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分论坛创新—原创中国商业思想的实录(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5日 21:38  新浪财经

  梁信军:我讲一个不同的观点,我觉得这次经济危机之后,西方很多学者,企业界人士发现,随着制造向东方转移,也是创新经济的转移,这是不争事实。比如像医药,过去咱们做低端,现在做医药创新代工人很多。过去药厂市场做中国的市场,规模不够大,产生不了世界级的药品,最近在变化。传统的制造业无论是家电方面,还有家电重要芯片方面,都在慢慢地变化。国内创新环境首先在于一个企业的拥有者、决策者,最高领导的改变,最高领导如果没有改变,我相信在公司很难做到有好的创新环境。如果把从短期利润的追求,设计成公司长期价值的追求,扔掉三千万并没有消失,只不过买了房子要五年后交房,价值没有缩小。但是如果追求短期利润,看到三千万没有。第二个问题,这需要高层领导决策,要坚持三到五年持续投入,如果没有三到五年持续投入,创新不会有结果。第三点要注意到中国跟海外创新各自优势,比较好的方式要组合,比如创新的司令长官,创新方面的领导可以用西方的,一样的标准一样的价格。创新的中层跟下层辅助人员应该用国内的,可以整合起来。如果一定要立足在中国,非要超过美国,就是自己找事。在美国招人,再加上中国员工一样可以做。创造效果既高于美国又高于中国。

  主持人:胡总有不同观点?

  胡海平:梁总讲的是微观,作为企业决策者怎么样选择环境。包总讲的是从宏观方面,整个国家大的背景,本身是不搭嘎。我们做服装品牌多元化国际化,我们也是多元化的企业集团。我们深刻体会国家总体宏观政策,肯定是坚持企业创新。我们在讲方法,宏观战略是一致的,操作方法有问题。目前为止对高科技企业的投入,我们国家财力有限,很多是通过人际关系,没有通过公开竞争招标。我们强烈呼吁,像我们这种类型的,像在座的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在国际上和中国是领先的企业,应该让它择优录取。我们讲的意思是国家从宏观层面来讲,想到了力度不够,在实际操作中走形了。目前银行对于高薪企业的评估复杂得很,我们企业在运作的时候,一开始的时候没有钱。后期我们按照传统的产业的方法,现在情况在变化。美国创新基金,资本市场亏损都可以融资。现在中小企业都很艰难,整天为钱发愁,种种原因就夭折了。从宏观层面来讲国家是支持的,但是操作方法和手段没有跟上广大中小企业的发展态势。

  主持人:您有一部分是同意包总的观点。金总您同意包总的观点吗?

  金志国:两位老总的观点我都同意,这是在宏观上来讲,这是微观上来讲,从这两个角度来讲是正确的。我们今天要谈不是微观创新,因为微观创新的环境已经很好,可以鼓励出很多的创新。但是在宏观文化氛围内,以及体制和机制方面,很难具有大的突破性的创新。制度性的创新,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年,直到现在在制度方面的创新也不彻底。我们这些年的创新都是在树的树枝树叶上创新,在树根上的东西,牵扯到产权方面的东西,牵扯到创新原动力方面的东西,就受到了约束。再从大的方面要解决我们国家的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以及创新机制的问题。如果把这个解决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中国人的创新能力是不用怀疑的,我讲的是这方面的。

  主持人:掌声送给金总。因为我们要佩服一下金总的总结能力。但是我们还想听一下您的观点,您觉得现在是不是一个适合创新的环境?

  金志国:创新在压力下容易创新,现在宏观形势下,最容易创新,最容易抵抗压力、抓住机会,我觉得越这种背景下,创新能力将会越强。

  徐浩然:我来补充一下金总的观点,中国企业要经历一个巨大的振动,这也是我们付出的代价。我们企业很多注重品牌,品牌就是打广告,现在发现品质最重要。因为连基本功没做好,我们要重视企业社会责任,我们以为做慈善就是捐钱,其实都是假的,最大责任是对得起员工和股东,产品的品质出现了问题,谈什么社会责任。我们要回过头来反思问题,中国正好面临分水岭,我们要真正注重自己的品质。我们更加需要的创新,有一个中国文豪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一个世界大文豪讲,“这个世界没有你想得那么好,也没有你想得那么坏”。

  主持人:您觉得制度创新我们有必要展开一下?

