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银监会有关负责人接受中外记者集体采访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4日 18:35 人民网

  [人民网前方报道组]:今天下午16时15分,银监会及有关负责人、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就“银行业支持‘三农’和小企业发展工作情况”接受中外记者集体采访。

  [人民网前方报道组]: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银监会银行监管一部主任杨家才,银监会合作金融机构监管部主任臧景范、全国人大代表、吉林银监局局长吴跃,全国人大代表、湖北银监局局长李怀珍等接受采访。

  [人民网前方报道组]:人民网前方报道组已经准备就绪,开始做直播准备。 [16:02]

  [主持人钟雪泉]:各位记者朋友,下午好!两会新闻中心今天荣幸地邀请到银监会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就银行业支持“三农”和小企业发展工作情况接受大家采访。 [16:22]

  [主持人钟雪泉]:我现在先向大家介绍接受采访的嘉宾,他们是: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先生,银监会银行监管一部主任杨家才先生,银监会合作金融机构监管部主任臧景范先生,全国人大代表、吉林银监局局长吴跃先生,全国人大代表、湖北银监局局长李怀珍先生。 [16:22]

  [主持人钟雪泉]:下面有请王兆星副主席介绍有关情况。 [16:23]

  [王兆星]: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首先我要在这里对新闻媒体的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发展以及银行服务方面的关心和支持。 [16:23]

  [王兆星]:据我所知,这次“两会”代表以及社会各界对中国农村金融服务问题以及对小企业金融服务问题非常关注、非常关心。农村金融是我国整个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同时我国的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在发展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其中之一就是“融资难”的问题。 [16:25]

  [王兆星]:今天,感谢新闻中心的同志给我们安排这样的见面机会。针对两会代表、各界人士以及新闻媒体朋友们关心的问题,我带领我的两位主任和两位局长,与大家一起就如何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以及小企业金融服务一起交流。 [16:27]

  [王兆星]:近几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各个部门的支持配合下,中国银监会在努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和小企业金融服务方面做了很多改革、探索和创新,包括放宽准入门槛,支持各类资本到农村设立银行机构,同时也支持和鼓励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及广大的农村信用社及其他商业银行改善自己的服务、完善自己的功能,加大对“三农”金融支持力度。同时,银监会专门成立了完善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发布了《银行开展小企业授信工作指导意见》,在风险定价、独立核算、审批效率、激励约束机制等关键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经过这些努力,在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和小企业金融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16:32]

  [王兆星]:但大家之所以这样关心,说明这个问题还远远没有得到解决。所以,今天我们也愿意就如何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加大金融创新,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和小企业金融服务,与大家一起探讨,我们也愿意回答大家所提出的问题。 [16:33]

  [王兆星]:我想,中国农村金融服务和小企业金融服务,解决的根本出路还在于加快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创新和开放步伐。下面请各位朋友和我们一起交流。 [16:35]

  [主持人钟雪泉]:采访时间约一个小时,为在有效的时间里让大家有更多的提问机会,只安排提问翻译,回答不翻译,大家在提问时请先报出自己所属的媒体,原则上只提一个问题。下面提问。 [16:35]

  [上海证券报记者]:我有一个关于农村金融的问题,银监会关于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试点工作目前的进展以及效果的情况如何?请问何时可以在全国全面铺开?谢谢。 [16:36]

  [王兆星]:请专门负责农村金融机构监管的臧景范主任回答你这个问题。 [16:37]

  [臧景范]:关于三类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试点的问题,总体进展顺利,前期是在吉林、四川等六个省区进行试点,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截至2007年末,三类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六个省区的试点已经批准开业31家机构,其中19个村镇银行、4家贷款公司、8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到2008年2月末,已经累计批准开业34家,其中村镇银行22家,另两类机构没有变化,总体上看进展还是很顺利的。 [16:41]

  [臧景范]:到目前,这类机构虽然机构数量不多,但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主要是起到这样几个作用:一是能够吸引农村之外的资金到农村去,现在筹集到各类的资本已经达到5.5亿,在当地吸收存款接近5个亿,现在已经发放贷款3亿多。另外,可以把当地的资金留在当地、把农村的资金留在农村。我们认为,试点这类机构更重要的是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凡是批准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地方,县或者是乡镇,当地的农村信用社和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感到竞争的压力,所以他们改变了以往的“等客上门”的作风,主动深入基层,为农户服务、为小企业服务,这是非常可喜的局面。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在全国各省市要积极稳步地推进试点。现在我们正在筹建当中的还有65家机构,已经开业3家了。第一步,先把这六十几家的机构认真地试点好,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试点的效果再稳步推开。第二要认真加强监管,这类机构过去我们没有先例,虽然是对农民服务有好处,但是办得不好就容易带来更大的风险,好事容易办坏,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到好事办好,在积极稳妥的前提下认真总结经验,向国务院作出专题报告,然后再视情况准备扩大试点,现在看来情况还是不错的。 [16:45]

