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特别企划:30年商志(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5日 14:10  《中国商界》杂志

  商业大事记

  ●牟其中“罐头换飞机”

  ●仰融筹划“华晨中国汽车”纽约上市

  ●上海牌轿车停产

  ●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营业

  1991:牟其中罐头换飞机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和牟其中这个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他的“飞机生意”。

  1940年,牟其中出生在四川万县。在经历4年牢狱生活后的1980年,恢复自由的牟其中开始做生意。1988年通过牟其中和全体员工的努力,他带领员工走出四川盆地,来到风光秀丽的海南岛,创立了南德经济集团。不久,又把总部迁入深圳、天津等地,最终闯进了北京城,成为全国知名的大企业之一。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和牟其中这个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他的“飞机生意”。

  1991年,牟其中做了一件震惊海内外的事情,他一下子买了4架崭新的俄罗斯产中型客机。起初谁也不相信牟其中能做这么大的买卖。直到1991年底,第一架能载164人的图-154客机飞抵成都的双流机场,并交付给牟其中的南德集团时,人们才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根据1991年中期,南德、川航与苏联方面达成的协议,牟其中把飞机转手卖给了四川航空公司,成了中国最大的“倒爷”。更令人们惊讶的是,中方用价值4亿元人民币的500车皮日用小商品换购4架苏制图-154飞机。图-154客机比美国的同类飞机便宜2/3,双向交换产品总价值4.2亿法郎。这笔买卖成为中俄民间贸易史上最大的一宗易货贸易。牟其中做成这笔买卖的秘诀是:他知道俄罗斯有飞机卖不出去,又迫切需要中国的轻工业产品,而中国有大量的轻工业产品和食品积压在仓库里,国内航空公司却缺少飞机,牟其中就利用这些条件“组装”出了一个物物交换的市场。人们常说,一个主意值万金。牟其中的这个创举为随后中俄易货贸易的飞速发展开了先河。这笔贸易经媒体报道后,牟其中顿时成为全国热点人物,他自称从中赚了8000万到1亿元。

  “罐头换飞机”令牟其中一夜成名,更让他对自己的“空手道理论”深信不疑。在今后的十年里,牟其中将他的这套理论一再地付诸行动,他策划了一大堆听上去就吓死人的“宏大计划”。

  飞机生意成功后,牟其中的胃口越来越大:满洲里圈地,要自己搞一个东北亚经济区;飞机上天还不算,南德还要自己发射卫星;甚至找了一帮专家论证,要把喜马拉雅山炸个大口子,引进印度洋暖湿气流,把西藏真正变成江南??事实证明,“飞机生意”之外,南德的这些惊天大项目,几乎全是在骗人,随着南德经济状况日见窘迫和职工叛逃,内幕一个个被揭出来:满洲里项目,牟原许诺投资100亿元,结果只投入2000万元,项目设计被一再修改;所谓“发射卫星”,只是投入不到300万美元参股,获得了三个发射器的转租权;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喜马拉雅山项目,最终只停留在论证阶段。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南德已经两年发不出工资,靠高级员工借款维持运营。牟自称“身上只有800元,随时准备入狱”,牟还抛出了建设中国硅谷的两个庞大项目《南德金谷计划》和《关于美国西海岸南德工业园区的建设计划》。

  这一年,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对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判断标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等重大问题做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全面明确的阐述,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到崭新的历史阶段。受此鼓舞,大批的政府官员、知识分子下海创业,投身到改革的浪潮之中。

  商业大事记

  ●政府干部出现“下海”潮

  ●黄鸿年引发“中策现象”

  ●深圳发生8?10股票风波

  1992:涌现下海浪潮

  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后,国务院修改和废止了400多份约束经商的文件,大批官员和知识分子投身商海,后来他们管自己叫“92派”。据人事部统计,1992年,辞官下海者达2万人,其中最为知名者,是中共元老薄一波之子、时任北京市旅游局局长的薄熙成,他辞职后创办了一家酒店管理公司。

  陈东升是“92派”这个词的发明者。1992年,他辞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工作,下海成立了嘉德拍卖,后又创办了泰康人寿保险公司;而冯仑在此时也辞去了国家体改委的公职来到海南,碰到了五个志同道合者——王功权、潘石屹、易小迪、王启富和刘军,他们合称“万通六兄弟”,后来成为中国商业界的风云人物。此时下海者还有许多官员??

