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2007年报刊经营模式创新论坛下午嘉宾演讲实录(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8日 18:22 新浪财经

  总之数字化报业也可以结合自己的优势,提供电子新闻内容,所谓电子新闻其实就是小众化个人的新闻,为每个人量身订做内容的传播方式,比如个人可选择定制报社的某个栏目板块,某一类的新闻,报社也可以统计对受众归纳分析,向他发送他偏好的广告。小众新闻是一个未开拓的处女地,需要每一位新闻认得探索,谢谢大家。

  主持人:陈老师说在数字化的背景下,报纸在产品上可以通过独家来谋求独立,在市场上可以通过深度来谋求远度,这就是差异化竞争的战略,我期待这种梦想能够为更多的媒体的实际操作共识。

  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它的发行量到底有多大,这个报纸是启发量是1600万份,下面有请英语周报社总编辑席玉虎先生富贵主讲。

  席玉虎:各位老总、各位同仁下午好,非常感谢主办方和承办方让我们一个交流的机会,我们是一份小报,是一个教学辅导类的报纸,是行业报。刚才主持人说我们的发行量大,这个发行量仅仅是指1600万的读者,每期的报纸有1600万的读者来阅读我们的报纸。这个数字是在我们的核查以后去年在北京前任署长。英语周报是诞生在山西师范大学,是属于学校的事业编制的企业化管理的单位。从学校的角度来说,我们也不是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所以它诞生在山西临汾,现在的报道是黑砖窑,我们的报社02年整体搬迁到太原,刚创办的时候,学校也没有给过一分钱,也就是我们的老社长白手起家,仅仅是靠他家的厨房做起的,我接手的时候,学校仅仅是给我们几间地下室来发展,02年的时候我们搬到太原省份城市创建自己的报业大厦,这样逐渐的发展起来的。

  英语周报是教导学的报纸,服务于中高考,之所以我们能够受到各位的爱戴,首先我们服务于高考,全国的高考卷45分我们有15分的题给高考卷是一模一样的。广东省、湖南省等等很多省份的高考卷子都有一些相同的地方。

  我们高一高二高三三个版面是我们主要的版面,我们没有地域的限制,在全国除了台湾省、香港、澳门,所有的自治区都有我们报纸的发行,我们建立了400多个报刊的发行站,保证了报纸的及时的更定和宣传,反映了教学情况,提高了我们编辑的质量。

  教学报纸是教材的补充,是教材的延伸和拓展,是对教学内容的检测跟实践,这是教育部的专家对我们教辅报纸的定义,它是一种教学的资源。

  在教学大纲的标准中,把电视、广播、报刊、杂志都作为一种课堂的教学资源,我们也是在服务我们的英语教学。

  谈到都市类报纸的困惑和挑战,也面临同样的困难,教辅类的报纸受到各种网校的冲击,也受到多媒体软件的冲击,也受到广播、电视媒体栏目的冲击,更严重的是本身报纸的同质化的现象非常的严重,栏目相互的模仿。趋于前两年有一部分报纸转移到教辅的报纸,被个人所承包,所以个人承包以后又转包给个别的人员,这样的话,形成了报纸低、粗糙,严重地影响了教学。

  再就是对我们的冲击还有成本的加大,利润减少。因为国家实行一纲多本。湖南教材目前在全国广泛地受到使用,这样打破了一统天下,一刚多本,我们的报纸是紧扣大纲,同步辅导,服务中高考,英语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的进度掌握语言的进度来办报纸,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难得。我们要对语言进行改造,我们买了纽约时报的版权,这些资源都是需要进行加工和改写的,要根据我们的教学的进度根据教材的难易度才能达到同步德辅道学生,使学生在阅读中有乐趣,有兴趣。各种的版本多,编辑多,人力的成本加大了,原来我们报社100多人,现在光编辑就300多人。另外还有现在很多的报纸不但是教辅类的报纸,不但是一个学科,有的是多门的学科,而且从一年级到高中毕业,这些都是承包给个人得,个人是最大的追求经济效益,扰乱了整个的市场秩序,粗糙的教学产品进入课堂,也制约了我们的发展。

