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2006—2007年度中国杰出营销奖分类赛启动仪式(2)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7日 21:20 新浪财经
主持人: 感谢陈总,接下来我们将进行活动第一部分,创新营销与企业价值论坛,创新营销是每个从事营销的人关注的一个话题,其实每年都是在关注这样一个话题,我们今天请来在营销领域里面非常权威的一些专家和实战的高手,我们也想分享他们在新的一年里面,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一种经验和体会。 有请我们各位专家和主持人张总。 张仲: 各位下午好,我是论坛的主持人。刚才我们的主持人在介绍我们在座各位嘉宾的时候,我也站了起来,我看到了很多老朋友,非常高兴。 营销奖我们做了五届,有很多的朋友参与了,使我们营销奖越办越火。刚才主持人讲到我们从2002年到今天,我记得第一届参评的案例才60多家,当时在2002年第一届的时候,社会上还有其他的各种各样的营销奖。所以,很多企业界人士都把自己的案例,又投给其他的家,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 但是,到了第二届就变成了300多家,现在就更多了。为什么营销奖到今天会越办越引起大家的重视,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而我们相对来看,其他的一些营销奖好像很多都不在那样红火了。我记得当时的营销奖可能现在都不再举办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觉得有几条,第一条,是我们这个营销奖坚持科学评价的标准。我们营销的标准首先是从香港管理协会引进来的一个标准,同时年年也不断在修订,根据中国市场的情况不断进行修订。评价的标准非常严格、科学,评价程序也非常严肃。同时,在第二条是我们的优势,是我们的评委,我们每年的评委是从各个院校营销方面的专家,蒋老师跟我们至少有四届,今年是第五届。还有北大的教授孙老师也跟了两届。营销评委是越来越多,吸收了各个院校最优秀的老师,参加我们的评委工作。另外还有其他方面的营销方面的专家。这是我们营销奖很重要的优势。第三个优势是我们营销奖本身的推广工作做得非常好。我们不断拉入各种各样的媒体来加入这个推广平台中;第二我们每年都要在全国进行优秀选手全国寻讲活动,这个活动是非常受企业欢迎的。这里面和普通的评奖过程还不一样,我们最后一个环节是初选的选手有一个面对大家,面对公众的演讲过程,而这个演讲过程,事实上是可以和大家真正现场的交流和分享的一个最精彩的部分。 所以,有了这些重要的因素,使我们的杰出营销奖超着越来越具有规模的方向去发展。当然,今天我是作为一个主持人的一个感想,也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信息。 现在,我们就进入一个讨论的论坛时间。在我拿到的主持人流程,我看到我们主要是要讨论一下营销创新方面的主题。 但是,在正式的讨论之前,我还是希望我们的每一位嘉宾先根据自己这一年,或者说自己实际工作中,关于营销方面的一些感想,或者是一些观察,自由的发挥,跟大家交流一下,然后在进入主题探讨,同时跟现场的代表进行交流。 华祉年: 今天非常高兴能够继续参加《经济观察报》搞的杰出营销奖。刚才主持人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也觉得从我最直觉的反应,作为中国来讲,当前一个主流的问题,就是解决如何从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 因为,确确实实从几年来环境的发展,我们看到中国在走依赖资源,低劳动力成本,不断制造一些低附加价值的路,这样是难以持续的。