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分论坛创新—原创中国商业思想的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5日 21:38  新浪财经

  2008年10月25日,由《环球企业家》杂志主办的环球企业家高峰论坛在北京万达索菲特大酒店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蜕变与成长——危机下的领导力。以下为分论坛“创新—原创中国商业思想”的实录。

  主持人:原创中国商业思想,在我们话题一开始之前,各位能不能给创新下一个定义,你们心目当中的创新是原创的中国商业思想吗?原创的中国商业思想是什么呢?

  胡海平: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定义,原创中国商业思想非常正确,创新是为了赚钱,如果创新没有价值,创新就没有价值。创新是一种民族的精神,是一种灵魂,范围更宽,发自内心要去创新。

  主持人:创新是个人的精神,您上升到民族的精神,这是对中华民族来讲还是所有的民族?

  胡海平:中华民族的商业精神非常强,从古至今都经商,但中国的核心技术现在目前来看,相对而言跟西方发达国家跟德国一些国家,我们还有距离。所以我觉得这个精神应该是上升到民族。咱们中国创新的精神还不是最强。

  包凡:我今天坐在这个论坛上很犹豫,我是做金融的,现在做金融创新不是很受欢迎。我在国内的同行做创新不是跳楼就是坐牢。我关心创新背后的游戏规则,我想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如果有真正创新的精神,这个地方的游戏规则必须是鼓励创新,没有一个人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创新有目的。艺术家作为创新,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作为企业家创新希望能够得到价值。如果再一个社会创新不受到鼓励,而是受到惩罚,这个地方不会有创新的精神。

  主持人:感谢幸存者包凡先生。金总!

  金志国:我是从事传统行业,传统行业创新确实很难,在传统行业当中也需要创新,因为一百多年来,如果没有创新就没有今天。表现在传统行业的创新,主要体现一种商业的气质。青啤一百年做一件事,看起来不是创新,实际在这一件事的过程中有不断地创新,因此是一种商业气质,同时是商业创新的能力和气质的结合,形成了传统行业的创新文化,这是青啤人所追求的,他们认同我们这一百年来就做一件事。我们认为还没有做到世界上最好,还需要我们持续地创新。因此创造成为我们的一种信仰。

  主持人:徐总原来是江西电视台的主持人。

  徐浩然:十几年前我坐在你的位置。我研究的是关于品牌,大家对这方面感兴趣可以找时间交流。新经济时代的特色就是新,如果没有新的科技,如果没有新的技术,无法想象今天是什么样的社会。第二点,创新要新创心,创新更多体现在企业的硬实力,比如产品、价格、渠道,还有第二个新就是对外传播等等,创新和创心加在一起企业才有实力。硬实力打造阶段必不可少。

  梁信军: 一个企业都是用各种方式追求超额利润,最好方式是形成垄断,垄断不是每个企业能得到,一方面是通过技术创新,在某些产品类型上形成一定的垄断,或者我们在品牌塑造上形成垄断,创新是获取高额利润的垄断形态。第二,真正创新的含义比较重要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低成本创新才是本事,创新本身的能力是有强弱的,能够实现低成本的创新才是本事,谢谢。

  主持人:我们知道得到青蛙是全球第一家做工业设计的,现在你们做的跟当初想法完全不一样,讲讲你们的创新?

  马克·高格:感谢主持人,感谢大家。创新是什么,如果作为四十年历史的创新,我们认为在任何文化背景下面创新都有创新精神,可能美国在这方面稍微走得早一点,我们现在公司也在美国,也做很多事情,公司四十年之前在德国创立,欧洲在创新方面也有很多好的成果。但是中国现在是世界创新的焦点,也是青蛙之所以来到中国。我们来中国基于三点,第一是人,第二是中国文化,第三是工厂,如果把这三点,我们去了解学习中国的东西,最后把他们组合起来,能够产生出非常有创造力的产品和服务。我们也相信通过这些努力能够帮助中国创造出世界级的品牌。

  主持人:谢谢马克先生。我们第一轮的问题各位回答得比较圆满。第二轮从刚才胡总意犹未尽的谈话谈起,也是我引出的第二个话题。您讲创新是民族的创新,但是我们的创新和创造力明显不够,您先阐释一下您的观点?