  三、面对这些挑战,面对这些困难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转变观念,提高服务,迎接挑战。首先我们采取了教材出版社的主编,特约的撰稿人,还有老师、还有报纸的编辑共同为一体共同研究英语教学标准,共同剖析教材,共同来制定编辑出版计划的栏目设置,以及教材的检测系统的难易度,是我们报纸的编辑更加满足课堂的需求。

  我们对全国的发行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及时有效地反馈教学改革,新教材形成的问题和难点,为此我们还在北京、西安、武汉、广州设立了四个采编部,及时掌握新教材推广中教学的难点跟困难,采集优秀的稿件,利用各地的人力资源。如果突破英语人才的瓶颈,提高竞争力,我们只有走出去,在北京、西安、广州、武汉在这个高校的云集的省份建立我们的采编部,及时掌握所下省区的稿件,培育我们的队伍。

  另外报纸有价,服务无价。我们先后在山西太原、湖北武汉,我们走出山西利用当地的物流发达和配送的条件保证报纸及时送到读者的手中。

  我们采取这些措施的同时,要赢得市场最终还是质量,如何提高报纸的质量,我们主动将我们的报纸送到国家的新闻出版总署,设立在中国教育报的中心,还有

浙江大学的英语期刊,国家英语期刊检测中心在浙江大学,这个不是国家要求的,但是我们将我们的报纸送到哪里,及时反馈我们报纸中的问题,到报社对我们进行培训,我们是花钱买意见,买批评。组织一线的教师每学期对我们进行评报。教学一线的老师在使用报纸中最有发言权,你报纸的好坏难易度,是否能将教学中的难点疑点讲出来,跟教师的评报来服务郝老师,同时请老师过来讲课。

  四、我们研究同类报纸的优势,为报纸的编辑提供有效的意见,我们在服务方面在竞争方面大家都在打价格战的时候,我们提出了我们最高的服务,我们位老师提供了最好的教学资源,但多种的教学资源能够满足教学的需求,带这种情况下,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教学材料以及教学的经验。为此我们创办了小学、初中、高中版本,为英语教师提供了教学经验的交流,组织一线的教师,因为新教材在每个省份的推广,为了配合课改的推广,我们组织一线的特级教师编辑了英语教材的备案,指导教师备课,指导教师使用新教材的使用效果,同时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与

清华大学合作出版了英语阅读字典。因为从现在的高考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在探求中学习,越来越重要。所以为了配合新教材的推广,同时经过课改的实验,6年的准备精心打造了跟国际商务精心打造了中国目前来说最大的英语教学辞典,英语常用词大辞典,这对课堂的词汇教学和短语教学提供了更大的参考资源。

  我们所做的这些不在乎是面对困难,面对现在的竞争,是要提高报纸的品牌,提高报纸的竞争力。但同时也受到数字化网络发展的束缚,所以同时我们自己也加快这一快的建设,我们利用20多年的教辅办报经验,并结合新型的网络技术,英语周报海原系统为1.0。完全有利地支撑了打造了英语周报的数字平台。在线浏览、在线答题,这个系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这个已经在山西登记注册,同传统的媒体相比,在整合资源方面,扩版方面等优点,也为未来出版业的发展提出了方向。

  报刊作为传统媒体要适应数字化、网络化内容产业发展的趋势,调整产业经营结构,延续报刊的竞争状态,把新媒体比传统媒体的机遇和动力,推动新型媒体的整合,创造出更加重要的模式,为繁荣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强文化产业再创新绩。

  谢谢各位。

  主持人:席老师说,要把内容产品变成使用工具,确实给我深刻的启发,平面媒体最近的三年都不好过,但是湖北的报业集团都有创造1个亿,原因到底何在,下面有请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副社长杨书伦主讲。