最近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如何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它的龙头在哪里,难点在哪里,挑战在哪里,我觉得用自己的品牌在市场中参与竞争,自己的品牌里面核心问题就是营销,如何把自己的品牌有一个明确的战略定位,一个营销的导入、定价等等,这是整个营销体系,是不是能够把从制造业变成自由品牌经济模式上去。 《经济观察报》办报的宗旨是理性和建设性,我觉得抓的这个主题非常好。这和经济发展整个大背景是非常契合的,在这种大背景下,产生一个明确的需求,就是营销工作,在整个经济活动中,企业经营过程中怎么能够做好,这个命题做了五年,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支持和参与。我觉得这个主题抓得非常好,通过参加这个活动,跟大家交流和学习,我在企业的具体工作中也是受益匪浅的,我今天也抱着一个学习的心态来跟大家交流和学习的,谢谢。 主持人: 由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华总是企业的高管,他想的问题从品牌营销方面想得更加深远。蒋老师,长江商学院这些年搜罗越来越多企业的高管成为长江商学院的学生,蒋老师也是营销方面的专家,你要谈谈近一年来你研究的方向,营销方面的重点和热点,或者说有什么体会跟大家分享一下。 蒋炯文: 大家好,我是长江商学院的蒋炯文,我跟营销奖结缘大概是从2003年开始。那时候我还没 有正式到长江来,只是在客座的时候接触到,陆续四年来,我自己在国内也呆了很长的时间,我深深的体会到,国内在对营销方面的认识和体验和执行方面都很大的进步,从每一届案例的内容,还有里面详细的操作过程,我觉得非常欣慰的是,国内企业对营销的认识跟执行是相当到位。 我在教学生的时候,经常说很多方面道理是共通的,营销无所谓是中国的营销还是外国人的营销。我有很多外国的学生到长江来,其实营销都是一样的东西。当然不可否认有一些地方特色,包括中国的国情,这是执行层面的不一样。但是,在理念上面,我常常拿一个例子在挑战我的学生。说看在美国的米老鼠,一个卡通人物到今天,这个虚拟的东西,不但是美国本土的产业,现在已经是跨国际,包括我们的小孩子,它所延伸的产业远远超过当初的卡通影片,我们可以想想米老鼠长远存在,把一个虚拟的东西能够经营到今天这么成功,这是一个例子,包括芭蕾比娃娃,很多这样的东西做到每个人都熟悉。怎么把一个东西,那么简单的玩意儿做到今天这么深入人心。 现在有很多的机会,我们有很多的人口,还有很多没有发展的地方。但是,世界的改变是非常大的。我常常讲,20、30年前,比如说台湾、香港、或者新加坡的经验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因为当初的开放跟中国是不一样的。我们今天接触的世界,透过互联网,事实上昨天发生的事情,现在已经不一样了。环境不一样,带来很多的商机。比如说现在的虚拟网络上面的营销,不再是传统的一些媒体,过两天哈佛商业评论在东方广场上有一个论坛,就谈到虚拟世界,在很多领域里面营销都进去了,新的媒体带来什么样的挑战,传统的平面媒体在看的过程中是停下来的电视广告,但是在新的媒体里面是互动型的,体验营销。所以,在这方面,可以想象出来,新的科技已经到来了。 所以,我觉得在中国的环境里面,其实是非常丰富的土壤。我们不一样要寻过去历史的脚步,新的平台已经开放了。但是,理论上营销毕竟还是基本回到消费者身上。 所以,我从个人在这几年下来的认识跟在评审过程当中,的确我们现在学得很快,甚至在未来几年,我们有很多营销方面的理念和操作也是可以让老外学习的,不管怎么样透过今天的这个平台,的确是一个好的过程。我希望看到更好、更精彩的案例。 孙国辉: 大家下午好,我也是参与这个评奖活动有两届,确实有一些感触,收获也非常大。