  金志国:这非常敏感。有一些会涉及到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需要时间慢慢优化改良的过程,一夜之间要解决问题,可能是我们的理想。我想从微观来讲,我们在这一时刻怎么创新,原来我们从制造大国,我们感到很光荣,我们也感到很自卑。我们能进入到世界的供应链当中,成为制造大国很不容易,没有改革开放我们连这个角色都担当不了。但是进入的时候,不能永远在这个位置上。因为制造这个领域价值链最低,我们必须通过转型,抓住这样一个机会,向价值链方面去转型。一个上后端的品牌,获取这样一个资格,品质是观念,这是一个基础。再一个向上游研发去,传统行业在研发上,很多是一种效率的研发、管理的研发和工艺技术的研发,提高在运营层面的效率和效益的问题,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解决成本的优势和技术方面差异化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在产品行业当中产品同质化,非常强的领域当中怎么找到创新的点。产品几百年来,啤酒再怎么创新都是包装规格或者是品色的创新,真正革命性的创新没有。如果真实性革命性创新不叫啤酒,这在商业模式上,在品牌上创新,有一些附加值和竞争力,我们企业应该在这一时刻抓紧时间。所以中国制造都应该抓住机会,转型、升级。如果在危机当中我们抓住这种机会,我们在全球竞争当中,我们又进一步,我们又赢得了更好的层次。

  主持人:在危机当中,我们企业如何创新,这是最后一个话题,制度创新,马克,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马克·高格:我非常同意金总的观点,创新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品牌一个是研发,实际上创新两边连在一起。作为一个企业不管是现在的机构还是以后另外一个机构,从品牌和研发两个角度,看自己具有什么样化学的反应状态,最后列出一个单子,根据你的品牌和研发实力做哪些事情。举一个例子说到医药行业,医药行业想做不一样的事情,想开好多店卖酸奶,这听起来是疯狂的想法。作为一个企业要突出组织架构局限,去考虑到可能存在其他想法,这都属于创新的范畴。

  主持人:谢谢马克。刚才我们谈到的制度创新,你能理解吗?

  马克·高格:对我们来说创新是一个哲学,是一个流程,是一个目标,同时也是最后评价的纬度。我们对如何驱动创新有一整套的方法,很简单,怎么样从一个想法变成产品。这里面我们的方法论很简单,首先从用户的需求,了解用户的需求,然后去洞察客户的需求做研究。然后通过创意人员产生很好的想法,然后通过一些实施,把创意人员脑子里很疯狂的想法,没有任何去平衡的变成产品的特性。关于机制创新,他说的跟我们理解不一样,这方面有他的观点。举一个例子,拿苹果来举例子,这是非常流行的产品,这些东西从微观和宏观上都有机制,这个机制在哪里,一个是产品,一个是整个生态系统。通过苹果的产品,是通过网上买音乐,这个东西是最大的发明,是最大的创新。从微观上来看,产品本身的设计非常美轮美奂,创新过程在最高层领导人员激励下来实现。

  主持人:马克的生存环境跟我们在座几位中国企业家环境完全不一样。今天这场对话我觉得很失败。

  金志国:因为他所在的环境,本身就是创新的环境,他感受不到政府给他带来什么创新约束。大家想一想在计划经济的制度下,一切干什么,做什么都是规定好的,在这样的制度下有创新吗?不可能有创新,不需要创新,也不能有创新,在市场经济制度下,创新就出现了,我说的制度包括微观上,国有企业为什么创新能力就差,因为约束太多,这样就没法创新。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