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李维安张江燕曹章武做客谈中国EMBA发展实录(3)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0日 12:14 新浪财经

  

李维安张江燕曹章武做客谈中国EMBA发展实录(3)

  2007年10月10日上午10:00-12:00,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李维安教授、北京正略钧策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CO-CEO)、高级合伙人张江燕,携手北京市五洲在线广告有限公司总裁曹章武做客新浪财经嘉宾聊天室。(新浪财经 权静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曹章武:北大、清华、中欧、复旦、长江,现在都非常重视EDP项目,如何让学员毕业以后,还有继续学习的机会。开设了像金融投资、融资管理、行政管理,包括法律方面,单独为这些企业家开辟一些特色的课程,这是EMBA课程的延续。

  李维安:学过EMBA课程就有一个基础了,这是相辅相成的发展,同时激发了他继续学习的欲望。

  张江燕:现在EMBA课程大量的教育,还是一种商业系统教育,基本的框架结构搭建起来,后面在一些点上再深入。

  曹章武:您讲的很对,中国企业家对系统的管理知识还不是很具备,靠经验、靠关系、靠市场发展起来的,因为中国市场开放了,更加国际化,那么企业家的思维模式、管理方式也要国际化。确实EMBA在这五年当中取得了一些成就。随着商学院的进一步发展,专业的课程会发展起来。

  刚才李院长讲南开大学是“商以富国”,另外一点南开大学是国家很多重大的企业管理方面的研究基地,或者说开发基地。很多商学院的课程、案例是采用南开大学的,南开大学也有很多教授到别的商学院讲课。请问李院长,南开大学在各个方面,您介绍有很多的优势,我们招生的范围,是否只限制在华北地区或者渤海湾地区?

  李维安:我们在招生上,并不仅限于华北或者渤海湾地区,但是在生员的构成上,华北和渤海湾地区比较多。不仅在国内,在台湾也招生。我们希望有一个区域性,但不完全只限于此。

  从EMBA学员特点来看,刚才大家提出EMBA教育要针对培养对象。一个最大的特点,我觉得EMBA学员学习的目标性非常明确。特别是前几期学员,从南开大学统计来看,平均年龄43岁,平均工作年限20多年。在他们上学期间,相当一部分没有受到系统的管理教育。作为高管人员进行的决策非常重要,如何能够科学的决策,如何能带领企业做大做强,目标非常明确。

  有些学员学了工科或者其他的学位,包括硕士,甚至还有博士学位,还来学习,他原来学的是专业,现在作为公司的高管,怎么样领导一个企业,怎么样保证决策不失误,这就需要目标非常明确。

  学员有这些特点和特征,我们在课程培养的设计上,一个解决作为管理平台性的内容。另外,大家经常提到平台,出去谈判的时候有些听不懂,有的老总学完以后,为什么还要送底下的人来学习,因为回去以后讲的内容,下面的员工听不懂,所以还要送下面的员工来学习。

  我们突出课程的决策导向,高管人员最重要的是决策。企业为什么做不大做不强,为什么中国的企业生命周期这么短?我觉得重要的有两个,一个是半路就夭折了,很多企业都是决策失误了。所以高管来学习,很重要的不是教他具体操作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决策课程的设置。

  我们通常讲一个企业做大以后,都是在给别人干。这方面,我们要加强,我们在全国最早开设公司治理课程。这就是我们很大的特色,提出要高管人员一手抓管理,一手抓治理。在中国企业家年会上我也提出来,多年以前我们就曾呼吁,现在从娃哈哈等等一系列并购案中看出来了。针对这些高管人员,你对他们进行教育,实际上服务于中国企业,中国经济发展的要害问题。

  对这些学员,我们提出来八个字的要求,“严谨、创新、团队、责任”。第一,“严谨”,希望把管理决策作为一门科学,要系统学习这门科学基本的语言、知识、工具。进到学校里,要当学生,认认真真学管理科学,才能扎扎实实出去做企业。有人说企业垮下去,有的是太慢了,大部分是太快了。

  第二,创新能力的培养。怎么样培养创新能力,这是中国龙头企业最主要的问题。明年是奥运年,同时明年也是中国经济改革30年。大家一般讲经济发展的30年,经济学一般讲产权改革,实际也是中国改革现代化的30年。在这30年过程中,管理工具导入很多,但是有一块比较遗憾的是,在自主创新上还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我们都是引进、再引进,韩国、日本在将近30年里,达到了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再输入。这是不是一个技术创新问题?从简单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不单是这个问题。为什么?一个企业不这样,两个企业不这样,怎么企业都不这样。有一个统计说,韩国、日本当年引进和技术消化投入的比例,是引进1美元,消化吸收8美元。我们现在什么情况?引进1美元,平均下来消化吸收用了多少钱?用了七分钱,这个钱仅仅够引进项目的论证和必要的翻译费用,根本就没有消化吸收的费用。所以落后了再引进,实际上我们引进的钱,总量不低于人家引进时花的费用。为什么没有消化、吸收、创新的动力,这要从管理和治理机制上找问题,从经营者的长期行为上找问题。