从我参与这样的活动和实际的了解,我也学到很多的东西,对我们的研究也有一些反思。中国应该说引进市场营销理论有20多年的历史,我记得去年我讲过,发展的速度非常快,比如说这次的参赛有三大系列,一个是耐用消费品,一个是快速消费品,这两个应该说到现在为止都比较成熟一些,相对来讲做一般的营销还是比较成熟的。应该说服务营销,尤其是金融营销,发展的速度非常快,而且从理念到做事情的方式、规范性、科学性、效果这些方面,应该说大有超过前两类行业的趋势,我总体感觉是这样的。 通过参与这些的一些活动,对案例的一些了解,我们也结合实际做了一些研究。比如说最近这两年,中国有两大市场营销的研究学会,一个是中国市场学会,一个是中国高校市场学研究会,这两个会,我每年都要参与在当中,全国现在至少有几千个专门做市场营销教学研究的高校老师。最近这几年的专题,从每年提交的论文来看,比较集中有几个方面,一个是关于品牌的问题,刚才有的专家也讲过,我们应该从制造大国转向创造的大国,转向自创品牌这方面来。所以,品牌一直是热点问题,尤其我们国家最近这两年提倡自主创新,探讨的人比较多。从西方国家来看,应该说品牌建设这方面,一直在学术领域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话题。比如说像品牌,要建设一个品牌,推广一些品牌,到底从哪些方面去做,要做一个品牌,与哪些因素相关,有的企业,其他领域的人士也好,是否像他们理解的那样,品牌就是运作品牌,运作品牌更多的是推广,是不是应该经营一个品牌?除了这个之外,比如说像我们比较关注的,也是西方一直在研究的就是消费者行为、顾客满意度的问题。 什么叫营销,我们第一堂课总是要讲一下营销的实质到底是什么,营销的核心肯定是需求的问题,那就是说如何发现需求,满足需求,所以营销的价格到底何在,是我们要研究的,这里面核心的问题就是顾客满意问题。假如今年说我的质量提高了多少,我打广告宣传做了多少,我的品牌运作起来,大家都知道的,知名度很高了,那假如没有跟顾客的认知,没有和顾客的满意结合起来,可能这个品牌是不会成为名牌的。所以,顾客的价值探讨,顾客满意度的探讨,消费者行为的探讨,应该说一个研究的话题。 另外一个方面,现在我们比较关注就是全方位的营销。包括现在评的各种标准,包括大家提交的案例,我们有一个大体的要求,比如说你们总是会从环境分析,发现目标顾客,进行4P的决策,最后看有没有营销绩效这些方面。我在看的过程当中,有很多专门讲传播方面的一个活动,可能就是一个公关活动,一个推广活动,提交到参赛过程当中来,当然这个活动很突出,但是是不是就能够概括营销的全部,或者拿很小的活动来参加这个营销奖的评审,就很难说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如何从全方位的角度来营销,这是我们要探讨的。所以,全方位的营销,比如说我们大家都知道,在世界上比较知名的理论学家克特勒,他从数字角度提出全方位营销要关注顾客价值,要关注大网络的培育,这里面还有一个核心,就是必须要培育核心竞争力,核心能力。所以,假如营销做到一定的情况下,它是跟企业的内部管理,跟整个经营管理吻合在一起,而不单单是把营销和生产分开来。这是我们一直在研究的方面,我是搞营销研究有20、30年时间,但是越搞营销越发现,一个企业真正要把营销做好的话,可能有赖于企业内部的具体经营,或者是构成营销的基础,平时我们认为不是营销的那些内容,这是非常重要的。 总而言之关注的东西还是非常多的,这里面实际的案例当中也有所体现。但是,说实话,我们走过来才20多年,在营销方面超前发展还有很多。但是我们站在我们现在是一个制造大国,要建成一个知名品牌大国的话,可能更多不是在讲一般性的营销,我们需要实实在在反思一下,到底什么叫营销,怎样做算是长久性的营销,使我们的营销有生命力,使我们的品牌有生命力。可能需要实实在在的做一些事情。 主持人: 我们孙老师谈的这些观点都是我们评委在看待这些案例的过程中,互相探讨的一些思想,也是我们看待这些案例挑选出来的重要依据。