  下海潮涌动之时,人们不再回避“钱”字,见面道一句“恭喜发财”成了口头禅。在北京,这句话大有代替“您吃了吗”这一传统问候语的势头,《人民日报》还发表了《要发财,忙起来》的文章。

  与此同时,这一年还有一件引人注意的事——8?10股票风波。

  1992年1月,一种叫做“股票认购证”的新鲜玩意走俏上海滩。

  5月21日,上交所放开了仅有的15只上市股票的价格限制,引发股市暴涨。由于尚无涨停板限制,沪市一日涨了105%。随后,股指连飚两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中国股市能令人一夜暴富。

  8月7日,深交所发布1992年度《新股认购抽签表发售公告》,宣布发行国内公众股5亿股,发售抽签表500万张,中签率为10%,每张抽签表可认购1000股。认购者凭身份证办理有关事宜,一证可花100元买一张抽签表,每个认购者最多可持有10张身份证买抽签表。

  公告一出,深圳邮局当即被雪片般飞来的身份证淹没,其中最大的一个特快专递包裹有17.5公斤,里面是2500张身份证。当时深圳有60万常住人口,两日内一下子涌进150万人。从7日下午开始,全市300个发售点就排成了长龙,有人拿来长长的绳子,男男女女紧紧抓住绳子甚至把绳子绕在手腕上,在最紧张的时候,人们紧紧抱住前面人的腰,不敢松手,不敢去厕所。9日上午,抽签表准时出售,仅两个小时就宣布发售完毕,各发售点的窗口全数拉下。上百万人兴冲冲而来,两天两夜苦候,却没有几人买到了抽签表。无法控制情绪的人们潮水般地涌向市政府,市中心各大马路全部瘫痪??中国股市上的第一个恶性事件在猝不及防中爆发。11日凌晨,深圳市政府紧急宣布,增发50万张认购申请表,当晚市长郑良玉发表电视讲话,事态才渐渐平息下去。

  事后的调查表明,抽签表的发售工作出现了集体舞弊的事件,涉及金融系统4180人,各发售点平均私分私购达44.6%。舞弊事件对股民信心造成沉重打击,在之后的四天内,两地股市大跌,上证指数的跌幅更高达45%,几乎跌去一半。

  这个事件直接促成了证券管理机构的诞生。10月12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成立,朱基副总理兼任主任,其办事机构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证监会,成为中国股市的最高直接管理当局。

  邓小平南巡后,中国经济再度进入高速成长周期,经济呈现全面复苏的态势。这一年,朱基开始整顿金融秩序,实行汇率改革,人民币大幅贬值,中国成为外资更加关注的地方,诸多跨国公司开始大规模在华投资。

  商界大事记:

  ●大邱庄的禹作敏落马、高科技企业家沈太福被捕

  ●外资企业大规模进入中国

  ●宝安在上海股市收购延中

  ●何伯权1000万买下马家军的营养秘方

  1993:“宝延风波”开辟收购先河

  1993年被看成是跨国公司在华大规模投资的开始之年。这一年,在市场的诱惑和政府政策的鼓励下,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纷纷投资中国,在中国展开了大规模、系统化的投资。

  自1979年至2000年,中国累计吸收外资3462亿美元,大部分是在1992年以后发生的,1993年底,合同外资达到1114亿多美元,实际利用外资是270亿美元,几乎都是上一年的两倍。

  这一年,肯德基第一家特许经营店在西安开业;宝洁在中国建立了4家公司和5家工厂;世界上最大的啤酒公司安霍伊泽?布希公司购买了中国最大啤酒公司青岛啤酒5%的股份;柯达赞助了在上海举行的第一届东亚运动会;诺基亚开始向中国提供GSM移动电话;花旗银行把中国区总部从香港搬到了上海。1993年也是日本企业在华投资增加的转折点,日企被批准的投资项目数量是1991年的3倍。

  1993年4月证监会颁布《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9月宣布对国内法人开放A股交易。随后,就发生了轰动一时的“宝延风波”,这是国内证券市场上第一起上市公司收购案。