  [臧景范]:第三,三类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试点过程中还有一些政策需要协调,目前我们和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方面已经初步达成一致意见,近期我们将有关意见下发到各个省市,在试点过程中对这类机构给予更多支持。当地省政府对三类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积极的态度,给了很多优惠政策,我们相信这三类机构一定会顺利试点下去,扩大试点好象不成问题。谢谢各位。 [16:46]

  [王兆星]:我想补充几点。 [16:47]

  [王兆星]:第一,我认为农村“三农”融资难问题必须要通过中央提出的改革创新来解决,要通过创新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和创新融资机制来解决在农村的金融功能建设问题。 [16:47]

  [王兆星]:第二,农村金融问题也需要持开放的态度,我们也积极欢迎外国的资本、外国的银行加入到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当中。现在汇丰银行已经在湖北落户,成为第一家外资银行设立的乡镇银行,我们将以开放的姿态欢迎外国银行成为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6:48]

  [王兆星]:第三,我们也希望今年实施的从紧货币政策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不会造成太多影响,使农村金融机构得到更健康、更有活力的发展。 [16:49]

  [王兆星]:最后,也要理解一点,我知道大家和各界希望一天、两天就能够在农村出现一大批的乡镇银行、农村银行,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也要考虑到还需要探索。另外,我们的监管也需要相应地跟上,也要注意防范相应的金融风险。金融风险也会危害到老百姓,也会危害到我们的改革进程。一方面要继续改革创新、开放,同时要完善我们的监管,使农村金融机构得到更好更快地发展。 [16:50]

  [中国金融杂志记者]:我的问题提给监管一部杨主任,我们知道杨主任在基层金融监管部门工作了很长时间,我的问题是,我们国有银行改革已经取得重要突破,在基层银行改革方面还有很多欠缺,请杨主任谈谈国有商业银行基层机构改革方面的情况。谢谢。 [16:51]

  [杨家才]:刚才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既是这位记者朋友关心的问题,也是监管部门,以及各家大型银行所共同关心的问题。正如刚才所说,我们几家大型银行改革非常成功,特别是在总部层面的改革,应该说成效已经比较明显。分支机构的改革,确确实实成为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人就说,改革的春风何时能够吹到基层的分支机构? [16:53]

  [杨家才]: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我们的改革也正是这样。特别是在银行实行流程化改革的时候,一定是从总行到分支机构,先改"头",后改"脚",有这样的先后顺序。 [16:54]

  [杨家才]:下一步改革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改革现在银行的业务流程,将现在的部门银行制、分支银行制改成流程银行制,使所有银行业销售的金融产品从总行一直到分支机构,都能实行流水化操作,就像现代工厂的流水线一样。 [16:55]

  [杨家才]:第二,人员的集成,也就是要按照人员所熟悉的一些业务产品组建成若干专业的团队,缩小管理链条,实现扁平化管理。银行在几年之后出现在大家面前的可能不再是什么科、什么处,而是能源金融部、交通金融部、纺织金融部等,各方面的银行业专家,熟悉各方面市场、风险特点的人就集中在一块儿了。 [16:57]

  [杨家才]:第三,实行柜面服务的综合化整合,那么我们的分支机构,有营业点的这些地方,就会成为银行各类产品的服务平台,就像超市一样的服务平台,可以让我们的金融消费者任选任购,比如建行引进的美国银行采取的“六西格玛”管理办法,现在已经改造了100多个网点,柜面服务等待的时间大大减少。 [16:58]

  [杨家才]:第四,激励机制的改革,要建立与经营绩效、服务质量、经营产品相适应的薪酬激励机制,逐渐将现在按岗位分配改为按绩效进行分配。到时,我们的中国银行业,特别是“大银行”的改革才算走过了第一阶段。当然,随着金融业的发展,改革是永无止境的,改革的步伐也不会停顿。所以,只有改革才能求得生存,只有改革才能跻入世界“大银行”、“强银行”之列。谢谢大家。 [17:00]

  [香港财华社记者]:王副主席,我有两个问题:第一,您刚才说,汇丰银行可以办一家乡村银行。但我们知道诺贝尔奖得主尤努斯教授在2006年10月份见过人行的副行长吴晓灵女士,吴晓灵女士很鼓励他来中国办乡村银行。据我所知,进展比较缓慢,说没办法把他的成功经验转移到中国来,我不知道这个问题在银监会的层次上有没有突破? [17:04]

  [香港财华社记者]:第二个问题可能有点离题,国务院机构改革中把人行的协调功能增加,可是没有一个金融大部委。在银监会的角度,怎么看人行以后协调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的工作?如何防范跨行业的金融风险?谢谢。 [17:04]

  [王兆星]:为了体现民主精神,我想第一个问题还是由主管的主任回答,然后我来回答你的第二个问题。 [17:05]