过去我们看了很多的案例,有的体现他们对营销的理解是不全面的,比如说刚才孙老师讲的,有的案例就是一个广告的策划案例,还不能够成为营销的案例,要素是不全面的,我们的评选标准是依据4P理论,有些案拿过来,要素是不全面的,要素不全,就不可能让它成为胜出的依据。 我现在给大家介绍一下李骥,他过去是精细广告公司的经理,现在创立的威汉广告,精细过去也是杰出营销奖的参与者,曾经获得两次银奖。李骥每次都是决策阶段的演讲嘉宾,也是案例一个具体的执行人士,我们想听听李骥讲讲参加营销奖一些体会,同时我希望分享一下你们最近做的一些案例。 李骥: 我来自威汉营销传播集团,刚才更正一下张总讲的两句话,第一个我们不是做广告的,我是整合营销传播集团,这个名字跟自身定位的改变有关,也是代表整个行业里面的一个趋势,就是营销走向整合化,传播走向整合化。 第二个更正是,在我们跟杰出营销奖结缘的四、五年中,我所代表的公司以前是精信,现在是威汉,基本上每一届都拿奖。我个人在营销奖里面做选手,拿过两次银奖。今天不说这个了,我想结合我自己的工作经验,给大家谈一谈,我现在在市场里面看到的一些与营销相关的走向和趋势。 我们是来自营销服务机构,跟学者和企业代表不一样,我的工作就是具体的营销,我每年接触几十个客户,它们分布在不同行业里面,都会有这方面的需求。我们看得比较多一些,可能每一个研究没有那么深,但是水平面上了解得比较多一些。今天我谈几个趋势,可能跟大家的工作有一定的关系。 第一个非常有感受的是我觉得现在的营销走向一个泛化,基本上每个行业和企业都不能不重视营销的作用,我们从原来计划经济,或者资源稀缺性的状态走向今天的市场经济,走向一个消费者买方市场的状态,越来越离不开对消费者需求,对顾客需求的把握。所以我感觉做营销在的成功在企业里面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今天很高兴看到我们杰出营销奖的参赛,本身参加的企业门类多了很多,而且现在不得不划分,再进行比赛。原来我们没有那么开放,不那么市场化的行业,比如说金融、汽车等等这些行业,现在已经非常重视营销。 我个人的经验,以前我们做广告的人,可能是出生于快速消费品,包装产品这样一个营销方式,这是比较经典的营销,但是现在我们的工作很奇怪,在成立新的公司之后,我们没有选择,有什么机会就去做,我们现在客户没有一个快速消费品,我们做汽车,做金融机构,做银行,做耐用消费品,就是没有快速消费品了,非常奇怪,我觉得这代表市场的一种需求。就是说原来相对不那么开放、现在走向全面市场化,对营销服务已经有上升。 第二个,我在想就是走向规范化,以前我们做广告的时候,可能客户通常是一些国际企业,不需要谈品牌定位,不关心营销策略,只要把广告创意做好就好了。今天大部分国内企业,他们都在检讨自己品牌营销的策略,我们威汉里面1/3的收入是来源于咨询行业。我现在帮助客户制定一本书,叫做品牌手册,对是对品牌的一个正规管理规定,这种作业在我们我们的业务里面非常多,代表营销走向规范化。专业化、规范化是我在各个企业看到的非常重要的一面。过去几年谈点子,谈营销,往往是拍脑门子的营销,往往这种做法是短命的。现在的企业都在寻求一个制度,而不是一个点子,一个能够持续产生点子的制度。所以,我觉得对今天很多参赛的企业和选手,对大家都是有帮助的,营销不在于一个案例做得多漂亮,对企业管理者来说,通过这些实战能够让企业树立一种营销的文化,和营销的机制。这是我觉得规范化是今天非常大的一个走向。 其次,中国的营销也在分化,或者是在非标准化。在基础理论方面进行补课,在实际运作里面,我看到不同的行业、企业,都会根据自己行业的特征和顾客的需求,寻求特别做法。比如说金融行业从刚刚开放开始,我们已经看到不单单靠打知名度的方法来做营销了,现在已经关注顾客的需求。这样是精准化的营销做法,我们做汽车也是一样,一个汽车的品牌和饮料的品牌做法是不完全的,我们叫做非标准化。在事物方面可以非常不一样,这也是要求创新的方面。便的模糊,变得有特征的状态。 第四个方向,在中国的市场里面营销越来越走向融合,走向一体化。