  1993年9月13日,深宝安旗下宝安上海、宝安华东保健品公司和深圳龙岗宝灵电子灯饰公司在二级市场上悄悄收购延中实业的股票。9月29日,上述3家公司已经分别持有延中实业4.56%、4.52%和1.657%的股份,合计持有10.6%。由此,延中实业的股票价格从9月13日的8.83元涨至12.05元。9月30日,宝安继续增持延中实业的股票,持股比例达到15.98%。至此宝安才发布举牌公告宣称持有延中5%以上的股票,在一切准备就绪的情况下,向延中实业公开宣战。这是1993年国庆节的前夕。

  国庆期间,秦国梁试图全力保住延中实业不被易帜。延中实业找到施罗德集团香港宝源投资作顾问,希望实行反收购。但延中的反收购之路走得非常艰难,收购资金就是一大问题,几家兄弟公司的资助只是杯水车薪;而到10月22日宝安已经持有延中19.8%的股票。同时,双方在各自智囊团的支持下通过新闻媒体开展唇舌之战。延中实业也将宝安的违规操作上报证监会,希望能得到支持。就在宝延之争愈演愈烈之时,其他老八股的管理层不免有“兔死狐悲”之感,但另一方面却又被购并的“进步势力”吓住了,结果一致得出“这是件好事情但要办好”的结论。最后在证监会的协调下,宝延风波才得以平息。1993年10月22日,证监会肯定宝安购入延中股票是市场行为,持股有效;但对宝安信息披露不及时处以100万元罚款。至此,宝安得以顺利进入延中。

  1993年的宝延事件,深圳宝安集团通过二级市场购买延中股票达19.8%,而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由此开辟了中国证券市场收购与兼并的先河,成为中国证券市场首例通过二级市场收购达到成功控制一家上市公司的案例。

  这一年,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分税制改革在中国拉开了序幕。7月1日,《公司法》正式颁布,中国企业终于步入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规范化管理时期,“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新模式在国有企业中开始推行。与此同时,民营企业蓬勃发展,“乡镇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大的增长板块”。

  商业大事记

  ●保健品行业迅速崛起

  ●联想爆发“柳倪之争”

  ●史玉柱带领巨人进行“二次创业”

  1994:保健品行业迅速崛起

  这时期的保健品行业,不仅充当了中国营销的试验田、黄埔军校,而且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商业奇迹。

  1994年前后,中国商业的火山口,就在保健品和饮料食品领域。马俊仁的“中华鳖精”带动保健品市场热潮;乐百氏以1000万元为代价购得马俊仁“生命核能”配方,并在全国尝试经销权拍卖;史玉柱建立康元保健品公司,脑黄金横空出世;姜伟凭借飞龙成为亿万富翁;太阳神销售额达13个亿,进入鼎盛时期;武汉红桃K集团成立;三株口服液在济南问世。在过去的4年里,全国保健品生产企业从近百家增至3000余家,平添30多倍,品种多达2.8万种,年销售额高达惊人的300亿元,增长12倍。保健品产业成为全国发展最快、最引人注目的“黄金之地”。而为了争夺这一黄金之地,企业家们也使劲浑身解数,上演一场场营销大战。

  1994年7月,美国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太阳神在中央电视台的直播节目中播出了一条长达45秒、名为《睡狮惊醒》的形象广告:黄河千年冰破,长城万里鼓鸣,一头东方雄狮昂然而起,仰天长啸,“只要努力,梦想总能成真——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的爱天长地久”,宣言体般的广告词和精致壮美的画面,构成了一股撼人心魄的激情冲击力。太阳神第一次把理想主义的光芒照射到了平庸的商业广告之中,令人回味无穷。

  如果说,南方的太阳神走的是品牌形象至上的路线,那么,一些来自北方的企业则实施了狂轰滥炸的广告策略。率先取得成功的是沈阳飞龙保健品公司。飞龙不讲究营销技巧,就是一味地以广告轰炸为手段,广告不投则已,一投便是整版套红,并且连续数日,同时跟进电视、电台广告,密集度之高,前所未有。这种毫无投放技巧和艺术效果可言的广告轰炸,能够营造出一个让人窒息的炙热氛围,在感性的市场上居然非常奏效。从1991年起,飞龙投入120万元广告费,实现400万元利润;到1994年,广告投入已过亿元,利润已超过2亿元,俨然成为全国保健品产业的龙头老大,发展速度居全国医药行业之首。

  在飞龙之后崛起的巨人、三株、红桃K等保健品无不仿而效之,而且花样不断翻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后三株创造的“无成本广告模式”、人海战术等则更是令人瞠目结舌,广告贴遍了农村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连牲口圈、茅房也不放过,销售队伍方面则在三年内创下了600个子公司、2000个办事处、15万人的骇人记录。