  杨书伦:各位老总、同志们大家好,我是湖北日报集团的代表,这次报道之前,我们的杂志社的社长跟我们通电话的时候,我们集团总的比较好,现在讲讲体制的问题,我们根据这个题目就组织了一些具体材料不太成熟。

  我们集团在2001年7月成立报业集团,今年4月改为传媒集团,我们现在有6张报纸,7份期刊,2大网站,8大公司,总资产近20亿元。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我们不断探索,基本搭建起了党委核心领导,媒体事业性质,集团公司法人治理的体制框架。

  下面分三个方面讲讲具体的做法和想法做一个简要的汇报。

  一、坚持为领导、坚持媒体事业性质,组建集团公司,在集团内部建立起“事企分开”的体制模式。

  湖北日报作为省委的机关报,就绝对了集团属于事业性质,党委为最高领导组织。

  同时媒体工作人员按事业编制管理,成立了编辑委员会,由集团总编辑、副总编辑、编务总监以及各媒体总编、党委机关报各部主任构成。

  承担对媒体和业务的管理,承担对媒体发展规划的研究和制定,对党委负责,但是媒体编辑部不承担经营工作,也不承担金融风险。

  在这个基础上,去年11月,我们注册成立了湖北日报楚天传媒集团有司责任公司,制订了公司章程,组建了公司董事会,间乐了公司法人制的结构,今年1月,省政府批准,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正是对集团公司实行授权经营,省政府明确界定,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资产属于拥有法人,传媒集团不是政府直接出资的企业,不属于政府授权经营范围。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了许多的麻烦和负担。

  至此,党委领导、事业性质、公司治理的体制框架基本形成,这个体制有五个明显的运行特点:

  1、党委领导和公司法人治理是一个班长、两个班子分别形势职能职权。

  2、集团公司职能职权不同于一般法人治理结构的权限规定,因为有些重大的决策还需要向集团党委报告。

  3、集团公司法人代表由集团法人,党委书记出任,这样就保证了党卫队公司的领导权和经营管理权,保证了国有法人资产权,强化了集团一把手的权力。

  4、党委不直接参与经营管理,媒体编辑部不从事经营业务,公司不参与新闻宣传业务。

  5、党委最终掌控媒体发展权和产业发展权,主要是靠治理规划,批准计划。从宏观上把握。

  第二,玻璃经营性资产、建立适应传媒产业特点的资产、财务、核算、认识管理体制,制定新的收益分配方案。

  1、剥离经营性资产,逐步专职委企业。

  2001年,我们将广告合法性从媒体中剥离出来,在此之前,因无资产已经剥离,玻璃后,媒体编辑部集中精力办好媒体,广告总公司合法性总公司统一承担各媒体的广告、发行工作职能实行专业化运作。

  2、提升经营管理职能,形成资产财务管理新架构

  01年我们在原油资金结算中心基础上,实行会计委派制度,集中办公、定时轮岗,分权审批。

  02年,我们从集团内部开始实行三季核算,集团为一级,部门实体为二级,部门实体下述的公司为三级。

  同时对媒体实行分级核算,即一个媒体按编辑部…(PPT)个

  3、以人为本,推进人事体制改革。

  集团成立后,全面实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的用人制度,中层干部一律竞争上岗,从01年开始,每3年一次,部门负责人通过竞争上岗,能上能下,其他的员工通过双向选择能进能出。

  同时所有的岗位实行动态管理,各种身份的员工在岗位、职位面前一律平等。

  对养老、医疗保险等问题,依照有关文件规定,按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予以解决。

  4、制定新的收益分配方案。

  按照省政府的要求,集团实行授权经营后,每年由祭坛公司提出收益分配方案,包括集团发展基金调节分配方案,个人收入分配方案。经集团党委同意给予审批。

  三、集团发展的实践证明,新的体制模式具有较强的探索意义。

  集团这几年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比较有效地促进了集团的发展,01年-06年,集团总资产、销售收入、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平均递增率都保持在20%左右,比集团没有不良资产,经营运行质量良好。

