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房地产振兴规划争议中待产 拟取消二套房限制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4日 07:02  北京晨报
房地产振兴规划争议中待产拟取消二套房限制
多数网友认为,将房地产列入振兴规划并不能在短期内重塑人们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IC/供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晨报讯 (记者 邢飞) 虽然争议不断,房地产行业还是挤上十大振兴规划的“末班车”。虽然规划内容仍有待最终定稿,不过这一利好令房地产板块备受追捧,昨天地产股已经用集体飘红来庆祝。

  “房地产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消息最早由经济学家成思危在出席某论坛时透露,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人士证实了相关事项,但称相关规划正在拟订中。

  据悉,房地产振兴方案将涉及消化存货,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推进市场结构调整,取消“二套房”的限制政策,对支付能力不足的低收入阶层在一定条件下予以购房补贴,鼓励居民改善居住条件,促进住房梯级消费等多方面内容。

  自国务院本月4日审议并原则通过纺织工业和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之后,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再度成为焦点话题,不过,与钢铁、纺织、装备制造、船舶制造等行业比,对振兴房地产行业的争议最大。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造成目前楼市交易量低迷的主要原因是房价过高和部分房地产企业之前的不理性发展,房地产行业只是从前期的过热亢奋状态回归理性,谈不上需要“振兴”。

  新浪进行了一项对“房地产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调查,截至昨天下午5点半的调查显示,有65.3%的网友认为将房地产行业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并不能在短期内重塑人们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

  “存在争议是正常的,不过,目前还找不到第二个像房地产一样对经济增速和就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产业。”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表示,将房地产业列在十大振兴规划主要是考虑到房地产业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目前,出台振兴规划的关键是放大交易量”。

  受房地产行业搭上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末班车”消息的刺激,沪深两市昨天大幅走高。地产板块强势拉升,珠江实业(600684)涨停,招商地产(000024)上涨9.79%,地产龙头万科A(000002)的涨幅也达到4.65%。

  《财经》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表示,在楼市调整尚未到位以及相关具体细则尚未出台之前,上述消息对地产股的利好影响主要在心理方面,“房地产行业调整还没结束,房地产长远的发展计划应该考虑如何保持房地产理性发展,而不是简单的稳定房价”。

  相关新闻

  十大行业增加值

  比重超过80%

  晨报讯(记者 邢飞)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4万亿元扩大内需政策,为了实现今年经济成功“保八”目标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火线出炉,该规划以降低企业负担、增加企业收入为目标。

  十大行业包括汽车产业和钢铁产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纺织品、有色金属、造船轻工业等,针对的都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关专家表示,从经济总量看,十大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80%,在确保国家产业、金融、社会就业和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短期看,这些规划将有利于解决这些产业目前遇到的实际问题,缓冲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长远看,又将对中国产业技术升级改造、结构调整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事实上,在当前经济发展前景不好、资本市场表现低迷的情况下,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公布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在股市上,产业振兴规划进程的每一步消息,相关领域股票都做出了反应。

  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系列专题:

  汽车振兴规划原则通过

  钢铁产业振兴规划原则通过

  纺织业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获通过

  国务院原则通过船舶业振兴规划

  石化业振兴规划将提交国务院

  轻工业振兴规划原则通过

  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获原则通过

  有色金属业振兴规划将出台

  物流振兴规划提交国务院审议

  房地产进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最新报道:

  中央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 加大产业振兴力度

  中国赴欧采购团今将启程 提振产业振兴规划成效

  有色金属振兴规划草案 出口退税率可望大幅提高

  住建部人士证实房地产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成思危称第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确定为房地产

  分析评论:

  胡春力: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有其两大特殊意义

  房地产进入规划显示振兴经济的紧迫性

  我国已出八大行业振兴规划 救市思路蕴藏其中

  冯海宁:房地产是怎样闯进十大振兴规划的

    相关专题:

    房地产进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    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