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分论坛:环境危机下的企业发展之道实录(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6日 18:23  新浪财经

  主持人:我想问彭总,化工我们知道是有污染的,您怎么保证不污染我们中国土地?

  彭宁科:从1993年开始,现在为止我们最大的生产基地在沿海一带,目前还不是最大,在张家港,就在长江边上,2006年国家环保授予了全国六个环境友好型企业,我们就是其中一个。污染它是这样,如果你能够确保他在反应器当中不随便排放出来就不会污染,企业怎么做的一个问题,在中国开展项目是一样的,我觉得法规的体系还是比较完善的,有项目审批机制,一切都是非常清楚的,我们不过作为很本分的企业按照程序来做,我们会选择更高的标准来做。一个标准就是环保,在主权国环保标准当中在我们合作伙伴环保标准当中选一个最高的,如果需要更多的投入我们会加入更多的投入,这是企业应该做的东西。刚才你问的这个问题很好,我可以再伸展谈一下,我们的确面临非常严峻的环境危机,化工工业又是经济发展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东西,不是把化工企业关掉我们就天下太平了,化学企业必须生存,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中政府也在讲,公众都在关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刚才我举了一个例子,1995年到2000年,这是我们第一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我刚才讲过可持续对我们来说不是一个负担,应该是你在这个过程当中发现商机,至少可以节约成本,如果你不能生产更多价值的话至少可以节约成本。安全的成本是很高的,如果你没有安全事故你的经济效益会非常好的,如果你没有污染的话你的效益非常好的,所以我们从环境过程当中看见的是效益,而不是负担。这可能就是我们能够跟很多企业合作的一个东西。所以在中国投资我们还有一个想法,还有怎么做的问题,规则是清楚的,大家也都知道这些理念,怎么做呢?跨国公司毕竟属于一个投资者,虽然是跨国公司我们力求做一个本土企业,虽然是总部在美国的公司,目前为止发展阶段我们和中国各个方面,政府、企业、社区一起合作,一方面当然就是我们的商业项目,另一方面就是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环保的理念、环保实践,能够和我们同行一起进行一些环保方面的提高。我举简单的例子,我们进行清洁生产,但是初步的效益非常好,通过一些简单的培训,企业可以清洁生产和国家安检总局独立司的项目,还有农业温室气体减排的工作,还有安全应急方面的工作,这个方面如果一旦有环保事故,安全事故、生产事故,你可以不要演变成为环保事故,这是可以做到的。即便有一个企业突然发生问题,你可以发生在企业之内,不要让它发生环保事故,我们看到在这个过程当中,这有很多机会,一方面你的理念大家都能够认同,另一方面能学到很多东西,中国的企业也好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的,这几年中国发展比较快,环保问题比较严重,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尤其在温室气体减排比较敏感也是比较严重的一个话题,中国通过节能减排,其实已经做了很大的贡献了。

  主持人:我们请谭总来谈谈。

  谭洪起:我们皇明太阳能集团从公司建立之初就提出一个可持续口号,就是为未来子孙后代留有一片蓝天白云,我们企业这十几年也是这么来做的,实际上我们每多生产一个平方米的太阳能的计热器,实际上就是少了燃汽热水器,在这个市场上我们既有企业的利益,更有环境的利益。从企业利益,有这种社会责任,从我们企业内部来讲,在企业之初,我们的成本比较高,可能客户接受比较困难。如果我们太阳能热水器的回报期,如果超过五年或者八年,有的用户就犹豫,现在这个局面,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改观,我们太阳能行业自身我们发展壮大,我们批量上去了,我们的成本下来的。我们董事长提出来在未来十年之内要让太阳能取代燃起和热水器。

  主持人:咱们能不能开发出没有太阳能也能用这个东西?

