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商学院EDP:为企业持续补养(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4日 17:16 第一财经日报

  清华EDP:“金字塔尖”的生存

  “中国将成为全球高层经理培训的又一个中心。”在清华大学EDP中心副主任武晓宇的眼中,EDP项目最终将取代EMBA项目成为企业高层经理人员培训的金字塔尖。

  “MBA处于最基础的底层,是多数职业经理人的‘职业准入资格’,EMBA作为管理者补课性的学习,居于中层,而处在塔尖的是EDP,是高层管理者终身充电的地方。”

  清华经管的其很多高端项目都放在EDP中心来运作,比如学费32万元的“清华-中欧-哈佛高级经理人课程”,以及与哈佛合作的“私人股权基金与风险投资”项目,“高级时尚管理项目”等等。

  与MBA等学历教育相比,EDP有着显著的区别,“它会有更灵活角色,学位教育适合一定的人群,但是EDP课程我们是非常完善的,所有高层、中层都有适合他们的培训。每一个层级的市场都会有EDP的一块份额。”武晓宇表示,“EDP强调终身学习, EMBA的学习一般为一次性的,很少有人会参加两次的EMBA的学习,但是EDP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多次参加,比如可以参加营销专题、人力资源专题、战略专题等等。”

  有关调查显示,全球高层经理培训市场价值达3500亿美元,而目前中国高层经理培训的市场价值不到5亿美元,但是增长势头却异常迅猛。业内专家预计,到2010年这个市场的价值将达到40亿美元。

  尽管在外人看来有着品牌、师资及校友关系的良好积淀,但武晓宇一刻也不能放松,在运营EDP项目的过程中她最大的感受就是:“决定EDP项目成败的还是客户,所以自身的能力就非常关键。”

  在武晓宇看来,EDP项目最重要的就是师资力量,“EDP课程对老师的要求很苛刻,EDP培训有很强的针对性,它属于短期课程,很多企业送学员来商学院学习之后,希望结业之后回到公司马上能够见到成效。参加培训的人会问一些很实际的问题,这样除了要求老师要有很丰厚的理论知识,同样还要求老师要有企业实践经验。不仅要知道中国企业的情况,还要了解国外企业发展的情况,以及中西合璧的能力。”

  此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与企业的合作共赢,“未来的社会是合作共赢的社会,所以我认为商学院、企业共同地合作,能为社会一起作最大化的贡献。”武晓宇认为这是她做EDP项目的一个心得。

  中欧EDP:掌握选择客户的主动权

  在2008年5月公布的英国《金融时报》全球EDP排行榜中,中欧EDP跻身世界第20位。作为中欧商学院唯一完全用商业手段运转的部门,中欧的EDP部门是一个标本。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助理院长兼EDP中心主任刘湧洁说:“如果我们不知道怎么经营好自己的商学院,可能就没有足够的理由让客户信服。”

  “在自身的团队建设方面我们非常重视,因为我们认为EDP,没有人就没有一切。”刘湧洁认为,“如果哈佛商学院完全是教授导向的话,那么我们现在定位我们自己是教授和员工同时导向的。”教授自己最应该做的就是研究和教学,如果再有能力可以去做咨询;而优秀员工的价值在于,能够保证教授将上述三件事做好,不分心。

  他的另一个源自实践的观点是,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对EDP需求是不同的。

  外资企业在中国只有“手和脚”,“头脑”并不在中国,目前大多数企业的中国市场收益不超过5%,在过去9年中欧商学院对它们中高层人员的培训中,讲中国国情是最受欢迎的课程。而民营企业是企业创始人领跑,而高管团队在后面“走”,因此课程必须对他的最高领导人产生冲击,一把手的改变将带动一个企业的改变。国有企业的情况则更加复杂。

  管理培训是组织竞争力的“助推器”。组织能力体现在组织强大的竞争力,企业的成功因素就在于有对的战略、有优秀组织能力,它们是一个乘法关系。如果战略不对,组织能力再强也等于零;有好的战略,而没有执行力也等于零。

  刘湧洁认为有两个误区需要注意,“如果一个项目,仅仅靠HR去承担,如果HR负责人仅仅为了把HR工作的绩效变得看得见,而去组织培训的话,这种培训从一开始就注定会是失败的,因为它没有高层领导的支持和投入”。

  在他看来,中欧EDP之所以能够跻身世界20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我们要敢于说‘不’,要对企业客户有所选择。”有些企业参与EDP并没有效果,可能会白白浪费教授的时间,“而教授时间是商学院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