  这一时期的保健品营销大战,企业极尽各种营销手段之能事,确实也取得了不少市场经验。这时期的保健品行业不仅充当了中国营销的试验田、黄埔军校,而且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商业奇迹,以后其他行业在营销领域都大量借助了保健品行业培养出的营销人才,借鉴了保健品行业的营销经验。

  这一年,邮电部电信总局与美国商务部签订中美双方关于国际互联网的协议,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的建设开始启动。因此1995年的中国,出现了第一批投身互联网行业的先行者。同时,民族品牌开始“收复失地”,与国际品牌进行着激烈的战斗。

  商业大事记

  ●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公司成立

  ●红高粱快餐店挑战麦当劳

  ●刘永好兄弟成为《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首富

  ●秦池当上央视标王

  ●王海“打假”

  1995: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公司

  1995年5月,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公司瀛海威成立,最初的发起人主要有张树新、姜作贤、刘杰等人。拥有媒体从业经历的张树新显示了在宣传推广上的卓越能力,瀛海威迅速获得了惊人的知名度。据当时的媒体报道,瀛海威“就像传教士布道一样,向中国人宣讲何谓Internet。”

  张树新的目标是做中国首批的互联网接入商(ISP)。但是,当时市场环境远未成熟,中国全部上网人数还不到8万人。次年1月,号称中国第一个全国网的ChinaNet才正式开通。在大部分中国老百姓并不知互联网为何物时,除了ISP外,瀛海威还要是肩负着培育市场的Internet概念的“普及商”,并要负责内容制作,充当ICP的角色。

  1996年9月,中国兴发集团对瀛海威进行投资,瀛海威的总股本变为8000万元。在强大的资金支持下,这个小公司迅速成长为中国互联网的标杆。当年底,瀛海威已经成为北京知名的ISP。瀛海威更大的梦想是构建一张大网,这个宏大理想曾被视为将“书写着中国ISP传奇”。但是,不成熟的市场环境很快让瀛海威见识到自己面对的困难。

  拿到8000万元投资后,张树新想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组建自己的网络。瀛海威以重金租用了两条通信线路,一条是卫星线路(VIST),一条是国家数据专线(DDN)。公司上下一心,夜以继日地建网。在瀛海威的计划里,1997年要在全国建起20个城市结点,1998年达到40个,让这些城市的用户可以自由漫游。不过,即使不算通信线路的费用,每个结点的开办费用都在200万~?300万元,8000万元其实花不了多久。

  1997年春天,全国大网和上海、广州等8个城市的结点开通。但是,中国电信的一记重拳,让瀛海威的这些努力几乎立即付之东流。同年,中国电信进入互联网络接入市场。它并不提供任何内容,也没打算培育市场,但低廉的Internet访问价格就足以使瀛海威的“大网”身价暴跌。在中国电信的挤压下,到年底时,瀛海威已经出现巨亏。

  当然,张树新的冒进和对市场的乐观判断,让瀛海威雪上加霜。事后有媒体评价说,张树新对企业形象宣传游刃有余,当企业转入实质性经营后,却明显后劲不足。有人评论说,张树新始终没有明白,老百姓究竟需要一张什么样的网。

  1998年6月,由于亏损严重,并且后继资金匮乏,大股东兴发集团与张树新产生冲突。危机四伏中,张树新黯然宣布辞职。2001年,瀛海威开始大量裁员,公司的业务发展一直举步不前。至此,它开始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三年后,一代互联网先锋瀛海威彻底从人们的视野中无声地消失了。

  1996年,国内市场的空前繁荣,让中国的企业家信心爆棚:资本市场不断给企业输血,国家经贸委宣布“抓大放小”,国有企业大面积上市,政府、企业以打造“世界500强”为目标。

  商业大事记

  ●家电业掀起价格战、合资热潮

  ●国务院推广邯钢经验

  ●三九全国并购扩张

  ●亚细亚走向末路

  1996:“商界航母”亚细亚沉没

  1988年的秋天,空军退役政工干部、32岁的王遂舟做出了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抉择:下海出任一家正在筹建中的百货商场的总经理。1989年5月6日,营业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郑州亚细亚商场正式开业。据称王遂舟只用了198天就完成了整个筹备期,创下当时河南商场的历史记录。从开业的第一天起,亚细亚就以一种崭新而不凡的形象让人眼睛一亮。

