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十教授上书暗合金九条(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31日 18:44  《新财经》

  质疑

  熊锦秋:提振股市对扩大内需效果有限。资产价格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虽会导致消费增长,但只能是中短期效应。长期来看,股市上涨后不可能总维持在高位运行,长久横盘的股市对投资者缺乏吸引力,为回避高位风险必然有资金流出。股市平衡打破后,必将重新套牢一大批资金,这又将消灭一些潜在的消费需求。如果由政府财政不计成本托股市,以此释放以前的套牢资金,这样的股市本身就值得存疑,这样做还不如直接给每位公民均等补贴一定数量的消费券直接有效,还能让非股民公平享受公共财政的阳光雨露。

  十教授回应

  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和基础设施投资,是从实体经济的角度刺激消费需求;通过激活股市带动整个金融市场,是从虚拟经济角度刺激消费需求。只有两条腿走路,刺激内需的政策效果才能更加切实有效。

  中国的“救市”战略偏保守

  十教授认为,当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持续滑坡的时候,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这是一个长周期概念。从作出决策到增加投资,从生产出东西到见到效果,最后再转化成现实的国民收入,需要一个很长的滞后周期。现在有这么多股民的资金被套在股市,让大家去消费是不可能的。

  国家通过救实体经济来间接救虚拟经济,从战略上是很稳健的,但偏保守了些。实际上,金融体系不是只靠稳定就够了,需要提振市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金融业就会停滞。中国的金融业比发达国家落后,当发达国家金融业处于停滞时,正是中国金融业大踏步与别人缩小差距的好机会。我们不应该往回缩,应该加大金融业发展的力度。

  质疑

  马光远:受美国金融危机冲击,中国实体经济下滑已成定局。政府站在经济全局刺激内需的措施无疑是正确的,但刺激内需的4万亿元并不是唐僧肉,而是保障民生、经济转型和扩大内需的全局性措施。十教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际,高调提出所谓提振股市的建议,无非是想在4万亿元投资中拿出一部分钱注入股市,通过锁定“大小非”和设立平准基金,通过政府调控,人为推高指数,帮助一部分人解套。从本质上说,这是使中国股市回到以前政策市的状态。这与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大方向背道而驰,也是对改革共识的颠覆。

  熊锦秋:靠制造财富效应来发展股市的办法已经证明后患无穷,靠提振股市来振兴经济的办法更是前无古人。股市制度不健全,即使持续上涨产生暂时的财富效应,也不能真正创造财富,纸上富贵若用来扩大内需,或许只会产生通货膨胀。如今,元气大伤的股市尚无力承接振兴中国经济的重担,让其休养生息,并为其未来发展打好扎实基础,才是正确选择。

  十教授“建言书”出台小插曲

  在整个方案的讨论过程中,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大家也存在分歧。

  比如在救市时间上,有的教授认为,一定要在2008年第四季度采取必要的措施解决问题。有的教授却认为,在一个月内解决这么大的问题是不可能的,只要让中央领导认识到问题的紧迫性就可以了,在中央经济会议工作召开之际把问题提出来,是想引起重视。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