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首页 | 新闻 | 体育 | 邮箱 | 搜索 | 短信 | 聊天 | 天气 | 答疑 | 导航
滚动 | 新闻总汇 | 国内 | 国际 | CBS | 产经 | 管理 | 会议 | 职场 | 名记秀
专题 | 区域经济 | 公司 | 债券 | 家电| 生活 | 专栏 | 产业 | 回顾 | 封面秀
股市论坛 | 沪市 | 深市公告 | 理财 | 银行 | 外汇 | 保险 | 期货 | 基金 | 招银财富 | 理财 | 网上银行 | 信用卡 | 金葵花理财
行情 新股 及时雨 要闻 焦点 公司 热股 B股 模拟股市
股票代码 股票代码检索
 
    近几个月来,国内成品油市场供应持续偏紧,价格暴涨,再次暴露出了中国石油市场存在明显的软肋。最近一次的价格疯涨从去年11月开始启动,最终在全国闹起了大范围的“油荒”,中国两大石油集团不得不多方调动成品油,以避免在北京、上海、广东等主要成品油消费地区无油供应的紧张局面。事实上,油价疯涨的现象,其弊端并不仅仅是人们表面上看到的“局部区域供应紧张”,它对中国经济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发表评论]
    长三角遭遇罕见“油荒”
    加油站门口排起的长队,随处可见“油已售完”、“限量供应”的告示,仿佛让人一下子又回到了“短缺经济”的时代。自10月下旬以来,在上海、江苏和浙江等长三角地区遭遇了罕见的“油荒”。
    “油荒”席卷大半个中国
    电荒、煤荒、油荒,这些离我们曾经很遥远的词汇突然闪现,那些曾经辉煌的业绩就像多米诺骨牌一般一个个突然倒下。去年九月以来,东北、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区相继遭遇缺油之痛。
    价格再暴露中国“石油”软肋 谁让油价在涨?
    北京市近1000个加油站的老板和员工似乎都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气氛当中。尽管是4月1日,但任何一个司机都不会把这个当作愚人节的玩笑。因为关于油价上涨的讨论已经无处不在。
    世界原油供给大幅滑坡 国际油价飚升影响中国
    就在4月1日零时国内很多城市汽油价格开始上涨的同时,国际油价出现2%以上幅度的大幅上涨,其中纽约期货市场的原油价格再度升至13年来的高点,市场人士估计国际油价上涨的势头短期内并不会停止。
  我国石油资源相对贫乏,从每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的资源量、累计探明可采储量、剩余可采储量等指标来看,中国都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到2020年,我国的石油需求量将达到4.5亿吨~6亿吨,这就意味着石油进口量将达2.5亿吨~2.7亿吨,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为55%~60%。对外依存度过高将使石油安全问题凸现……               [发表评论]
  中国将取代日本成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目前,全球石油产量为30亿吨,美国的年耗油量约为10亿吨,我国今年的耗油量将达到全球石油产量的1/10,从而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专家预测4年后中国石油消费一半以上要依赖进口
    中国有关机构预测,中国石油消费对进口的依赖将逐年上升,2002年中国石油消费的31%来自进口,而4年后的2007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50%以上。
    中国多管齐下力保石油安全 应对国际油市动荡
   