  走进亚细亚,人们仿佛进入了一个豪华的星级宾馆,四处是鲜花绿草。商场里不但有营业员,还有迎宾小姐和歌舞演员。最具创意的是,每天清晨,商场门口还有仪仗队升国旗,奏国歌,为围观的顾客做队列表演,这一场景一度成为郑州最著名的观赏景点。

  开张前夕,王遂舟在郑州各报纸投放了数十万元的广告,这是当时所有郑州商场一年广告费的总和。一句“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传遍了大街小巷。于是,几乎是一夜之间,亚细亚就获得了消费者极大的认同。1990年,亚细亚的营业额达到1.86亿元,一跃而名列全国大型商场第35位。此后三年,亚细亚的营业额每年均以30%以上的速度递增,稳居河南第一。

  1992年10月,王遂舟当选为“第三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1993年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嘉奖令,对郑州亚细亚商场及王遂舟个人通令嘉奖。

  也是到这时候,一些当时还不为人所察觉的危机已经开始萌芽了。

  王遂舟在商场形象塑造及商业活动策划方面堪称高手,可是对于管理他却颇无章法,缺乏监督约束机制。日后,亚细亚内部高层人士曾坦言:开业9年的亚细亚没有进行过一次全面彻底的审计。在这9年中,亚细亚先后换了4任老总,却没一次审计,没一次交接。在鼎盛时期,亚细亚每年的营业额一个亿一个亿地往上翻,可是企业的纯利润却从来没有突破过1000万元。

  1993年9月,王遂舟以郑州亚细亚商场为基础,扩股成立了“郑州亚细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由两家扩大到五家(后增加至六家),新入伙股东均为此前在海南发迹的金融商及房地产商。他们几乎是簇拥着王遂舟,走上了“连锁经营”的不归路。

  在不长的四年时间里,亚细亚先后开出了15家大型连锁百货分店。这家自有资本总额不过4000万元的企业却进行着一场投资将近20亿元的超级大扩张。可是,没有一个人会料想到,王遂舟正在奔跑着的这条通往“中国零售连锁帝国”的康庄大道竟是一条失败之路。一个十分让人震惊的事实是,亚细亚所有的连锁分店,开业之日即亏损之时,惨状竟无一例外。

  1996年末,暴风雨终于倾盆而至。这年11月,天津亚细亚商厦倒闭,商品被哄抢一空。接下来,其他门店以四个月一家的速度连续倒闭。1997年3月5日,王遂舟召集亚细亚部分高层干部,正式向他们宣布了自己的辞职决定。王遂舟离职后,亚细亚先后有数位总经理上任企图挽救败局。然而败局已定,亚细亚这艘郑州的“商界航母”终于沉没了。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爆发。在恶劣的大环境下,那些超速发展而对风险毫无预警的著名企业都纷纷倒下,这一年成为中国企业史上一个“崩溃之年”。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大批互联网业的兴起,将中国带进了“互联网元年”。这一年,还有两件事让人们难以忘却:邓小平的去世和香港回归。

  商业大事记

  ●“互联网元年”到来

  ●巨人大厦停工、三株瓦解、秦池崩盘

  ●任正非搞“华为基本法”

  1997:中国互联网元年

  1997年,有三个名字将永远载入中国互联网史册:搜狐、网易、四通利方(新浪前身)。

  1997年5月,26岁的丁磊创办了网易公司。年底,丁磊耗时7个月写出了网易免费邮箱系统(由于资金紧张,他忍痛“割肉”将免费电子邮箱系统及163.net域名以119万元卖给了位于广州的飞华网,后来,这个著名的域名随着飞华被后起的TOM收购)。在丁磊的主导下,网易先后推出了免费主页、免费域名、免费信箱、虚拟社区等服务,网易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让中国的互联网变得“容易”起来。2000年7月,网易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在2001年中国互联网陷入寒冬之时,网易还一度面临被摘牌。已故继任者孙德棣,在任期间先后抓住短信和网络游戏两大业务,这成为改变网易命运的两大法宝,也成就了丁磊。网易在三大门户网站中脱颖而出,股价一度冲到72美元。丁磊也从“郁闷小子”变为2003年的“中国首富”。

