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经济与金融高峰论坛(8)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0日 17:52 新浪财经

  问:刚才主持人利用主持人的特权,我也用拿话筒的特权问一些问题,我是来自于英国塞特集团产品开发部门的负责人,如果主持人允许的话,我想问在位的各位嘉宾,第一问题中国资本市场是否存在卖空机制,如果有是一个什么样的卖空机制?我想问一下主任,你认为中国股指期货的退出和中国资本市场而言,从中短期而言是否是一个落空?在现在中国市场条件下,公司的价格是由什么决定?最近银监会出台,在中国没有独立法人的银行,你认为这是一个民智的决定还是一个愚蠢的决定?我个人认为,银监会和人民银行应该出台一个政策,外资银行必须接受存款在1元以上,在小的合同必须接受的,这样可以保护中国的银行,还有一个问题是中国经济市场化和程度和上海成为金融中心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因为我是来自于英国的塞铺公司,如果中国玩笑一个信用体系,是否使中国有一个金融体系的一必要条件?由于全球资本市场对人民币有一个稳定的预期,中国政府在面临这么的情况下是否感觉很痛苦,对中国政府而言是一个机会还是一个挑战?按照陈教授的话而言,中国经济财富和利润向公司部门转移和分配,居民获得的利润比例越来越低情况之下,芬恩 基德兰德教授怎么样看待?是否认为中国经济危机是否会到来?按照高中和大学学的近来学的知识,如果利益为公司拿去的话?中国的经济危机在什么时候可以到来?

  黄明(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中国

股票市场,我觉得很大一部门成本是股市的波动,股指已经出现一个很大的卖空机制。

  祈斌(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黄教授是研究金融衍生品的定价,关于金融衍生品的问题都应该问他,中国怎么能够实现创新型经济这么一个过渡?我认为中国应该建立一个强大的市场,在我们印象当中,欧洲很强大,美国很强大,但是看经济构成,美国经济相对于欧洲和日本是一个更加创新性的经济,我们究竟经济如何实现转型?我们发现在80年代美国的资本市场的发展带动了美国的经济,你会发现,创新经济包括高科技创业,风险很高,五年以前,十年以前很领先高科技产业现在发现被别人取代,现在行政推动一些高科技产业,五年之后可能什么都不是,与此这样,还不如把决策权交给市场,当然资本市场发展不能可能脱离中国的现实,我们说抓住资本市场等于抓住了牛鼻子。

  朱武祥(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研究中心主任):我现在回答我们主题,刚才我已经讲了新技术时代,度量价值已经不一样了,比如说学生卖肉,这并不耻辱,经济崛起取决于资本市场,在上海有这么一个区域,在北京的北大、清华,中关村三角地带,和东三环相比,收入均值很高,方差很少,在北大、清华、中关村这一带收入可能比较低,我们看到我们很多学生,现在都在讨论利用资本市场发展企业,未来几十年是一个激情燃烧的时代,企业家利用资本市场,你的激情才有更大的发挥,我希望大家关注一下金融,把精力多放在金融上面。

  翁富泽(汇丰银行中国区总裁):对汇丰而言,我们是不想对中国监管政策做任何的评论,我们既然在中国做生意,我们会遵守中国所有的法律法规。

  陈光炎:中国政府有什么条规他都遵守。

  方星海(博士、上海市金融办分主任):市场化有利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本身是促成我们国家金融体系更加市场化一个国家,促成金融体系更加强大一个过程,我们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从来不是从上海本身经济发展看待,更多是从怎么样通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聚集各个方面力量,使我们更加发达,更大开放,这样有利于我们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反过来也会促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成功。

  徐林(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金融司司长):一个好的信用基础制度、一个好的信用问题是国家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根本的基础,今年中午我们和金融界好朋友吃饭,他们说到这个事情,现在银行要是借500块钱给一个企业,让他们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如果借10亿给一个企业,他让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这是我们今后需要花很大力气改进的地方。

  芬恩 基德兰德:我当然不会来预测中国是否有危机,你的这个问题可能我也不是很明白,很自然一点就是说,在一个国家发展的早期,可能这个国家发展和人的偏好是有一定的关系的,但是,对于你刚才说关于中国是否有危机的问题我不做任何的段论。

  陈光炎:我觉得人民币增值如果在一个缓慢增值能够在企业效率提高承受程度下增值对整个国家都好,有一点具体的经验,在1980年代中期的时候,新加坡和中国现在的情况一样,新远开始增值,我们的战略就是尽量通过缓慢增值把一些简单轻工业,效率不高行业赶出去,然后把产业结构慢慢提升,如果中国增值速度不是很快,企业能够承受的话,把沿海一带简单轻工业往内部移,或者逼迫他们把技术提升,现在中国和中等技术的行业,在世界竞争力非常强,就算中国的企业把一些出口价格,因为人民币价值提高一些,中国产品还有有竞争力,不一定会被东南亚和拉丁美洲取代,最近你看一下,中国出口到海外,香港的一些产品的价格在提升,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点好处,中国有一个问题就是,竞争力很强,不过国内企业自相残杀,结果很多国内的劳动效率的提高,不是体现在普通工人的工资的提高,不是体现企业利润提高,而是体现在海外、美国买的消费者产品的降低,所以很多中国的劳动效率的提高其实给外国人赚取了,人民币增值其实把一部分劳动力效率拿回来,这不是坏事情。由于时间关系,只有最后一个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