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2节 回到“泰罗制”(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4日 10:54  新浪财经

  科学管理是现代文明的标志。现代文明必然建立在标准、纪律、制度和规范的根基上,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社会契约与合作关系。农业社会重血缘重亲情,看似有组织却缺乏纪律,容易导致散漫无序。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文明迈进的第一步,就是要建立适应工业社会的文化与制度,向强调组织性、纪律性、严谨性的科学管理迈进。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农业社会状态,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而在中国高速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却是散漫、无序的不和谐之音,并最终成为妨碍中国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桎梏。

  科学管理也是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经阶段。各国企业管理都要经过传统管理、科学管理、现代管理三个阶段。“泰罗制”在计划经济时代被斥为剥削工具,把工人当作奴隶,没有人性化。但是“泰罗制”还是在全世界得到了推广,从20世纪50~60年代的日本质量革命,到80年代精益生产方式与六西格玛的发明与运用,都是沿着科学管理的路径发展,强调每个细节的规范,强调从起源到结果每个环节的过程控制,强调精打细算。中国长时间置于计划经济运作模式中,真正开始迈入市场化,按企业规律运作的历史只有一二十年。中国企业在管理上存在“断层”,缺乏传承和持续性的管理基础。

  从现实情况来看,科学管理是我国企业最薄弱的环节。在中国企业最近一二十年的发展中,“泰罗制”、科学管理被时髦的管理概念和术语所淹没,被人们束之高阁。很多企业还没有站稳脚跟就盲目追求所谓的管理前沿,不切实际地提出做大做强、多元化,好高骛远地要向世界“500强”看齐;尚未建立起最起码的流程管理却开始了“流程再造”;还未通过精细化管理形成规范化、标准化样式就要追求超越现实可能的战略制高点;还未训练出严谨有序的职业化团队就大谈“人性化管理”、“企业文化”,患上了企业基本功缺失症。这种浮躁使管理者在决策上不讲科学,不重标准,不重积累,盲目冒进,不但没有缩小与发达国家和国际型企业的差距,反而差距更大;即使是企业高速成长,也是换取了整个社会的代价或积存了将来某一天可能会造成破坏性影响的隐患。中国众多知名企业往往因为细节的疏漏、偶然的质量事故、精密资金链中的脆弱环节或经营者一个决策的小失误,而导致一夜之间轰然倒塌,此类事例足以让人警醒。

  回到“泰罗制”,其要义就在于首先应根据中国绝大多数企业发展所处的背景和实际情形,倡导科学管理精神,回归到管理起源,老老实实地学习和把握科学管理的精髓,掌握科学管理基本工具、方法和原理。从本质上讲,泰罗的科学管理是将人从小农意识、小生产的思维方式转变为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思维方式的一场革命,没有这场革命,就不可能真正进入现代文明社会。同时正如泰罗所宣称的一样,科学管理本身不是固定不变的,科学管理的每一步都是一种发展而不是一种理论。科学管理在过去一百年的历程中经过无数管理学家、企业家的发展、完善和丰富,应结合不同时代的不同企业、不同企业的不同阶段探索最适合的科学方法和工具。

  泰罗制源于流水线作业,但其理念、方法、原理的应用决不仅仅是工厂流水线的应用,也不仅仅是工业管理、企业管理,而且在服务行业、城市管理、公共管理、家政管理、日常生活等等领域,每时每刻、每处每地都需应用;不仅仅是工厂工人、厂主,而且是所有管理者、普通公民都需要培养的基本素质,需要从学校素质教育开始训练。

    相关专题:

    陈鸿桥:《16节科学管理课》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