  1997年10月,29岁的软件工程师王志东成功地为四通利方公司引入650万美元的国际风险投资,成为国内IT产业引进风险投资的首家企业。四通利方创办的中文网站最早是想卖王志东写的软件赚钱,为此,他搞了几个问答论坛,没想到的是,技术论坛反应平平,而体育论坛却异常火爆。到1998年夏天的法国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四通利方的体育论坛已经十分火爆,创造了日点击率310万次的访问记录,网站还拿到了18万元的广告收入。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王志东了解到,在美国互联网访问量最高的是新闻频道而不是其他,他提出开办一个新闻频道的意见。这年的12月,他就成功地并购美国华渊资讯网,并更名为新浪网。日后,它成为了中国网络界影响力最大的第一新闻门户网站。

  1997年1月初,张朝阳创办了他的网站爱信特ITC,他的22.5万美元的创始资金来自两位美国教授。对于未来怎么赚钱,他也一点没有底,最初的想法是承揽网页制作业务。到12月,22.5万美元就花光了,张朝阳只好再向投资人求救,又拿到了10万美元。1998年2月,张朝阳想到了在中国克隆“雅虎”,于是他推出了第一家全中文的网上搜索引擎——搜狐(SOHU)。3月,他又获得Intel等两家公司210万美元的投资,他的事业开始蒸蒸日上; 1998年9月,搜狐上海分公司成立; 1999年6月组建搜狐广州分公司; 2000年搜狐在NASDAQ成功上市,并购了中国最大的年轻人社区网站Chinaren,网络社区的规模性发展给门户加入了新的内涵,使之成为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奠定了业务迅速走上规模化的基础。

  丁磊、王志东、张朝阳的集体出现,宣告了中国互联网元年的到来。互联网经济的传奇,就这样悄然诞生,然后就是轰轰烈烈的发展。

  1998年,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一个既面临巨大机遇,又充满挑战的时期。允许按揭贷款和取消福利分房等措施,刺激了房地产业的苏醒,阳光100进军北京房地产,成功投资北京现代城1号公寓楼。

  商界大事记:

  ●房地产企业苏醒

  ●柯达全行业收购中国胶卷企业

  ●“海尔”载入哈佛教案

  ●健力宝的主题词:股份制改造

  1998:“海尔”载入哈佛教案

  海尔集团以海尔文化使被兼并企业扭亏为盈的成功实践,引起了美国工商管理界与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哈佛商学院搜集到有关信息后,认为“这简直是奇迹”。

  1998年3月25日,哈佛大学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就是来自中国的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

  海尔集团成为第一个被哈佛大学写入教学案例的中国企业,张瑞敏成为登上哈佛讲坛的第一位中国企业家,以海尔的卓著业绩和精辟经营理念让世界认识了中国企业与成功的海尔文化。这一事件在中国企业管理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它说明,中国企业只要创新,同样也可以在企业管理方面为世界做出贡献。

  从那时起,开始有更多的海外媒体把目光投向了海尔,他们被海尔每一步的创新所吸引。美国《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英国《金融时报》、日本《朝日新闻》等等,全球著名的媒体几乎都来过海尔,都采访过张瑞敏。进而,海尔的美誉度在全球迅速攀升,这些美誉又促进了海尔的国际化进程。

  哈佛的研究人员通过对全球范围企业的研究之后发现,一种特定的“公司文化”影响着公司的业绩。此间,海尔集团以海尔文化使被兼并的企业迅速扭亏为盈的成功实践,引起了美国工商管理界的极大关注。

  1997年11月,哈佛派学者到海尔采写资料。

  通过长达4个月的大量收集资料及编写之后,题为“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的案例准备就绪。

  “休克鱼”是海尔人对某种状态企业的一种形象化称谓,称谓本身恐怕也是一种“海尔文化”。所谓“休克鱼”,顾名思义,“鱼”只处于休克状态,肌体尚未腐烂。比喻企业只是思想观念或经营管理等文化范畴上存在问题,导致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这种企业,只要注入优秀的企业文化,很快就能激活过来。

  研究海尔案例的佩恩教授认为,之所以将“激活休克鱼”作为哈佛案例 ,正是因为看到了海尔不仅学习了西方、日本先进的管理经验,更重要的是结合了中国国情,创造了适合中国的管理文化。海尔能意识到这点并运用成功,让他感到这是一个奇迹!