  第三,突出团队精神。因为高管要有团队的领导力,所以在培养过程、在讨论过程、在俱乐部过程中,突出这些。

  另外还有社会责任的培养。也就是“严谨、创新、团队、责任”。

  曹章武:我们公司之前也是一直在跟商学院打交道,但是很遗憾,过去跟北大、清华、中欧、长江合作的多一点,就给我们造成一种思维,就是这些大学的商学院比较国际化。但是经过更深入的了解,其实市场格局不是这样的,我觉得每个商学院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就像李院长讲了很多南开大学商学院的特色,说实话我也是第一次听说。给我的感觉,为什么像专门做教育市场研究的人,很少去听说,是不是也存在市场推广的问题?

  李维安:我们在这方面长期以来做扎实的工作,一致认为教育项目它的效果是多年以后才能体现出来的,同时一个品牌怎么样能够推广宣传好,也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深入的到南开调查、评估、了解学员,一般对南开的评价就会改变。教育部对EMBA进行评估时,21个指标当中,南开的优秀指标16个,排在前列。国务院学位办专门做了一级学科评估,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南开排前3名。社会科学院独立机构排工商管理研究能力的评估,去年发布排在第1位。

  我们需要向兄弟院校学习,但是怎么样把自己的特色优势作为品牌推广好和建设好,这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2007年10月10日上午10:00-12:00,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李维安教授、北京正略钧策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CO-CEO)、高级合伙人张江燕,携手北京市五洲在线广告有限公司总裁曹章武做客新浪财经嘉宾聊天室。图为北京市五洲在线广告有限公司总裁曹章武。

  曹章武:我们也访问过很多EMBA学员,问他们你在中国商学院EMBA课程当中,你的选择标准是什么。在他的心目当中除了学到东西,也会看中学校的历史。另外,他说看学校的品牌。所谓的品牌不是说要做多少广告,包括李院长经常在大型论坛当中做主讲嘉宾出现,其实李院长的演讲就代表了南开大学的水平,其实这也是品牌的传播。过去只是把我们的精力放在北京、上海、广东,很少深入到天津去,帮助天津的商学院,从各个渠道进行引导。

  刚才听李院长讲了很多南开的特色,从各项国家的评估当中所获得的成就,这些今后要通过更多的渠道、平台传播出去。今天新浪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但怎么样组织更多的媒体,把南开大学所取得的成就,通过新闻媒体转播出去。刚才您讲了,南开大学过去这么多年,一直是在打好自己的基础,其实对于我们来讲,包括过去跟北大、清华合作的时候,有很多的渠道,包括院长出来做咱们一些重大的国际性的活动、论坛等等的嘉宾,这也是品牌的传播。

  请问张总,在中国转型过程当中,中国的企业家和管理者,都存在哪些新问题,或者说他们具备哪些特征?

  张江燕:刚开始交流的时候,我讲过中国企业家和正在形成的职业经理人,两批人的成长环境是完全不一样的。正在形成的职业经理人,我认为是相当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20多年运作的过程中,培养了一批理解精通国际商业运作具体规范的人员。这些人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随着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跨国公司的本土化,这些人也在形成一种交流和互动。跨国公司基本是流水线的,自己在一定的位置上,通过EMBA教育,使他们在全局上有更深的认识,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随着中国企业家的更替,随着中国企业家对于资本市场更深刻的认识和利用,我想随着职业经理人的成长,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他们也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对于中国企业家,刚才讲到,在近30年的过程中成长起来,是随着中国经济成长起来的。我的基本观点,中国企业家能够发展起来基本有“五力”,包括“魄力、个人魅力、耐力、整合力、学习能力”。几年前很多媒体讨论了25年企业家,现在是30年企业家,中国企业家整体的发展,实际上是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在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企业家的这些能力,支持了他们过去的发展,尤其是魄力和耐力,我们说经济受宏观环境的影响,因为在整个宏观环境里面,企业还是一个微观体,这些都是对企业非常有帮助的。随着企业的做强做大,随着股权多元化,随着治理结构的越来越完善,随着企业的上市,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很多靠个人魅力的企业家,就会有问题。尤其在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当他们发展遇到瓶颈的时候,原来的个人魅力现在就成为瓶颈了,这就需要怎么完成自己的转型。