刚才孙教授讲到整合营销,或者是全面营销的重要性,真是非常重要,就是靠单一营销手段是很难达成一个效果的。我们已经告别了20年前,在中央电视台买到黄金时间,一打广告就成功已经告别这个时代了,没有营销的精细化和各种营销手段的整合是没有成功的,哪怕成功也是机会主义的成功,这是我敢断言的。所以我们今天讲一体化,既是一种手段的整合和融合,另外更重要的是我自己看到中、西两种商业文化在营销领域里面已经开始便的共同了。 我们做很多国际的企业,比如说大众这些大公司,都在寻求在中国市场里面在营销方面的特殊做法。很多产品已经相当本土化了,比如说保洁和联合利华。手机行业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手机行业能够又把国内行业打败了。竞争里是一个长远、可持续的发展的竞争力。所以,国际公司也正在本土化,而在本土便的更强,反过来我们同时也做过很多本土企业比如说我在北京服务海尔,这些公司都在寻求一种专业的国际化品牌策略和营销做法。他们不惜重金从品牌没有开始的时候,甚至没有取名字的时候,就会请我们这样的机构来,海尔的客户每个月都跟我要国际案例,我们叫国际母本。比如说三星、丰田这样一些企业的品牌管理原则。在上汽也是一样,我们在法国品牌,连名字都没有的情况下,就开始介入了。 现在再去分中国企业怎么做营销,国外企业怎么做营销的,现在只有一种分法就是成功和不成功的营销,靠近市场和能够有影响的营销才是好的营销。 总结一下,我个人的感受是,我们谈一些营销太先进的理念可能往往不适用,我谈一些新观点,新趋势和现象,我觉得代表了这个行业的走向四化、泛化、规范化、精细化,然后一体化,这几个趋势是对大家能够有帮助的。 主持人: 我们再介绍一下李克,他的公司叫沐古,他也是连续三届的参加者,从第二届开始的。参加了三届,他获得过金奖,获得过银奖励,也获得过铜奖。最重要的奖都拿过,李克去年有一个案例是拿到了铜奖,为什么拿到铜奖呢?我跟评委也交流过,说这个案子很好,为什么就拿到一个铜奖,评委说他做的行业是烟草行业,烟草是非健康的行业,卖得越多,营销做得越好,可能产生的效果、结果越不好,最后就拿到了一个铜奖。李克在营销方面有自己的专长和不同于别人的独到见解,他也是烟草行业里面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的客户超过五个国内的大型烟草,为什么五个同类的客户都会找他,正是他的独到之处。 李克:第一届没有赶上,因为第一届还每办公司呢。第二届是公司一周年,其实沐古的成长和杰出营销奖的成长是一起成长的。第一届参加的时候,是我们公司的一周年,就想测试一下自己的水平,到底能不能上得了台面,居然入围,进了前六名,觉得是老天开了眼,怎么可能,全国这么多高人参加。等到比赛下来,报了三个铜奖没有我们,我心里非常开心,觉得能够拿银奖,果然拿了银奖。 去年我们报了一个骄子,虽然没有拿到奖,去年是招商银行拿的金奖。作中国骄子,我觉得是非常成功的,骄子这个项目在2004年客户就来找我做了,我一直不敢做,不敢做是为了维持自己在中国烟草的神话,我做的每个项目每年都能够增长。骄子这个品牌连续四年下滑,大家知道一个连续下滑的品牌要止跌是非常困难的,大家都已经认为这个品牌边缘化了。进入到2004年底的时候,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我到市场上去看,发现它有一个产品很快就能够卖起来。于是我就跟骄子的老板讲,你这个项目我可以做了,结果一做之后,大获成功。当时做是八万项,那是2004年,今年能够做到28万项。三年时间每年翻了一倍,应该讲是非常成功的。这么好的一个案例,大家说它是香烟,就不给它金奖,我觉得只要参加就是特别开心的事情。 我们的做法跟李骥还不一样,他是大公司,做法上不一样。刚才谈规则,我的概念,在这个地方跟李骥还有不一样,我更多的是点子。我觉得在中国有一个真正的好点子,好点子自己会长腿,长腿营销自己就会跑起来,而且一好点子,是可以持续,可以持续十年,二十年,都会发生影响。