  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大庆之年,这一年,澳门的回归和美国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更让举国上下一片欢声。与此同时,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开始在这一年征收利息税,鼓励消费政策显现。

  商界大事记:

  ●“庄家经济”出现

  ●德隆起步

  ●阿里巴巴、盛大、携程、当当相继创办

  ●纳斯达克欢迎新浪上市

  1999:电子商务发芽

  1999年年初,《数字化生存》作者尼葛洛庞帝来到了中国,并在中国大饭店发表数字化中国演讲,张朝阳为他的老师与投资人充当了这一次演讲的翻译。“数字化的大幅度增长,不仅体现在娱乐、教育方面,还体现在电子商务上。我预计到2000年,电子商务市场是个1万亿美元的市场,这个数目比人们估计数目多5倍。”这位中国数字化的布道者在演讲上这样说。尼葛洛庞帝的演讲不失时机地指出了席卷全球的电子商务浪潮。而此时在中国互联网肥沃的土地上,这一领域也刚刚被开垦。

  这年春天,在北京外经贸部做网站的马云已经冬眠了好一阵子,他突然从苦闷中苏醒过来,找到了方向。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从北京回到了杭州,在城郊湖畔花园建立了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网站。在这间用报纸糊墙的简陋房子里,马云对全体员工开始了一番创业演讲。他提出了三个目标:“第一,我们要建立一家生存80年的公司;第二,我们要建立一家为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公司;第三,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

  没有人对马云的目标提出异议,但大家心里都在犯嘀咕。谁也没想到成功的脚步居然来得那么快,就在第二年的7月,马云的照片出现在全球权威的财经杂志《福布斯》的封面上,阿里巴巴被评为全球最佳B2B站点。随后,阿里巴巴一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B2B电子商务网站。

  除此之外,把目光瞄准电子商务领域的还有上海的邵亦波,他和来自哈佛的校友创办了易趣网,这也是中国第一个C2C电子商务网站;?6月,四位来自不同行业的旅游迷——沈南鹏、梁建章、季琦、范敏瞄准了旅游行业,创办了一家提供网上机票和酒店预定服务的网站携程网,它后来成为中国最大的在线旅游服务商; 11月,在图书出版行业摸打滚爬了10年的李国庆和他的妻子俞渝创建了中国第一家网上书店——当当网。

  在1999年的IT企业,伴随着动荡的人事变革,一些人离去了,一些人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从9月底开始的短短一个多月内,新浪总裁三易其人;方正改制演变出剧烈的高层冲突,最终以方正五位前董事被调整出董事会,王选、张玉峰继续保留原有职位而落幕; 吴士宏辞去微软职务,来到了TCL,开始了她的企业国际化目标;在企业发展的十字路口,联想的两位领导人——市场派柳传志与技术派倪光南发生了分歧,最终以倪光南的出局宣告结束,这对企业家与科学家相结合的完美拍档从此分道扬镳。

  2000年是世纪交替之年,也是完成“九五”计划和本世纪末重要奋斗目标的最后一年。这是一个极不平凡的历史关节点:?GDP超过一万亿美元,入世谈判即将迈过最后的门槛,国企攻坚胜利完成,海关税收节节攀高??这一系列成就让世界惊呼:?21世纪属于中国。

  商界大事记: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石油等先后在纽约或香港上市

  ●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三年目标基本实现

  ●厦门远华走私案告破

  2000: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告破

  1999年4月,中央纪委监察部收到有关部门转来的一封举报信,信中反映,赖昌星等人与厦门海关等口岸管理部门内外勾结、大肆走私的违法犯罪问题。这封举报信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

  1999年4月20日中央领导做出批示,决定以海关为主,中央纪委组织协调彻底查清此案。经过筹划准备之后,1999年8月18日办案人员正式进驻厦门,拉开厦门特大走私案查处工作的序幕。

  牟新生(中央“420”专案领导小组副组长、海关总署署长)1999年8月18日进驻厦门,同时出击,一天到十个部门,同时扣押了一些文件材料,有些人当天就抓了。十天之内突破了110亿元。