  企业家整合资源的能力,可以看到很多企业家发展起来,整合了很多资源。抓住商机,整合了很多资源,企业越来越大,资源会越来越多的向你倾斜,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认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怎么样保持?那就是EMBA教育,它会有比较理性的分析。用咨询公司的话来说,叫做工具、方法。原来是商机,现在要在客观分析之后,再采取行动。这也是未来需要考虑的。

  可以看到现在的企业家,能够做的比较好,而且在持续、在发展,我认为都有相当强的持续学习能力。我也注意到现在已经60多岁的第一代企业家,通过媒体可以发现他们的一些认识也在发生变化,正是由于他们的变化,使企业能够一波一波的向前走,一波一波的发展。

  曹章武:如果让您选择读EMBA课程,请问您选择商学院的标准有哪些?

  张江燕:中国的EMBA教育,还有点学历教育的味道。据我了解,国际EMBA教育是不会授予学位的,所以您刚才提到的问题就出现了。如果纯粹的从持续教育,刚才李院长讲的,我能帮助你解决哪些具体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觉得在选择EMBA课程的时候,要从三点来考虑:

  第一,课程独特的定位和市场。

  第二,第二,它能够提供什么样的圈子,包括李院长讲的俱乐部也好,以前的学员毕业了,他带来一些前沿的知识过来讲学。

  我了解到上海的一个商学院,因为浙江地区经济相对比较发达,所以EMBA学员也会利用这个时候,做企业品牌的宣传,做一些论坛。来自不同行业的视角是不一样的,这样互相交流会加大。

  第三,我们师资的是不是互补。企业实战经验,我想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在企业当中有做的比较好的职业经理人,会回到教育当中去,国家的体制有这样的安排,以客座的方式进去,这样师资经验互补之后,对真正做企业会有更大的益处。

  2007年10月10日上午10:00-12:00,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李维安教授、北京正略钧策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CO-CEO)、高级合伙人张江燕,携手北京市五洲在线广告有限公司总裁曹章武做客新浪财经嘉宾聊天室。图为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李维安教授。

  李维安:通俗讲,企业高管来学习时间很紧,很多都希望学几招,学招术。高管培训直接教给他几招,而EMBA教育,先搭建管理知识平台,然后再加上招术。所以管理教育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这两方面非常接近。我讲公司治理课程,很多晚上回去马上就开董事会。还有的在课堂上马上就写出来,办公室主任在旁边,传真过去,让员工回去学。你讲到一些合资的案例,正好他谈合资项目呢,一下子就解决了问题。所以我们在教学当中要注意结合,EMBA授课老师不光是学术好,还必须有实践经验。在企业参加过实践,或者担任过企业兼职的高管,新来的教师我们都希望他们去基层锻炼。你再实践,也不如做企业的管理艺术强。我们有两个途径,一个聘请企业家到学校来授课,或者做讲座。另外一个,几年前有一项创新,刚才说除了聘请企业家之外,还聘请已经毕业实践经验比较好的EMBA学员,来共同参与。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我觉得这样效果比较好。

  我非常同意张总讲的,现在的企业家需要各方面的能力。另外我还强调三个方面,当前国内的企业家,一个是长远的战略视野。我们的短期项目太明显了,不光国企老总存在59岁问题,民企也有的干到一定程度转移出去了,或者说眼光看的比较近。

  第二,合规的治理意识。这是中国高管人员要迈过的一个槛,我们谈中国改革30年,是打破了条条框框来做市场经济。但这里走在前面的都是做改革的,就是把计划经济的条条框框打破。现在再这样做不行了,为什么?改革了30年,适合自己市场经济的规则也设立起来了,比如脱胎换骨的《公司法》、《证券法》,基本与国际接轨的会计准则。特别是国际化,在海外上市,如果违背它的规定,损失会很惨重。所以当务之急,从改革的广义违规,要到现在治理的合规,这一意识不确定我们的损失会很大。商学院以前教的是怎么绕过去,怎么突破条条框框,现在再这样教不行了,必须树立合规意识。

  第三个,最重要的是国际性视野。我们现在大企业被人收购,好的企业被人收购,一出去了,跨国经营遇到问题,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国际性视野不行,所以我们也强调这方面的培养。

  曹章武:前段时间我们也是帮助一些商学院在天津地区做招生的推广,在当地做课程的宣讲。请问李院长,您怎么看待商学院走出去招生推广的行为?这些商学院都跑到天津去招生了,南开大学有没有也组织类似的公开课程,传播南开大学的理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