  [臧景范]:你提到尤努斯到中国来办小额信贷,尤努斯是我们非常崇拜的小额信贷专家,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很大。中国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很多都愿意和他合作。现在我可以告诉你,尤诺斯在国内和国内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合作是非常顺利的,中国海南省政府已经正式聘请他为海南省经济方面的顾问。在海南省,银监会和海南省政府共同搞了一个小额信贷论坛,我们专门请尤努斯到会介绍他的经验,同时也把我们中国农村的小额信贷经验在会上进行了研讨。目前,尤努斯已经和哈尔滨城市商业银行(现改为哈尔滨银行)在进行积极的合作。您提到他可能不是银行业的金融机构,他是非政府组织。我们请他来,并不是需要他的资金,而是需要他的技术、需要他的理念,所以我们国内几家机构与他的合作都是技术上的合作,我们学习他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技术方法,现在来看,我们认为进展还是好的。下一步尤努斯准备同国内一些机构进一步合作,我们监管部门也会给予进一步的支持。谢谢 [17:09]

  [王兆星]:在两会之前和期间,关于是不是要组建金融大部委的问题也确实有很多议论。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谈谈个人的看法: [17:09]

  [王兆星]:第一,中国实施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时间还很短,而且分业监管已经取得了非常可喜的进步。我们对证券、银行、保险的监管有效性得到了明显提升。银行业的风险得到了有效的化解,整个金融市场的风险和秩序也得到了很好的规范和管理。所以,首先应该肯定我们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推动和促进了中国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也促进了金融业的改革开放。 [17:10]

  [王兆星]:第二,我想强调的是,随着证券、银行、保险所谓跨业经营、综合经营的发展,银行、证券、保险这种交叉程度的日益加深,以及对外开放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为了更好地防范风险,防范风险的传染,确实有必要在分业监管的体制框架下尽快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有效的协调机制、信息的共享机制和政策的协调机制。 [17:11]

  [王兆星]:所以,我们也正在不断地进行探索,来更好地适应中国金融业这种发展的趋势。 [17:12]

  [王兆星]:最后一点,我也强调,现在我们已经基本上建立了中央银行和三个监督委员会“一行三会”的信息共享和政策协调机制。这种机制正在不断地完善,也能够逐步提高它的效果。今后监管体制变化,可能要根据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发展、总体布局来加以适应,所以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17:13]

  [人民日报记者]:请问王主席,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改革已经进行五年了,这五年取得什么样的成果?第二个问题,从对农村调研的情况看,农村“贷款难”的问题还存在。银监会提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金融体系来缓解“贷款难”问题。请问,银监会对构建这个体系有什么具体的打算措施或者是思路?谢谢。 [17:14]

  [王兆星]:我想回答你这两个问题的最佳人选,应该是两位全国人大代表,也就是两位省局的局长回答你的问题,他们的回答更具有权威性。请吴跃局长回答第一个问题,请李怀珍局长回答第二个问题。 [17:14]

  [吴跃]:吉林省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是全国第一批,在2003年底开始的。经过这五年的改革,消化了大量的历史包袱,化解了风险,原来的不良贷款比例高达40%以上,现在的不良贷款比例已经降到20%多。 [17:15]

  [吴跃]:再有就是资本充足率,因为它是严重亏损、严重资不抵债,是一个很大的负数。经过这五年的发展,资本充足率虽然还低于8%的要求,但跟以往比,已经有了非常大、非常显著的提高。 [17:16]

  [吴跃]:农村信用社在改革之前是持续亏损,把历史包袱全算在内,亏损额达到百亿。2007年盈利能力已经有10多个亿的利润,而且是在提取一部分拨备的前提下实现的。更重要的是它内部的体制、机制有着非常大的改变,现在全省都成立了以县级为单位的统一法人制,内部的控制得到了加强,内部的管理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应该说,现在农村信用社是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我就简单讲这点。 [17:17]

  [李怀珍]:我接着吴局长谈的话题来说。 [17:17]

  [李怀珍]:我们感到,农信社的改革,这几年变化最大的首先是产权制度的创新,叫做股份合作化制度的创新。第二是管理体制的创新,加大了地方政府管理责任。第三是“三农”定位更加明确,明确农信社的改革就是为“三农”服务。以湖北省为例,农信社的资金99%都用在了“三农”。从改革效果来说,我们的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17:20]

  [李怀珍]:除了农信社改革,对支农、涉农的金融机构,按照银监会的统一部署,在湖北省也推动了一系列的改革。比如农发行,除了办理政策性业务,还可以办理商业性业务,商业性业务这几年发展很快,效益也很好。还有邮储银行,今年湖北省刚设的邮储银行,在这之前,前年已经开始了邮储的小额质押贷款,全部面向“三农”。还有其他的一些银行,在农村“三农”放款方面都有所举措。总的来讲,我们对农村信用社的市场方面是看好的。谢谢。 [17:20]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