  谭洪起:对这个技术问题我可以回答你,现在太阳能技术非常过关,如果三到七天没有太阳,只要有一天太阳保证你洗澡没有问题的。七天都没有太阳怎么办,也能保证你洗澡,在太阳能热水器里面有一个加热器,那个时候是和电热水器是一样的,能够保证你使用。所以我们企业按这个方向发展,觉得不仅仅是自己企业的发展,同时也承担了相当的社会责任,所以为此也得到了很多社会资源的支持,在这里第一个话题,就是说太阳能我们有些同志谈到,有很多东西做出来以后出口到国外,我倒有一点点不同的观点,现在地球已经变得越来越小了,我们在北京减排一吨二氧化碳和在柏林,对南极的臭氧层影响是一样的。有很多人在这个观点上,国人说外国人把污染企业放到中国来,造成很多问题,这是一方面,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也不完全不对,比如说我们太阳能光伏,我们现在90%都出口,在中国加工过程要有大量的能源来生产它,但是生产出来的东西基本上前几年都销到德国,德国有特殊的补贴政策,你买的话有1/3政府补贴。近两年市场在下滑,欧洲西班牙又成为另外一个大的市场,总体而言在整个太阳能光伏业主要市场是在欧洲,中国的90%的产品都卖到那边,都是我们这边确实在生产过程中造成很多污染,这是需要改变的,但是从全球的角度这又不是一个全人类的问题,确实对南极臭氧层的破坏肯定是减少的。

  主持人:谢谢,有请王总。

  王斌:环保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一个问题,从这个方面来讲的话,其实我觉得讨论的一些技术层面,还有更多的其实要考虑技术方面的层面,为什么太阳能这样的东西在德国会很容易发展起来,实际上因为政府采用一些,这样一些经济诱导使人们发生变化。从国内政府也好,可以在这方面其实也做一些,我们整个消费行为,也都做一些变化,你一限制小排量买的都是大的,你限制单双号买第二辆车。这是我们从长远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二个方面,在企业发展的这里,一方面投资的领域,你现在知道的企业从事的这个行业,在将来的这种环境和外部法律环境变得越来越严格的时候,实际上你的应对措施是什么,其实我觉得咱们长大了,小的房子基本不花钱,现在你发现很大一部分给了房子。原来我们消费一些东西有可能占你的消费收入不是很高,如果环保加进去以后会很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就是说这种环保有可能会是成为你所从事的行业重新洗牌的一个过程,如果有前瞻性的企业和投资者,有可能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并不是我被动去怎么样节能减排,就是说再举一个例子,丰田汽车搞油电混合汽车的时候,成本那么高,肯定卖不出去,然后当把这个做出来,油价涨40%的时候,情况发生变化了。对于汽车行业来讲谁掌握这样一个商机你就重新洗牌。现在在中国如果有那么多的制造业,如果说你能抓住这样一个好的行业、好的契机你提前走过去,有可能我们就变成提高价值的。

  丁杰:其实大家谈到很多,看环保、环境的压力,更多从成本这个角度来看,如果我要把这个节能减排做好可能要增加多少投入,政府如何加大监管力度,但是我们可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一些研究也表明,实际这种节能减排,环境危机对于企业来说环境发展同时是一个商业。举一个简单例子,前段我们做咨询的时候接触到一个客户,做传统光源照明的,他也要在这个过程中消耗很多能源,跟中国其他所有行业一样,大家都在打价格战,一个灯泡你三块我两块,大家都非常辛苦。但是在节能减排大的环境之下,有一些企业看到一些商机,大家都希望在保证我照明效果的前提下,我能够降低我照明的费用,整体的费用,在这个时候它就是推出了比较好的一些整体照明设计方法,能够帮客户更好布局你的照明,用更好的灯更合理的布局实现同样的照明效果,他进一步推出照明产品,客户你以后不要买灯泡,你买的多大面积,原来你花一个亿的电费照明,你有多大面积按照什么样的照度实现每天多少小时的照明,你把钱原来一个亿你交给我七千万,我负责设计你的照明,我来负责配上灯具,我来负责每年换上灯泡,因为我更专业做这个,所以我能在只收七千万的情况下我还能赚钱,这里头一个活生生的例子,通过节能减排应对危机我反而创造了全新的模式,跳出传统一个灯泡卖三块非要卖两块,大家打得头破血流的境地,企业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考虑我们现在面临环境压力。除了直接利益上的受益上之外,还有通过更好可持续发展融入到我企业发展之中,我可以帮助提升我品牌的形象。很多软性的收益也可以通过你非常积极的引导你的影响这种可持续发展的一些策略来实现。这个确实需要一些企业可能更有前瞻性,战略的眼光来看。

