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出行,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乘飞机都是一件多快好省的事,但北京的张先生却接连两次遭遇航班延误。
张先生腊月二十九下午2时30分左右从北京飞往深圳,在机场方被告知要改签至当日3 时30分的航班;正月初五从珠海飞重庆,航班再次被推迟1小时。张先生认为,航空公司没有时间概念是对乘客权利的不尊重,而机场方面对此事的草率处理无疑是雪上加霜。乘客对航班的延误往往心理准备不足,常常一个一个窗口东奔西跑,互相询问,机场方面至少应该在显要位置给乘客以明示。无论是气候原因、飞机故障,还是人员不足,乘客都可以理解,但有时机场方面连一句对不起也没有,即使是道歉,也常常不给人一个可以接受的理由。更何况在春节这个喜庆团圆的日子里?!
与张先生这两次航班“仅仅”被延误一小时相比,从广州飞往郑州的郑先生却在春运期间遭遇一次“撮堆儿”,他和另外两个航班的乘客被“撮”到一个航班。而航空公司的解释又自相矛盾,他们一方面在广播里通知是天气原因,另一方面又在问询处称机械故障。
对于这种见怪不怪的情况,乘客为什么不投诉呢?北京某外企公司的温小姐表示,在注重时间与效率的年代,与航空公司讲理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许多人根本没时间。北京市消协杨渭源认为,航空公司推迟航班的原因很复杂,不好证明其真实性,而真正的延误原因又是消费者难以掌握的。
的确,航空公司有各种理由冷漠乘客,但是,其信誉一定会在点点滴滴处消失、降低。有些乘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航班延误是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航空公司和机场方方面面的服务。但是,在外国人面前,他们这种表现就是为国家形象抹黑。
“航班延误其实对于航空公司不是一件不可以弥补的事情。”张先生最后这样明确表示,“许多乘客都是购买民航指定售票公司的机票,该售票公司留有乘客的联系方式,如果遇到不可抗拒的因素造成航班延误,尽可能以各种方式最快通知到乘客本人,是他们最应该做的一件事。这件事做起来并不难,仅仅是一个电话而已,而且远远比绞尽脑汁用大家都心知肚明的理由轮番搪塞乘客要简单和容易得多。”(本报记者李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