  胡海平:从中国几千年历史可以看,我们由于体制的因素,造成了很多的成果最后转化成生产力非常少。刚才梁总也讲以最低成本创新,获得最大垄断力,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准则。我们原来本身有这样的理论有这样的东西,最终都没有转化生产力,很多同事不一定认可,前面有很多发明,发明最终没有转化成生产力,没有被大规模采用。现在西方社会短短几百年历史现在已经在高科技领域很强,现在我们也在追。我感觉中国这个社会是急功近利,非常着急。我们没有一大批有志之士能够潜心找这里面的通道。我们目前企业在做的事情,怎么样从服装转移到科技,科技又想做科技园区,把科研成果跟市场的生产力作为嫁接。硅谷就是由于科研院所原创成果,由免费机构评估,最后来组合,然后创造了一个社会的价值。创新的人有,有钱人也有,但是怎么整合,最终产生大成果,转化成市场的东西太少。现在金融危机很明显,中国现在肯定受冲击,我们中国人的消费水平大部分比较节约。现在金融危机出现就少消费,睡衣少卖一件,对他们没有影响,中国好多企业现在受冲击,像上海复星这样的企业我很佩服,他们有资源有高科技,相对而言抗衡能力比较强。谈到中国原创性这方面,转化的生产力不够,创新要为人所用。我认为技术创新是最根本的,中国企业成功就是技术创新。到现在为止碰到很大困难,机制没有解决,成功的像梁信军身价上百亿,现在也缩水了,但是他们团队每人都实现最大的价值。

  主持人:能不能给我们透露一下缩了多少水?

  梁信军:说得有点悲惨,现在只有一百亿了,我还好。

  主持人:您这算不算心态的创新?

  梁信军:刚才马克先生说,第一看中国的人,中国的人便宜。中国最便宜的是创新的人才跟企业家非常便宜,复星这样的公司整个管理层全部开销有几千万人民币而已,中国企业家很便宜,中国的创新人才很便宜,这是中国的优势。讲到创新的优势,有很多人觉得只有医药、IT创新,我坚决反对这个看法。我们传统的企业南钢为例,一年投入三到七亿创新,我们同样推出一个产品,原来别人要18个月,我们6个月就够了。没有前面这么大投入下去不会有今天。今天投下去四年后五年后才有效益,这个生意干不干,这取决于你是怎么考评自己。第二,投了三个亿下去,可能有2.7亿,或者起码有三千万浪费,那追不追究责任,如果没有这样的心态,我觉得做创新很难。

  主持人:刚才胡总提到东方不亮西方亮,能不能再进一步谈。

  梁信军:如果投资靠产业组合想达到东方不亮西方亮,我相信很难。如果这堆资产在别人手里是包袱,在你手里也是垃圾,前提要做到最好,拥有几个最好,可以东方不亮西方亮。当前情况像地产我们有,很多地产商亏钱,我们在挣钱。这些说明我们大概在行业当中的竞争实力很。我们要把高效率资产配置在手里,才能达到效果。

  主持人:东方不亮西方亮,我特别感兴趣这个话题。至于其他的企业,金总从您的角度东方不亮西方亮跟创新之间的关系紧密吗?

  (金:)作为一个投资性的公司,这里面讲东方不亮西方亮。如果作为一个实业,最好是专注。起码在这个行业当中做得最好,有很多长处都比别人长,还得眼光长远,所以不是一概而论。我觉得原始创新和可持续创新结合起来,我们原始创新能力很强,火药是我们老祖宗创新的,指南针是我们老祖宗创新的,这样的创新成果没有产生商业价值,这样的原始创新没有太大的意义。我们的火药创新之后,被西方人应用到军事上,产生了热兵器打败了我们的长矛和大刀,这是应用。我们指南针被葡萄牙人运用到航海发现新大陆,产生了很大的价值。我觉得西方人比我们还聪明,能够借助于原始创新。创新不仅仅是为创新而创新,创新要形成一种文化,这种是可持续的创新。我们国家长期形成帝王性的国家,不允许创新,什么东西上面说了算,让你按规矩做事情,不允许创新,在政治方面创新,颠覆了政府不允许。因此一直延续下来这个文化,在我们企业当中,特别在国有企业当追,只允许你成功不允许你失败,不包容失败,不包容失败的文化怎么能创新?现在自觉地去创新,十次创新有九次成功一次失败,一次失败把你消灭掉,这样一种文化怎么创新?所以东方不亮西方亮,我觉得除了在这个领域当中东方不亮西方亮,还有在原始创新和持续创新上东方不亮西方亮。我们看前面举的例子,原始创新火药在东方亮,可是在东方亮得更大,这也是东方不亮西方亮。