  主持人:谢谢,有请董总。

  董玉国:沃尔玛是零售企业,和别的企业不一样,成千上万的供应商,下面连着成千上亿的顾客,今天这个会实际很好,星期三的时候沃尔玛在北京,大家看到了刚刚开过一个可持续峰会,一千位沃尔玛在华的CEO,可持续发展对沃尔玛是主要一个模式。自身企业本身,比如说我们给自己规定了在中国的商场,在今后三到五年内它的节电、节能都有明确的百分比,同时沃尔玛在中国无论国内零售商场还有海外沃尔玛市场都有采购,对供应商提出要求,在今后对供应商审核的时候除了正常的产品质量方面的审核之外,还要包括你这个供应商对环境,对社会道德各个方面的审核标准,如果达不到的话而且没有改变的话很有可能和沃尔玛做生意。这个是要求他遵守中国的环境的法律法规。这个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趋势,如果一个企业包括沃尔玛自身,虽然你是最大的零售商,不适应潮流很有可能消失,这是一个潮流和契机。

  主持人:如果说我们台下嘉宾如果有什么问题要问我们台上嘉宾的话可以举手示意,对他们置疑的都可以提问。

  提问:我想问一下沃尔玛的老总,你对供应商要求这么高的话势必加大的成本,会不会降低你的优势?

  董玉国:现在实际上,尤其是我们在讨论,像开会之前我们反复讨论一个问题,现在这个目前金融危机情况下谈这个话题是不是适合,其实大家仔细想,我们面临经济困难不是第一次了,之前有过很多次大家都成果地渡过了,同时在每面临一次巨大经济困难的时候,也给企业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契机,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比如说就促成很多汽车企业研发小排量的汽车,所以这个困难本身给企业通过创新发展提供一个契机,回到这个问题,搞可持续发展,搞环保,表面上它需要一定的投入,但是从长远企业发展的话,这对你来讲,这给你为长远发展提供更好的机会,放在更有利的位置上,长远的回报会更大。

  主持人:谢谢,这位女士还有问题。

  提问:我来自无锡,无锡河里还有比较脏的水,当遇到有些人没有这样意识的话,有什么机制可以改善?希望白总回答。

  白云峰:谢谢你,现在很多人都觉得我是个先锋战士似的。治理水域问题首先将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是必须做的事情。像您说的这样,我觉得遇到这样的,现在还有行政手段我们可以勒令他停产、整顿,有治理等等,罚几万块钱,但是我刚才提到,不简简单单行政处罚他,而是用他法律手段,你明知道这件事情对公共有害的,我觉得应该按照故意破坏扰乱社会秩序来处置,我觉得是时间的,我觉得一系列的问题,食品安全等等的,我觉得已经到这个时候了。

  主持人:犯错误的时候一定要给适合的惩罚,否则会犯更大的错。现在中国可以说是发达国家投资的热点,中国吸引了很多跨国企业,其中有很多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在座各位怎么看待引进这类企业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