在中国今年的“两会”上,针对国际油市动荡和国内原油消费量猛增,多位代表呼吁尽快为保护和开发石油资源制定专门法律,以保障国家能源和经济安全。
    专家声音:解读中国石油安全战略六层次
    中国建立石油战略储备是出于对自身安全的战略考虑,不是出于这个世界上谁对谁开战的考虑。陈淮认为,中国的石油安全战略至少包括六个层次。
  国际石油价格剧烈波动、国内油气供应紧张,2003年躁动不安的中国石油市场让人捏一把汗的同时,也为中国人上了宝贵一课。在去年下半年的油品短缺风潮中,重灾区广东曾经有一千多家社会经营的油站不能保证短缺油品的供应。在中国石油市场急需改革的2004年,国际油价何去何从?供应短缺局面是否依旧?2004年将是中国石油寻找“退烧”良方的关键年…… [全文]    [发表评论]
战略储备 
  中国石油储备战略制订待提速:国际油价上涨不会影响中国能源战略储备的建设,相反将加快石油储备战略尽快实施。目前正处于谈论中的中国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的选址工作可能会尽快完成。
  中国战略石油储备计划明年建35天储备:中国计划在明年年底前建成相当于35天原油进口量的战略石油储备。2010年中国石油年进口量将增加至1.4亿吨,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也应该增加。
  最大石油储备基地选址镇海 谋建四大基地:近日,中国石化建造的浙江镇海石油储备基地已悄悄动工,这里打算储备1000万立方米石油,相当于大庆油田1/5的年产量。
海外博弈 
    中美俄日四国石油博弈:每一宗石油生意的背后,都有政治的博弈。一桶原油3美元卖到30多美元的历史就是这样写就的。今天同样的DNA涌动在中、美、俄、日四国石油博弈中……
  泰石油管线意在东亚 原油进口欲破马六甲困局:一如性命之于咽喉,突然间,中国对南洋之端的马六甲海峡如此依赖--我们绝大部分的原油进口运输必经此地,别无它途。
  中日角力亚洲石油中转大国:中国与日本在竞争俄罗斯石油管道的同时,也在竞争成为亚洲石油中转大国。专家估计中国自身的石油资源和向中东进口石油完全能满足中国内部需要……
定价机制
   
石油定价体制存在弊端:有分析人士认为,成品油价格高涨、供应紧张的局势反映出了石油定价体制存在弊端:现行定价体制不能完全反映国内供需,从而使国内石油市场陷于被动。
  两年内可能放开定价:随着2004年成品油进口配额取消,中国将在未来两年内对内资完全放开成品油市场,允许所有经济成分进入,提前引入竞争机制,现行的石油定价机制将会随之变动。
  石油企业应该加快争夺石油定价权步伐:国内石油需求量的急剧上升与国际供应方的价格垄断,成为当前我国石油进口的“硬伤”,因此,我国石油企业应该加快争夺石油定价权的步伐。
石油期货
  油价是否攀升仍然未知 中国应恢复石油期货:国际油价高涨进口原油激增,初步估算中国日损失额高达100多万美元。有专家坦言,为了规避石油风险,中国应该尽快恢复石油期货市场。
  石油期货重启吹响前奏:石油期货是一个国家稳定石油战略储备的必须手段。原油、成品油、燃料油三个品种中,燃料油的市场化程度最高,有望成为今年我国重启石油期货的突破口。
  上期所渴望成为中国石油中心:很多国内期货经纪公司在不能代理外盘的情况下从事境外石油期货交易,等于是将我国有关石油业的价格、需求、储备等经济情报无偿拱手送给他人。
  中国经济进入新增长周期 再次遭遇能源“瓶颈”
  中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0年人均石油可开采储量仅有2.6吨。石油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全球政治格局、经济秩序和军事活动的一种最重要的商品。几乎所有国家都把石油置于能源战略的核心位置。[全文] [发表评论]
  六大病症直击中国经济“软肋”:
  
如果国内石油生产和消费能力维持在目前的水平,同期的石油资源勘查不能取得重大突破,到2010年,国内石油对需求的保证程度将不到60%。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六大病症”暴露日益明显,直接给我国的经济运行带来隐忧…… [全文]
本期制作:Jafei
欢迎网友投稿、赐教 信箱:finance2@staff.sina.com.cn
  欢迎各媒体合作,来电:010-82628888-5607;来信至:finance2@staff.sina.com.cn
  欢迎网友投稿 信箱:finance2@staff.sina.com.cn 策划、制作: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