  《楚天都市报》期发行量保持在100万份以上,《特别关注》期发行量保持在200万份以上,这是我们集团有幸成为一个双百万集团。

  事实证明我们探索的体制模式具有较强的意义,

  1、这种模式使集团产业发展在体制上实现了实质性突破!在这追模式下,保证了党对新闻媒体,舆论导向的领导权和对公司资产的控制权,又成功地引进了市场竞争机制,实现了传媒产业发展与市场经济的接轨,使我们的市场主体明确,经营机制灵活,为集团的多元化、规模化比较,提供了体制机制的保障。

  2、这种体制能够比较有效地解决一些现实矛盾,比如,它有利于解决传媒集团内部事企不分,权属不明,权责不清,人员混岗的矛盾。

  游戏与解决传媒集团带发展过程中因队伍大、坛子多而产生的分散管理与集中掌控的矛盾。

  有利于解决媒体整体进入不了市场、而发展又离不开市长的矛盾。

  3、任何一种体制创新,都是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这种体制,也肯定还有存在不少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比如说广告、发行这些主要的环节,通过资源的整合、公司的运作增强公司集团驾驭全局的能力。同时也带来了压力和太过集中的问题。这些是我的汇报,谢谢大家。

  主持人:党报集团如何治理到现在为止仍然是最麻烦的问题,体制创新尤其是股份制改造,天津日报社都在前列,下面有请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副社长霍静主讲。

  霍静: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非常感谢这次主办单位、承办单位邀请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来湖南参加这个会议,听了前面各位老总和兄弟报社的经验介绍,非常受启发,我看现在报人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大家现在见面很少提报社的广告收入,你的发行量,谈的更多的是数字媒体,谈的更多的是资本。

  昨天晚上我们受龚社长的盛情,很晚还有参加一个茶会,大家马上进入市场,马上进入股票,如何包装。我看当今的报人真的发生了变化。我现在概括不仅成为政治家,社会活动家,我们的报人更是传媒人,更是企业家也是金融家。要说这次参加会议的感言,我确实感受特别深。

  我向大家交流的题目叫《数字化趋势下的经营管理与创新》

  现在的中国面临的是全球化、信息数字化、数字化的大背景。许多传媒人都在思考这样的问题,中国的报业应如何面对新媒体的竞争与挑战,如何创新报业的竞争管理,数字化将如何发展,天津日报答案是“数字报业、创新报业”

  天津报业集团做了三件事,一是从引领数字报业的改造,二、以业务剥离代表在主业务上的转型,三,在寻求突破,创新是在报纸再继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报业不应该只是床创新的报道者和创导者,还应该是创新的实践者和领导者。

  汇报的第一个方面是数字切入掌控终端,实现客户数字化。

  数字报业的概念和理念,真正强调的不是数字的升级和一般的网站的建设,强调技术对内容、信息、资讯的有效整合,完全对最终的掌控和受众的期份。数字报业的整合不但会击打改变过去的传统传播的方式,而在整个国剧下的模式,真正实现天津报业集团的转化。

  现在提出一个很简单的观点,以客户为中心,变成数字化的客户,借助数字化的力量,天津报业集团得到了很大的实惠,集团从数字化的改造,希望有效的整合带动整个的数字化的发展,现今集团形成了90%的行销网。去年除了150多万报纸以外,还通过买米、卖米、卖菜、水、机票等附加的服务增加1个亿的收入,有70-90万的长期用户,这种用户优势跟现金的优势一样,集团有这个优势对其数字化的改造,比如某个人的个人信息、资料、爱好家庭状况等相关情况都掌控之下,提前客户做好软件,每年给客户的金额客户可以通过这些钱消费任何报纸,甚至可以透支,集团还可以给客户利息,因为这个客户是报纸的读者,是集团终端的客户,通过这个手段,集团不仅掌握了终端,细分了读者,这是集团从数字终端改造建立数字化报业的重要举措。

