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宾对话:大家释法 趋势尽在掌握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9日 21:31 新浪财经
2007年12月26日,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泰康人寿、《管理@人》杂志共同主办“2008中国人力资源发展论坛暨2007中国人力资源机构和培训师评选颁奖典礼”。新浪财经对此次盛典进行了全程报道。以下为对话环节。 对话主持人: 杨 杜教授 人大商学院教授 对话嘉宾: 常 凯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苏英琦女士 TOM在线副总裁 常 扬先生 皇家苏格兰银行人力资源代表 虞 翔先生 今麦郎CHO 苏英琦:我是做企业的,新法的出台,对于企业来讲是成本的考验,对于HR来讲,我觉得是他们对过去工作的检验和未来工作的挑战。为什么这样讲呢?新法对我们的要求更全面了,过去工作如果做的不够,现在就会慌张,现在很多企业处在慌张中,比较欣慰,我觉得我们还是很从容,因为新法出台以后,我考虑到企业成本会加大,老板会稍微紧张一些,作为我们所有制度来讲,我觉得没有什么,因为我们经过诊断稍微修改一下就可以了。这样看来,如果一个HR从开始就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这次新法的出台其实没有什么紧张的地方。看了这个以后,我觉得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现在很多人在考虑应急,怎么应急这部新法,这是不对的,更多的应该考虑现在应该做什么,对一个企业来讲应该是系统工程,不仅仅是劳动合同,还有相关政策,包括绩效考核和培训,刚才讲有四大模块,每一块都离不开新法的执行,在调整工作过程中,第一就是诊断,把我们现在所有制度拿出来诊断,诊断以后该调整的调整,下一步就会在绩效考核方面做出跟新法的紧密结合,我觉得无固定期合同对企业来讲没有什么,为什么这样讲?只要制度健全,只要绩效等等方面都能跟进的话,其实对于企业真的没有问题,作为员工,特别是我们这种互联网公司,无固定期限合同对于年轻的团队来讲,我相信不会在你这做一辈子的,他一定要流动,在这点上我们是非常坚信的。因此我觉得新法对于我来讲,HR不仅要从企业角度考虑问题,还要替员工多想一些问题,只有这样,中间的平衡点才能掌握的更好,才能给企业更好的保证。 杨杜:感谢苏英琦副总裁!我刚才听她这么坦然的谈话,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对你们公司来讲好象无所谓好坏,有点无谓的感觉? 苏英琦:新法没有出台时候,我们对员工的重视度已经非常大了,这么多年,重组、兼并工作我们做的很多,到现在人员流动是非常大的,但是没有一起诉讼,就是因为我们对员工考虑的非常到位,不仅仅考虑员工,其实是对企业更好的保障,是双赢,对员工好,对企业也好,不管从品牌上也好,还是从正常经营来讲,都是非常良好的秩序。HR已经不仅仅是关注于四个模块的专业人员了,应该是综合管理人员,我现在对我们HR队伍提的要求也是这样的,要把自己锻炼成综合人才,这样对老板和员工都能有一个很好的交待。 常扬:对我来说没有切肤之痛,我从一工作就开始签合同。《劳动合同法》是一个好东西,这个是绝对的,当然在企业里我们也讲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对我来说,我没有特别想清楚的就是“是不是合适的时间”,原来我在诺基亚工作的时候,我们是全球管理,需要跟各个国家当地的劳工组织、政府打交道,从成本角度考虑,刚才常教授也讲了,对企业来说确实是个压力。在这部法律制订过程中,听取了社会和各个方面的意见,《劳动合同法》第一稿中争议比较大的地方都做了相应改动,从跨国公司角度来说,我们觉得是非常好的,也是非常进步的一方面。刚才常教授也讲了关于长期合同问题,我在欧洲公司做十几年,这个东西从来都是自然概念,不是奇怪的东西,是自然的概念,对中国来说,中国经济是相对比较粗放的行业,对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都是粗放管理,新的《劳动合同法》出台,对中国产业的变化和企业对成本方面的管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我在有一个企业工作,都是跨国公司,在国外劳动力成本人员成本占全年销售12%、13%左右,在中国占5%,新《劳动合同法》一定会使企业成本增加,这时候企业就会考虑,我在哪些其他地方可以省钱,或者可以提高效率,或者可以提高竞争力,比如有些企业现在开始解雇员工,新闻媒体采取相对比较批评的态度,从长期来说,这是一个趋势,因为企业一定会考虑用人成本、用人效率,即使不解雇现在的员工,但是将来招聘员工时候也会更加谨慎,原来我在一家公司工作,我们公司有很多分包商,进出口公司有很明显的周期性,新的《劳动合同法》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很多企业就会把非核心竞争力环节外包出去,会导致一个产业的重新整合,《劳动合同法》究竟会产生什么影响,在这几年应该能看到。