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商学院EDP:为企业持续补养(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4日 17:16 第一财经日报

  北大光华EDP:高度动态化

  “中国经济的发展,我用4个关键词来概括,第一个是融合,第二个是整合,第三个是创新,第四个是效率。”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DP中心副主任董小英用中国企业管理的“四部曲”来解释“全球视野、本地实践”。

  在董小英看来,“融合”意味着中国的企业现在已经融入了一个国际的大市场,在这个层面,中国的企业实际上需要和国际的各种优秀的企业一起竞争,一起来合作;“整合”则指经过20年的积累,中国有一批优秀的企业、领袖级的企业已经逐渐产生,这些企业未来在不同的产业层面集成度会逐渐加强,从而由领袖级企业慢慢地演变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创新”是说,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个企业只有不断地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有可能在这个微利的时代找到一个新的创新的空间;最后,“效率”是指在如今全球原材料涨价很普遍的微利时代,企业要想能够生存,能够在这个行业当中有更好的发展,管理水平一定要上去。

  由此,董小英认为企业的培训需求将更加地多元化:一方面在国际化的竞争中,需要有国际的视野,要有这样一批优秀的领导。那么,他不光是站在本企业甚至是站在产业甚至是国际市场的层面思考。同时,在产业集成的基础上,中国需要一批能够在产业的发展趋势上,既有全程的思维又有局部的思维,还能领导企业发展。

  “在过去的100年当中,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的企业,都总结出了一批对于世界有贡献、有意义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商学院需要能够创造知识,能够发现中国企业的一些真知灼见,从而最终能够使我们不仅在中国的平台上,而且能够在世界的平台上,同中国企业一起贡献于世界。”董小英认为对于商学院的EDP教育来说,还承担着发掘整理中国特色的管理思想及方法的责任。

  此外,相对于MBA等学位教育而言,董小英认为对于企业来说,未来的EDP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知识的需求将变得“高度动态”。在她看来,未来的EDP教育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知识提供给企业,一定要根据企业的需求,根据社会的发展,根据知识的创造来不断地滚动提供这种最新的知识给企业。“随着企业不断地发展,需求是不断地在某些特定的领域,有一些深化的需求。所以,商学院提供的知识应该是高度地组合。”

  人大EDP:打好师资基础

  “作为给企业提供智囊和培养未来指挥官的一个场所,商学院EDP也应该有不错的发展前景,尽管高管们可以有很多途径接受培训。”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宋远方认为,EDP市场容量会越来越大,发展会越来越顺利,因为市场需要大量的管理者。

  宋远方说,EDP是一个非常好的,能够把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相结合的项目。EDP的定位是培养高层次的人才,它的起点很高,同时要给这些人带来一定解决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EDP对老师的要求更高,EDP的学员都是来自企业的高层人员,都有实践经验,而且是带着问题来的。”宋远方指出。

  具体而言,在EDP的教育中,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对教师而言,他对某一个行业或者某一个领域都要先做研究,需要从解决问题和切入实践和开拓思路的角度去准备EDP项目。

  EDP对实践性、理论性、先进性要求也更高,教法也更灵活,更注重跟学生进行沟通。

  “能够在EDP课堂上站得住脚和能够教课的老师,在一个商学院占的比例高的话有30%。”宋远方认为。

  同时,他强调,商学院需要长期发展,EDP只是它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商学院既要让师资在这些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和这些企业家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学到东西。同时,还要灌输自己的文化理念,未来发展的远景,这才是商学院立院的根本。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