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可能面临的滞胀危机(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9日 12:02 经济观察网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到,未来我国的净出口增长会出现下滑,而投资的增长速度也会出现减缓趋势。根据申银万国的统计表明,过去5年出口和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在60%以上。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如果内需和政府支出没有重大改善,从2008年开始,我国经济将步入经济周期的下行阶段。

  通胀仍可能加速

  据2007年1月至2008年4月的CPI、PPI月度数据,可以看到,中国经济目前处于通货膨胀时期。此次通货膨胀的成因,既有国际因素的影响,又有内在的原因。

  国际商品价格高涨带来输入型通胀

  2002年以来,欧美主要经济体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经济复苏开始推动国际原油价格上涨,随之形成的生物能源热潮又推动粮食价格上涨,继而引发了一系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由此形成的通胀预期,更使通货膨胀不断放大;同时,美国为了摆脱经济衰退阴影推行的美元贬值政策,进一步推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

  中国作为石油和原材料的净进口国,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原材料的进口。进口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国内工业成本不断上升,进而传导至国内最终产品价格的上涨。中金公司分析显示:我国进口价格每上升10%,将使我国的CPI上升0.8%。如果国际商品价格上涨趋势继续保持,我国还会面临巨大的输入型通胀的压力。

  粮食价格上涨推动食品类通胀

  我国的粮食供应结构中,除了大豆和油脂,其他农产品基本是国内生产国内消费,其价格受国际影响有限。国内粮食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有三种,其一为消费升级,肉制品需求的增加导致饲料用粮需求增加,家禽家畜与人抢粮;其二为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导致耕地减少,农产品种植面积不足;其三为劳动力成本和各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直接转嫁给了农产品。

  由于我国长期存在城乡二元化壁垒,城市经济发展以低廉的农产品价格为代价,导致农业生产积极性下降,而工业投资导致劳动力需求上升,使大量的农民选择进城务工。此轮农产品价格上涨,是针对城乡壁垒的报复性反弹,农产品价格只有上升到足以填平城乡二元结构的鸿沟时,才会趋于合理和平稳。因此,以农产品价格带动的食品通胀短期内难以逆转。

  流动性过剩引发价格上涨

  流动性过剩就是指有过多的货币投放量,这些多余的资金需要寻找投资出路。引发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具体原因主要是:货币增长较快、基准利率长期较低和贸易顺差带来的巨额外汇储备。另外,我国过去10年来的资本回报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如果资金充裕,投资回报率又逐年上升,必然会导致投资过热,并由此引发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

  劳动力成本上升是此次通胀的重要原因

  我国的劳动力回报率10年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此次劳动力成本上涨,只是纠偏的一个过程。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企业用工报酬的重视力度,2008年中国实施了新的劳动合同法,中央政府在十七大会议上也明确提出要“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由此我们可以认定,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长期趋势。

    相关报道:

    伯南克:美国经济难现滞胀

    房地产市场面临滞胀困境 警惕银行系统性风险

    房地产市场面临滞胀困境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