从企业角度来说,无固定期限合同对我们来说不是特别的情况,所以我们会遵守执行,但是我们也会看我们有哪些工种和员工是需要外包出去的。 虞翔:各位好!我也是来自于企业的,对于这部法律的好坏,在我们企业讨论的很少,更多的学者会研究这部法律的事项,我们考虑更多的是新法律出台之后,我们该怎么做,这个是明明白白摆在我们面前的。对于我们这种制造型企业,我们更多从战术角度考虑,如何能够比较有效的控制大幅度增加的人力成本。我们考虑比较多的是在技术上,技术上能不能节省人力,另外咱们已经喊了几十年了向管理要效益,但这件事真正能做到位的企业很少,你能不能从管理角度有效的控制人员成本,现在是我们重点要研究的一个课题,同时考虑到大家都是做HR的,相当一部分人可能都有这种感觉,在很多企业里现在HR慢慢被边缘化,甚至有很多企业,人事、行政是合在一起的,很多HR发挥的作用都非常有限,通过这部法律的实施,对于我们在座各位HR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也是一次挑战,在经营管理上HR有没有作用,有没有真正给公司创造价值,以后你的考核指标会发生很大变化,我要求我们所有HR人员要关注更多的业务和流程,在这些过程中能不能提出更好的管理建议,以此为基础提高公司整个管理水平,真正向管理要效益。对于HR来说我觉得是很好的机会。 常凯:我觉得这几位的发言比我讲的更生动,而且我们基本是站在一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就是怎么通过《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促进企业的发展。现在HR在相当程度上确实被边缘化了,但是为什么被边缘化,如果我是老板,我不满意现在的HR,《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后,老板必须得考虑劳资关系问题,谁来做?行政做不了,就是HR的事,但是我们能不能让老板觉得我们能够承担这个重任,我们得改变自己,所以我特别同意,这是一个契机,现在不提高不行了。 杨杜:非常感谢常教授!时间非常非常短,下面有没有提问题的,如果有的话可以给大家一个机会。 提问:感谢各位人力资源的专家、领导,今天我们讨论如何积极地面对《劳动合同法》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们都提到从被动转为主动,我和HR同行交流过程中有人提到这样的观点,我也非常赞同,就是我们所担忧的是人力成本的上升,现在我们提倡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当我们把员工视为企业资源时候,从资源角度,会不会是人力资源投资的转变,面对企业成本的增加,能不能认定这是我们对人才投资的增加,请问常教授和在座的专家能不能帮我印证一下这个观点。 常凯:我觉得这个思路非常有启发,一个方面,显性成本会增加,以前我们没做到,现在一块做的话,我觉得压力在这。成本和产出不能分开看,如果单纯支出,当然越少越好,如果能够促进产出,我们应该增加投入,在这里边实际上是资本投入,为了更好的产出,劳动者积极性的调动,我们不能当成仅仅是成本,是合作伙伴,是资源,是力量,比如刚才常扬先生讲的,他们公司现在劳动力成本基本是5%,在国外是12%,上两个星期在国务院开会,跟华建敏秘书长汇报,后来我问一个问题,大家现在都有压力,说成本增高,可是究竟中国劳动力成本和利润之间有多大空间,我说中国没这个统计,欧洲、美国都有这方面统计,当时建敏秘书长问统计局有这个数字吗?他们说没有,是不是我们企业增加一分成本,利润就没了,在这点上是个问题。再有一点,增加成本以后,产出能增加多少,如果把这些问题联系在一起,我想我们的思路就能更开阔一点。谢谢! 杨杜:大家在企业做管理,实际是比较复杂,不是员工整体问题,有的员工是成本,有的员工还是包袱呢,有的员工就是财富。明年实行新的《劳动合同法》时候,我觉得可能有两个趋势:第一个趋势:三场大仗可能打起来,因为大家的观念不一样;第二在用工也好或者劳动力也好,有实力和没实力的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第三在工人和工人之间,包括已经是工人和将来成为工人之间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竞争,但是我们不希望这件事情成为蝴蝶的翅膀,事情越做越大,而希望很好解释;第二个趋势,往和谐方向走,大家能够达到双赢,达到共同理解对方。据我了解,在国外没有在法律上制订的太多,一般都是企业惯例,我在日本呆很长时间,他们都是企业惯例。针对无固定期限合同,从这个角度,可以做的更好,像计划经济时候,我们上来就是正式工,一辈子肯定在那,而且子孙还可以继承等等,那是最稳定的。关键是要围绕提高企业竞争力考虑问题。我们希望将来人力资源部门地位更高一些,我们希望我们的员工生活的更好一些,当然我们更希望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更好一些。谢谢大家!谢谢各位嘉宾!
【 新浪财经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