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专访刘明康:中国银行业走出去要注意合成效应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0日 12:26 《财经》杂志网络版

  中国商业银行有走出去的基本条件及现实需求,但更需要战略上、管理上、技能上的通盘考虑

  【网络版专稿/《财经》杂志记者 郭琼】在12月10日举行的《财经》年会“2008:预测与战略”上,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接受了《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的大会采访。

  《财经》:从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股权到民生银行收购一家美国银行主要股权,中国金融机构走出去正在变成一股洪流,监管者怎样看待?

  刘明康:对于中国的商业银行来说,实施“走出去”的战略首先取决于董事会职责和决策,

银监会对银行海外发展战略并不予审批形式的控制。但是,凡是思考“走出去”战略实施的企业和银行,都要保持一个冷静的头脑,要特别注意考虑怎么形成合成效应。

  部分中国的商业银行基本具备了“走出去”战略实施的最基本的条件。比如资本充足率很高,其在国内的贷款发放标准逐步在提高,而且其资本构成中有相当部分是境外上市的外汇,风险敞口较大,这些都是中国商业银行“走出去”的条件及现实需求。国内部分银行境外收购的目标对象,其资本回报率和资产回报率比国内银行高,而市盈率却比国内银行更低,说明这样的收购是理性的。但是,中资银行更要考虑收购后的合成效应,银行海外发展更需要战略上、管理上、技能上做通盘考虑。要考虑法律、财务和管理上的可行性研究,自身人才储备,以及能否吸引和留住国际的人才。

  《财经》:你刚才在大会发言中非常强调中国银行业可以从美国的次贷风险中吸取很多教训。中国金融业目前有很多创新,如何看待金融创新和监管的关系?

  刘明康:十七大强调文化建设的问题。我认为,文化在市场经济下有丰富的内涵,其中包括诚信文化、创新文化、价值观文化等。应当鼓励自主创新,没有创新的民族是没有生命力的。美国次贷风险本身不是一个简单的

证券化创新问题,而是在创新过程中忽略了基本的客观规律的要求,监管者忽略了对市场机构在过度创新中的审慎监管。中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创新的时候一定要牢记不要本末倒置。我们推崇创新的文化,但更加推崇价值的文化和诚信文化。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