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杨国强:饮水思源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6日 16:52  新浪财经

  饮水思源BOSS杨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 文 墨

  中国经济市场化的“差异化”叙事,使得本土公司与西方那些“伟大的公司”不同,在社会责任的生成与发展路径上,它们往往从人性“天然的悲悯之心”起步,经历公司责任价值再发现之后,最终以伟大的公司为参照,把企业社会责任熔铸成为“公司天性”浑然的部分,广东碧桂园就是这样一个代表性案例。

  悲悯起自天然

  企业文化与战略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基业长青之本,文化决定战略的基本假设,而战略又决定了公司发展方向。对于中国民营企业来说,第一代企业家的精神气质往往又对企业文化起着决定性作用。

  广东碧桂园集团创始人、实际掌舵者杨国强起于草莽,施工队队长出身,人称BOSS杨。

  跟这个时代众多的“人物”一样,杨国强有过艰辛的早年生活,他出生在顺德农村,担任北滘公社房管所施工员之前,他的人生跟身边的其他人并无两样:一个毫无出路的农家穷小子。2007年11月21日,在中山大学的演讲中,他这样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我18岁以前没穿过新衣服没穿过鞋,衣裤都是香港的亲戚穿旧了才寄过来的。我在家煮饭煮了十多年,像种菜、放牛等很多农活都干过。”

  艰难世事铸就了杨国强坚忍的性格,就是凭借这种个性,他能够在此后的人生道路上百折不回,更令他在中国财富圈里大放异彩。也是因为这段艰辛的早年阅历,加上父兄言传身教的朴素的传统价值,让他心中始终保持着柔软的部分:时刻怀揣一颗天然的悲悯之心,帮扶同类,回报社会。

  杨国强对其父兄感情深厚,他至今仍然记得父亲早年对他的“塑心”教育,他回忆说,一直到18岁,他都没有零用钱,但是父亲却教育他“将来你到社会上,跟朋友吃饭,家里如果只有两块钱也要带上,不要让朋友付账,你去付钱”。

  就是这些历数千年而未衰的朴素价值,使无数草根青年,虽未浸染道德文章之庙堂,却能够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达则兼济不失做人本分。杨国强就是无数此类青年中的一个,这也令他日后很长一个阶段的社会公益活动,带上了浓厚的本心使然的色彩。

  杨在向媒体回忆父亲时说,父亲对他影响最大的还是对道义力量的尊重。他说,小时候在农村,顺手偷点吃的什么的并不算偷。走到鱼塘边,鱼跳上岸捡了拿回家不算什么事,但父亲却绝不允许,很有骨气,这些朴素的品质,潜移默化地注入杨的心灵之中,成为他天性中重要的部分。

  但如何把君子之德和“为使风俗淳”的心愿纳入公司体制,将其融入其所创建的碧桂园的公司血脉,仍然是杨国强需要思索的问题。

  对人好,对社会好

  1997年,杨国强通过广州某媒体设立“仲明助学金”,由杨每年“秘密”提供100万元(后增至200万元),全部交予该媒体管理发放,并要求受助者签下《道义协议》,10年间,多达4000名学子从中受益。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