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Gustav-Ranis(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5日 10:53 新浪财经

  

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Gustav-Ranis(图)

  2008年5月25-27日,由复旦大学举办的上海论坛在上海召开。新浪财经独家直播此次大会。图为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Gustav-Ranis做主旨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白鹏辉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8年5月25-27日,由复旦大学举办的上海论坛在上海召开。新浪财经独家直播此次大会。图为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Gustav-Ranis做主旨演讲。

  Gustav Ranis:非常感谢,非常感谢论坛对我的邀请。首先我要对在四川地震当中遇难的灾民深表哀悼。并且我要对中国人民以及中国政府对地震灾害当中所表现出来的应对措施和表现表示敬意。我非常高兴能够来到这里。

  我想要跟大家简要介绍一下过去的发展,因为大家对过去都了解的很清楚,我就不详细讲。各个国家发展有一定的模式,我想我们可以重温一下。

  首先讲一下,发展的条件。一般来讲在发展中国家,政府摆脱了殖民主义,以及和殖民主义相关市场的模式。在这些发展中国家主要是以国家来修正体系,提出了建设社会以及建设政府等想法。然后一开始大部分的社会都是体现出了很强的民族主义的色彩,大家对一些国家的体系也很熟悉,对一些概念也很熟悉,比如说出口替代概念。之后大家就把发展等同于工业化,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家觉得农业是顺带来做的事情,跟着工业化走的。而且当时有一种悲观主义,那么对农业方面的应对,以及对出口都有一种所谓的弹性悲观主义。我们今天所讲的福祉,就我理解,主要是包括扶贫,以及改善收入分配。在当时是被推迟了,大家都说以后可以考虑这个问题,我们先把经济发展起来之后,再考虑这些福祉方面的问题。在早期的进口替代阶段,在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结束之后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就是进一步介入中级阶段,进入到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提高进口替代的层次。在这个过程当中,常常会对出口进行补贴。因为如果不补贴的话,低效率就使出口没有竞争力。第二种选择就是出口替代。要转为国内市场生产,然后发展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

  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都选择介入了中级的进口替代阶段,因为这个比较容易,体系不需要转变,而且大家在第一阶段也是感觉效果不错,而且也是愿意再做第二阶段。只要效率好,而且有自然资源的话,还是可以这样做的。大部分的东亚他是选择了出口替代,中国的台湾可以说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泰国和印度尼西亚是位于当中,其实是有点红色的,不是灰白的,他们主要是在教育方面,从初级教育进入到中等教育。那么出口替代就更加要靠价格了。这个时候就是在于农业和出口的价格必须要具有竞争优势。而且在农业和非农业发展之间要取得平衡。而且在这当中农村的非农经济是非常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就业、扶贫、收入分配、以及人的发展,也成为当时增长的模式。也就是说尽管并没有放弃增长,增长也是很重要,但是它已经被视作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标,这是指出口替代的类型。

  下一个阶段就是在劳动力过剩之后,刚才吴教授也说到,中国是不是出现劳动力过剩的问题,是不是还有1亿或者2亿的人口在劳动力转移过程当中释放出来,这个还没有一个结果,还有待与我们进一步的讨论。但是即使我们劳动力都转移出来之后,就进入到科学发展的阶段,刚才吴教授也提到了,就是我们要进入到现代经济增长的阶段。而且要从中级教育转移到高等教育,也就是从日本人讲的雁型模式,越来越多的强调资本密集型以及技术的发展。

  我要再谈一下,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的情况。我们说过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可以说是东亚比较极端的两个例子。我觉得可能是东亚的两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他们是用出口替代。一开始的条件是比较有利的,不能忘记的。以前在台湾有很多日本的殖民主义者他们提供了很好的农村基础设施,而且在二战之前也有很好的农业的增长。在1931年到1937年这段时间,每年还有4%的增长,有60%的就业都是在农村,有33%的GMP也是在这个领域。还有农业也占到了出口的很大的部分,而且在台湾也是非常强调教育,我觉得这就会带来一个优势。另外还有一点自然资源的缺乏也是一个优势,大家可能会觉得很奇怪。特别是在拉美国家和一些其他亚洲的国家,像在菲律宾,我们看到因为有自然资源,可能就会忽视人的因素,或者经常去用这种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导向型的模式。一会我也会再谈到荷兰病的问题。

 [1] [2] [3] [4]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