  白云峰:其实我觉得就是刚才提到,现在转来转去一个问题就是环保和投入的问题,其实就是环保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到底在哪里,实际上环保本身这个事情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首先来讲环保这件事情可以催生环保这个产业直接发展,污染物的治理还有新能源,从环保的过程当中我们赚到了钱,也发展了企业,我们仅仅用五年的时间在东正一部上市,一部是最蓝筹的股票,中国公司五年就可以进入,大家必须相信一点,环保匀蕴藏生机,你既做环保事情又能做创造有效益的事。实际上做好环保措施以后是可以在以后长期降低你的运行和生产成本的,这是我们应该树立的一个观点。最直接来讲的话我们会有排污费,最简单的,你细细算这笔账,环保的投入可能就是一次性的,以后可能慢慢微弱一点运行成本的投入,但是可能比你带来的真正生产成本直接减低可以看出来的,比如你节约能耗或者水耗可以明显看出来。大家会觉得,我们中国对政府官员考核确实有点不太合理,为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我们没有办法把三高企业引引来,也有一些没有良心的企业故意把这些设立到中国,中国的人工便宜、中国的污染可以无休止让它做,可以污染中国的环境,我觉得把他们引进进来我觉得要加强一些措施,比如说我们要对三高企业,我觉得现在企业的税负,最近我们关心的金融问题,我觉得中国企业的税太重了,但是我觉得对三高企业还要加强一个税,现在光说排污费,可能的话实行环保税,因为大家知道费用是归地方的,而 这个税是归中央财政可以贴补到发展环保产业的,所以我觉得可以有效对三高企业进行有效的控制。还是让他少污染少排放是最有效的一个办法。

  主持人:谁污染谁治理,污染了就付出带来治理。

  白云峰:像日本纳米事件,人家那个企业CEO就自杀了。这有点黑色的玩笑,这是谁污染谁治理的问题,你不能太生产了,现在我们还是有点暧昧,政府的态度,一方面环保,一方面我还要效益要回收,至少在文明更发达的地方采取断然的措施,我觉得暧昧的态度会纵容企业更进一步危害我们中国的环境。这些国界是是行政化,但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曾经在日本人家说,中国的空气三天就抛到日本、七天到美国了,我说同样可以三天到日本。

  彭宁科:这主要还是监管的问题,不管你是引进高耗能的企业还是企业高耗能高污染,两位讨论的问题核心就是怎么能够让监管有利,我觉得现在目前我们的环保标准也好,税也好它还是有的,问题执行没有得到执行。如果你把握住环保这一票否决或者这一个关口你不会有其他的问题,不会有污染的问题。另外一方面,很多人就会,发展是不是受到影响,其实我觉得发展问题它不会停止也没有必要停止,刚才我们一直在讲危机,环境危机,危机都是一样的。危里是有机的,刚才那位女士问的问题,我顺便补充一下你的回答,起码有一点是可以做到,国务院出台太湖污染综合方案,其中有一点是可以做的,起码可以切断污染源,工业企业在里排放废水,是可以得到治理干净之后再排放出来。顺便在带户南面,就有一个水处理的企业,可以帮助所有污染企业进行污水治理,避免他们继续向太湖排放污水,其实有技术可以做到这点,所以这是企业投入问题,你愿不愿意花钱做这个东西。还是你的经济效应,如果这个企业不治理水污染不排污的,总有一天你做不下去了。如果你把这个做好的话你就不会这个问题。回到这个问题上来,跨国公司也好、外国公司也好,本土企业也好,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你是不是把环保真的当作一件大事来做,如果你作为一个守法公民当做一个大事来做的话你不会犯错误,你没有这条的话今天不犯错,明天就会犯错。

  主持人:您刚才谈到有些企业可能你要去花钱,比如说你要有污水处理,但是就我看到原来我们电视台拍过一个片子,我看到拍的画面,有些企业投资了,花了几千万上亿的资金,但是并没有使用,还是照样往河里排,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彭宁科:即便他投入花了很多钱投入研发技术设备,运行企业的成本仍然比他交排污费还要多,问题就在这个地方。如果把这个费改成税或者更为苛刻的严格标准,让他企业生产污染无利可图,减少污染有利可图的话就好了。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