬走,我们还可以看到企业电脑多不多,电话忙不忙,甚至银行还需要到买卖地了解信用,这些问题是企业需要花钱的,但是花不了多少,比境外拖欠你一年的利润那种效果好多了。

  企业跟外面做贸易的时候不了解对方的机构,别的朋友介绍一些关系,他就用了,所以一开始他的贸易支付都不正常,但是到后期,就出现问题了。所以我们对境外企业调查一定要做,而且要很彻底,我们帮助中国企业在印度,非洲和欧美做调查。曾经有一个案子,是我们帮助中国企业在非洲做尽职调查,那个国家只有一家律师事务所,我们只能通过中国在另一个国家的使馆联系到当地中国使馆在找到那家律所,拿到了我们想知道的东西,这是为企业降低成本避免风险的关键因素。

  由于中国企业在不断的往处走,我们接到的案子里面有大量出现风险的问题,在俄罗斯中国商品被没收,在西班牙中国鞋子被烧,在德国中国参展的商品被扣查,在美国中国产品被禁止禁入国境。我们很多企业缺乏财产安全概念。不管是做贸易服务还是投资,首先要对自己财产有一个基本的安全概念,就是境外可能遇到什么样的法律问题,而这些法律问题又可能影响我们企业什么问题?这是一个关联的关系,我们必须要明白。

  那么在这个问题上,我举一个例子,有没有见过意大利人到中国哪个地方开鞋店,开了几十家鞋店,而且卖的都是意大利鞋子?没有。有没有法国人过来中国开很多卖香水的商店?没有。只有中国人出去以后租了小摊,用低价销售他的产品,所以造成跟当地人的冲突。这种问题往往被企业忽视,这是一种文化现象,企业财产安全关系到跟当地市场的冲突。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