  仅用十天的时间就查处走私案值达110亿元,表明此案是规模空前巨大的特大走私案。1999年9月6日厦门特大走私案被列为中央直接抓的大案,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成立中央专案领导小组。因为中央领导对此案的批示是在1999年4月20日,领导小组就被简称为“中央420专案领导小组”。全国纪检、监察、海关、公安、检察、法院、税务等相关部门的精兵强将陆续进驻厦门,拉开阵势全面查处此案。办案人员最多时达到1100多人。经过一年多的深入调查,此案已基本查清。经查证,1996年以来赖昌星走私犯罪集团及其他走私犯罪分子在厦门关区走私进口成品油、植物油、汽车、香烟、化工原料、西药原料、电子机械等货物的价值高达530亿元,偷逃税款300亿元,是建国以来查处的最大的走私案。经调查发现,发生在厦门关区的走私犯罪活动绝大部分与赖昌星走私犯罪集团有关。

  连续几年的疯狂走私竟然从来没有受到过相关部门的查处,由此可见,在对走私负有监管打击责任的各个环节中,赖昌星所编织的关系网发挥着作用。正是在这种关系网的保护下,远华集团的走私犯罪活动越来越猖獗,越来越肆无忌惮,竟然成了厦门关区走私所谓的龙头号老大。

  在厦门远华集团有限公司的总部大门左侧的这栋红色的小楼对外被称做是远华集团的办公楼,这栋表面上看起来并不起眼的红楼在厦门市却是十分的有名。据调查,红楼共计投资1.4亿元,赖昌星将之装潢豪华,内设包房、桑拿等娱乐设施,专门招待各路官员,他的这番心机没有白费,几年来一些党政领导干部成了红楼的常客,红楼也就成了赖昌星和这些领导干部进行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的场所。

  远华案被中央通报的时候,赖昌星已于上年8月潜逃到加拿大。2001年,远华案公审,三百多人被起诉定罪,其中厦门海关关长杨前线被判处死刑,公安部副部长李纪周、厦门市委原副书记刘丰、张宗绪、副市长蓝甫等均被判死缓或无期徒刑。远华案震惊国内外,它展现了中国政府全力打击走私的决心和行动。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取得成功,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美国遭到恐怖袭击的“9?11”事件,是2001年下半年人们经常谈论的已经发生的三件事件,它们或多或少都会对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的经济运行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

  商界大事记:

  ●吉利成为我国首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

  ●互联网发展过快,产生泡沫

  ●UT斯达康推出新一代“小灵通”

  2001:UT斯达康这边风景独好

  相比于已成为留学生创业典型的亚信公司,比它早几个小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UT斯达康公司似乎名气较小。但只要提起小灵通,尤其是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这些电信运营商围绕小灵通而掀起的战火硝烟,每一个关注市场的人都会记起UT斯达康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UT斯达康以发展“小灵通”而在国内电信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前些年,小灵通在中国中小城市及广大中西部地区获得了极大发展,2001年,已经覆盖了全国80多个城市,用户数超过100万。吴鹰认为,小灵通直接面向中国电信和最终用户,通话价格低廉、此刻又附加了数据等多种增值服务,它的低成本、64Kb/s上网速率将成为吸引客户群的新卖点。

  尽管UT斯达康公司是一家纳斯达克上市企业,但海外投资者和公司管理层都把它视作一家中国概念的电信设备制造商。这使得资本市场把UT斯达康与国内政策面的变化紧密联系起来。吴鹰没觉得“中国概念”不好,“中国市场这么大,对外还是有吸引力的,只要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国策不变,中国这张牌就不会不好使。我是非常坚定地看好这一点的,这不是政治的高调,这是100%的信心。”

  2001年2月,UT斯达康获“北京市2000年度工业盈利前50名企业排名”第六名;?2000年11月,UT斯达康被评为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1999年度“经济二十强”企业和“纳税贡献突出”奖。UT斯达康过去5年的平均积累年增长率是106%,纯利润增长则更高。2001年10月,UT斯达康公司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全球最佳200名中小型企业之一。

  UT斯达康这边风景独好,就是因为它有实实在在的营业额和实实在在的利润,所以,UT斯达康可以坚持“不管理股票,只管理公司”。相比那些“概念性”的公司,UT斯达康是不一样的公司,它是由两个公司在1995年合并而成的,一个叫斯达康(Starcom),一个叫Unitech(UT),两个公司都是纯技术公司。

  2002年,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国民航六大集团公司挂牌成立并与民航总局脱钩,国家电力公司拆分重组为五大发电集团公司和两大电网公司,标志着我国产业改革与重组迈出实质性步伐。11月4日,中国和东盟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