  以数字为品太,以客户个性化的服务为目标的阶段,报业进入这个阶段作了很有胆识实践,以资本运作的方式联合全国媒体最大的股份制公司,通过现代企业运作,创新发行思路,使党报整体发行进入市场体系和良性循环,党报进入品牌优势,创建传统产品的销售,和物流网络的发展新路。

  去年4月份,中央对天津给了充分的肯定,天津日报发行体制改革,03年也对天津报业集团予以肯定,提出要跟踪研究总结他们介绍的经验。

  二、高端入手、载体创新,率先运用数字关键报业技术。

  报业全面实施数字报业战略,因此此前我们有丰富的经验。读者用手机摄象头,对着报纸上的二微码就可以看到影像,还可以听到与报纸内容相关的各种声音,这是对读者方式的一种开拓性的尝试。而每日新报成为全国手机报平台的平面媒体,今年的手机报的用户呈现高度的成长,接近10万,目前的用户在25万左右,不管伸出何地,只要开通彩信的接受功能,发出相关的指令,意味着每日新报面对3.2亿的人发行。

  成为我国第一家进入卫星销售系统的中文报纸,在36个国家和地区同步落地,目前加入卫星报纸的由全世界美国的纽约时报各大主流大报。过去是通过邮局寄发到国外的,几乎没有个人读者的销售,新闻的时效性已然丧失。要在异国他乡的读者逐渐成为我们的顾客群,我们有6千万的读者成为广泛的目标人群,过去没有,现在有了,而且只有天津日报,可以预见越来越的中国华侨,可以了解中国,了解天津,了解滨海新区的开放。

  通过卫星报系统,读者打印出当天的报纸,同时付出报纸的费用,减少了纸张的浪费,也解决了发行量的不可确定性,不再因报纸的脱销而抱怨郁闷。

  现在在36个国家和地区都可以买到这种报纸,西班牙买天津日报的人居多。他重要的意义不在于发行量,而在于整个的发行提升了,使整个的发行思路改变了,探索了一条发行直路,而通过另外的一种手段进行传输,我们可以明确卫星报让我们有更广泛的读者群,我们可以明确最简单快捷的方式大大地提高了天津日报的国际影响。

  三、创新制度,印务脱离,天津报业集团传媒集团的跨行业的经营,报业不仅仅可以做到报业的经营,可以通过转型的方式做到主页转型,以印刷的脱离,把集团的印刷厂,印刷的设备全部脱离出去。实现了中央对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未来报业的不会有大的发展,发行量会控制在一定的基础上,量不再是最重要的,发行100万的报纸很可能是亏损的报纸,天津日报虽然不是发行量最高的报纸,但是对纸张的以来越来越少,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也是一种其实,集团把以前是主页,现在可能是包袱的脱离除去,投入到技术的发展上,投入到内容建设和品牌中去。

  全球收费报纸的广告收入上升了3.77%,也不是免费报纸的情况,要说明一个问题,重要的不是新的媒介形态,而是数字化的运用,因此只要报业能够秉承报业的精神,利用传播的价值,创新制度与管理,报业依旧有发展潜力,报业必将再度辉煌,谢谢大家。

  主持人:我始终认为媒体的创新不仅仅意味着运用技术的变化,而同时意味着实现重组改造从而创造新的产品。

  在陕西有这样的报纸,它全面覆盖,并且领先,这个报纸带全国很多的城市成功地复制,这个报纸叫做《华商报》。有请华商报执行社长孙晓冰。

  孙晓冰:各位嘉宾下午好,再过两天华商报迎来它改版1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给大家分享一下华商报发展的概况。