  主持人:刚才金总的话里面我听出一个意思,无论是怎样创新,创新都需要一个环境。现在所拥有的环境是不是我们适合创新的环境。咱们再说一说。

  徐浩然:我们国家没有创新,我觉得不完全客观。金总说四大发明等等,中国人很善于创新,尤其中国人很善于创新的思维,只不过我们可能会用错地方,再举例子我们国家政体是很好的创新,我们从计划经济改到市场经济,再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七届三中全会,从承包责任制到土地流转,都是国家政体巨大创新,包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在有人搞不明白,到底什么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觉得这是一种创新,这是宏观的创新。刚才主持人说宏观不断创新,理论创新也非常多。但是我们作为企业来讲,我们讲实实在在的创新就是机制创新,企业机制创新例子很多,我想拿远东说事,1990年远东成立的时候,180万起家的很小的企业,就在于次次机制创新都暗合经济体制改革的变革,原来是个体户,后来变成集体企业,后来变成法人治理企业,这些改制的过程,都是我们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很多传媒都到我们那儿采访报道,因为太具有代表性。体制创新一定要和国家的体制创新吻合,国家在上行和下降的时候,怎么把握这个节拍和机会。骑马最美妙的感到和马上下一起起伏,否则会很累。

  主持人:刚才徐总在谈话的时候,我觉得包总特别另类。在其他嘉宾做发言的时候,你在做沉思状或者喝水,心不是特别在焉。你是对他的观点不同意,还是其他方面不同意?

  包凡:我在认真倾听。我觉得刚才各位发言很好,你既然谈创新的环境,回到我刚才说的第一点是游戏规则。创新是大家用得比较多的词,创新背后是颠覆。我这么多年看很多关于创新的书,做一件事情要颠覆的时候,肯定要获得既有利益者的利益,鼓励创新可能他的利益有损害。我这辈子干过两个行业,一个是金融一个是电信,这里面不乏有一些民营企业在做事情。在这样大的环境下,你觉得有没有可能创新?试想一下微软颠覆IBM,如果IBM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能够让微软公司诞生不会。Google颠覆雅虎。希望这两个例子代表我个人的观点。

  主持人:我们希望你更加一针见血地指出来,我们现在的环境是什么样的环境?

  包凡:现在不大适合于创新。

  主持人:马克,听了上面我们的发言,我知道青蛙发展到现在经历将近四十年了,这四十年当中,青蛙经历创新是不是一致的,我们青蛙怎么调整?

  马克·高格:大家说得很好,我们觉得作为创新一定是一个此上而下的方式。在过去四十年里,我们跟世界五百强或者一千强大公司一起来做创新的工作。从七十年代我们相当于索尼助手的角色,坐在总裁的边上,帮助他们创新产品。八十年代帮助苹果总裁做了很多事情。现在惠普跟我们合作很多,一直帮他们做很多产品。在这个过程中,特别同意您的观点,创新一定要成为实实在在在市场上能够商业化的产品,通过这样的形式表达出来。同时公司高层一定要鼓励下面的团队,允许他们犯错误,鼓励他们有新的想法出来,这样的环境非常重要。

  主持人:青蛙是在主动地选择环境,我听出来了。因为在不断地选择东家时候,可能也在选择自己创新的环境。延续刚才包总的话题,刚才您一针见血,说我们现在的环境不适合创新的环境,我觉得其他嘉宾应该反驳一下,梁总您肯定有很多不同的意见。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