我不知道我说的点子跟李骥兄说的点子是不是一回事。 再报告一下我们今天做的一些案例。今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年因为借着杰出营销奖和我自己的一点虚名,名声就像天上的浮云漂来漂去。通过这个杰出营销奖,扬名力挽,在江湖上闯下一点点名头,我每年只做六个项目,我的客户没有利润低于50个亿,这是杰出营销奖给我带来的好处。当然我最大的客户是是红塔,今年上半年为国家提供130个亿的利润,这就是杰出营销奖给我带来的名胜。 主持人:在介绍自己的时候,也不忘给我们杰出营销奖做了广告。不知道蒋老师听了两位的发言,这两个案例,都是你具体挑选的一个案例。 蒋炯文: 我印象比较深刻就是那个猪饲料。那时候我倒没有跟其他平稳沟通,我个人在看这个案例的时候,觉得非常有趣。第一个不像消费品,又跟宠物的饲料不一样,宠物我们把它当成自己的儿女一样,非常关心质量。猪饲料买来以后都是去生利的,他不会吃这个东西,也不知道吃了以后是什么感觉,所以说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产品。如果能够让一个购买者引起注意,用传统营销手段,能够做得成功,我觉得李克先生在案例上面,花了很多的功夫。 我个人对这个案例有非常深刻的印象,我甚至于事后就跟李克先生都了解,我们现在也是好朋友,我现在也经常去看看他做什么。甚至我们在考虑把这个案例写进教材,去教学生,这个案例非常有特色,不像消费品这样的产品,我觉得李克先生是非常聪明的。后来骄子这个案例,到最后选举这个结果不一定反应每个评委的观点,所以我也不好评论,我不记得到底评审把骄子摆在第几位。 我看案例的时候,不仅是看符不符合4P,我在每次教学生的时候,什么是营销策略,并不是使在4P里面各方面都做非常到位,就是成功。在这个竞争的社会里面,每个竞争者都在想办法在市场中,做到赢出头,如果只是按部就班,就代表了成功,这是不一定的。这很容易学的, 做了这些东西以后,人家一看,这个点子好,那个点子好,你今天辛苦弄出来,明天你的竞争对手就会马上学会了。所以我在想,真正好的营销案例,一定要让竞争对手在短时候没有办法学到的,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么大一个IBM公司,今天它非常成功,每个季度,全世界的老总要飞回美国,去跟大老板见面,每个人都要大老板他们在做什么事情,有什么目标,怎么样去执行等等。我跟中国IBM老总也谈过,他们二十几个老总坐下来,三天三夜在互相批评。但是他们的大老板,你这个东西,能不能把IBM的优势做到别人没有办法复制,如果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他就不会认为这是一个可以认定的方案。这也是各位在做营销策略的时候,要关心的方面,你做出来的东西,是不是符合产品和公司的定位。这个东西不是很容易让对方复制。包括执行团队,执行的环节等等。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很多企业做得很成功。 我们现在看到网游做得非常成功的企业。其实很多方面就有它特殊性,不一定代表外国的产品,拿到外国的营销方式,照样在中国复制,有很多东西是要有中国特色的。但是在实行上面,在操作方面必须要有独特的地方,这些特色,就是我们所讲的优势,不容易让别人复制。这就是必须每家公司要去挣扎的,所以营销策略本身,教课书讲得都是头头是是到,最终要问自己这个案例是不是独特性的。 即便是两个不同形式的公司,他们有一个非常一致的操作方式,这也是被顾客认可的方面,因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不容易让对手不容易模仿的案例。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