  华商报是陕西省华侨联合会出版报纸,很多人对这个侨联的机构非常不了解的机构,他作为名不见经传的小媒体。

  由于报纸的定位和市场的需求之间有非常大的差距,华商报运作的两年时间亏损了近千万元,96年将报纸定位为综合类的报纸,97年7月1日正式的改版,在经营管理、体制创新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很快就打开了市场,在报纸改版一周年以后,报纸的发行量由改版支出的两万份扭亏为盈。最近三年报纸全年的广告收入在5亿以上。

  华商报在发展的过程中,尝试跨区域发展。在国家报刊接受了四种杂志,组建了华商数码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与传统产业相关联的公司,为了对这些公司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华商报的基础上,03年成立了华商报业管理委员会。目前华商报业已经成长为拥有报纸、杂志、网络、硬物、物流为一体的集团化的报纸集团,05年经营的总收入突破20亿元。10年来,华商报业累计为国家上缴税金超过6亿元。

  一、不断地提升报纸的质量和影响力牢牢站立市场,十年来,华商报以全心全意位读者服务的宗旨,始终风险最优价值的新闻理念,坚持通过报纸的质量和影响力来扩展市场的占有率。

  首先对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导向看作报社的生命线,报社深刻地认识到不仅是党委和政府对报纸的外在的要求,更是基于报社生存的需要,是中国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认识。

  其次比较好地满足了新形势下党委和政府对媒体的要求,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确定了报纸的主要地位。

  三、积极引导,逐步积累了舆论监督报道的经验,提审报纸的贡献力,在工作中我们逐步积累了一些经验,什么问题该报道,什么问题不该报道,什么问题从什么角度和方面介入报道,都有了比较严格的规定。

  我们开发了一些舆论监督稿件。通过一些报道推动了社会热点问题的及时解决,进一步推动了华商报的贡献力。

  经过了不懈的努力,报纸的新闻传播力,成为经营工作拓展的开路先锋。

  二、坚持实行采编…

  在发展的过程中,华商报始终坚持办报的质量和双赢。

  三,从改版之初。经过探索和实践,在改版十周年之际,报社的最高的机构是编辑委员会,行政委员会,分别负责报社的新闻采编、广告经营和行政管理工作,实现了决策和运营,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的科学分配,从经营机构来看,华商报社是用总经理的负责制。

  报社的经营机构实现了从机构单一,功能单一,管理单一,从机构精细、功能完备、管理精细的,华商报实现了报业关联产业创新,物流的配送已初步形成全国的优势。

  随着华商报业发展,黄马甲从西安走向了长春,拥有13000多名员工,黄马甲最初是报业的配送队伍,本身形成了一套运营的网络,初步发展为目前的电子商务和快捷的城市物流的综合品牌,黄马甲目前开办的业务就桶装水、图书配送等等,众多的业务实现了一己复制,一级联动。启动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的路程,建立了电子商务平台。组建了黄马甲华商报华商网的宣传功能。

  246个发行站,13000多名的黄马甲配送。已经发展成为向全国辐射的第三方的物流配送网络,电子商务的平台也在不断地发展,先集中了10大类,15000多的品种,配送最快,免配送费用的电子商务平台。

  06年黄马甲营业额超过了2亿,07年将超过3亿元。黄马甲也在沈阳、长春等地逐步推开。

  5、行业的全覆盖战略。

  华商报在陕西平面媒体的市场上占有65%的市场份额,西安作为西部的中心城市,发展迅速,报社强力进入报业的会展业,举办了房展、汽车展等多种展会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积累了一定的品牌经验以后,品牌优势和经验以后,成功地实现了会展方面的品牌延伸。

  是目前我国经营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与会展公司相类似,华商报还进入大字、图书的出版发行等领域,创办了

房地产周报、房周刊,同时我们还积极开放了省内二线城市经营战略和产品覆盖的探索,尝试于地市级党报的经营,目前有一些实质性的进展。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