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8日 13:35  《中国金融》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

  业务模式直接制约着银行的经营状况、市场竞争力、运作效率和风险管控,也就直接影响着对其股权价值的评估。1970~2000年的30年间,美国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其中最为突出的现象有:一是证券类资产所占比重提高到了22.55%;二是房地产贷款与工商贷款的比例从73.34%上升到153.44%。美国认为,这一变化有效地改变了有关商业银行贷款“软约束”所引致的种种风险。在中国银行业资产结构中,直到2003年,证券类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还仅为13.43%,各项贷款所占比重高达70.57%。这种资产结构的差别,不仅反映了中美银行业的业务模式从而盈利模式的差别,而且反映了各自的风险程度的差别。在此背景下,依美国银行业模式对中国银行业资产价值的评价就很难达到国际水准。

  业务模式的差别必然带来盈利模式的差别。英国银行业收入结构中,“佣金和收费收入”与“利息与分红净收入”之比,2000年就已达到62.87%,到2004年这一比例更是上升到73.29%。这反映了英国的商业银行主要靠金融产品创新和提高服务质量获得营业收入和提高盈利水平。与此不同,在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2002年的收入结构中,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高达94.13%,在1747.65亿元的总收入中,手续费收入仅为28.08亿元。这决定了一旦存贷款利率下行,存贷款利差缩小,中国主要商业银行就将面临严重经营风险。这种盈利结构差别决定了,按照国际标准衡量,中资银行的经营效率较低、风险较大,因此,资产价值的评估值较低。

  中国股市走势

  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和发股上市受到中国A股市场走势的严重制约。2001年6月至2006年6月间,A股市场走势一路下落,上证综合指数从最高点2245点逐年降低,其间曾跌破1000点。受股市走低的影响,A股市场融资额也逐年减少,2002年以后,A股首发(IPO)的融资额从2002年的516.93亿元急速降低到了2005年的56.74亿元。如此规模的IPO融资额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发股上市所需的融资额相比几乎不可同日而语。由此,A股市场无力支持国有商业银行的发股上市。这决定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发股上市必须重视按照海外市场的标准来考虑,只能在A股市场有能力接受这些大盘股IPO的条件下,才能启动在境内股市发股上市的程序。

  毫无疑问,2006~2007年,A股市场走出了一轮快速上行的行情,融资额在2007年达到了全球首位。但这些情形,在2004~2005年间是谁也无法预计到的,而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即将结束能够留给国有商业银行改制和补充资本性资金的时间已经不多,它们已无继续等候发股上市时机的富余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说,国有商业银行在海外发股上市是一个不得已的选择(当然,也还有金融全球化和其他方面的更深层的考虑)。

  国际影响力

  国有商业银行在中国境内几乎家喻户晓,有着极强的市场影响力,但在海外,除中国银行尚有一些影响外,其他几家银行几乎无人知晓。2005年之前的各年全球银行业排名中,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排名相当靠后。但2006年以后,随着这些国有商业银行在海外发股上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大为提高,它们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影响力大大增强。

  从上述五个方面背景情况可以看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权改革是在一种艰难的条件下展开的,到2005年依然处于如履薄冰的状态,但不改又已无出路,且时间也相当吃紧,因此,有着“背水一战”之说。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