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峡地质求治(4)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1日 18:02 《财经》杂志
目前,工程治理仍是应对库区重大地质灾害的主要手段。以“二期地质灾害防治”为例,估算为39.08亿元的总经费中,崩滑工程治理投入为19亿元,库岸防护为8亿元,高切坡和深基础处理为7亿元,搬迁避让仅为2.16亿元。此外,调查评估投入约为2.05亿元,而监测预警、规划和科研经费等,更是只有5100万元和3600万元。 治理需要经费,没有钱,滑坡治理寸步难行。但是,到底应该投入多少钱,才能确保制止滑坡灾难的发生,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约宝贵的财政资金?在这个问题上,三峡库区固有的地质复杂性,给现行投资机制出了难题,进而给三峡地质灾害治理造成了障碍。 三峡地质灾害防治的治理投资机制,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以最早的链子崖和黄腊石滑坡治理为例。这两个工程启动于三峡工程开始之前,由当时的地质矿产部负责实施,所需资金来源主要分为两块:一块由财政部拨付,共计6000万元;另外一块由当时的国家计委拨付,共计3000万元。资金来源是具体和明确的。 1992年三峡工程上马后,地质灾害治理投入并没有列为单项投资,而是被纳入三峡移民资金的“大盘子”,即从400亿移民开发资金中拿出6亿元,作为专项防治经费。该资金的使用,由国务院三峡建委办公室移民开发局主管;执行库区地质灾害勘察、设计的,则是长江水利委员会所属勘测规划机构。整个三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与当时的地质行政管理部门基本处于体制上“脱钩”状态。 2001年7月后,随着三峡地质灾害防治形势日益严峻,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决定将三峡地质灾害防治转由国土资源部主管;其具体管理体制,也转变为“国土资源部制定规划,计委立项,重庆市和湖北省组织实施”。 此后,国务院三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成立,办公室设在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为了实现对地质灾害防治的统一领导,湖北省和重庆市还分别设立了“三峡地质灾害防治办公室”;三峡库区20个县(市、区),也都按照要求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和监测站。 第一批40亿元投资从三峡建设基金中支出,防治工程项目的审批者则为发改委。此后的二期、三期地质灾害治理,具体流程是由沿江各县市上报防治工程项目,然后由各省汇总后上报三峡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指挥部拟定最初的防治规划后,再上报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国土资源部和发改委等部门协商之后,将确定库区20个区县的治理项目和投资规模,把整个资金切块分到两地财政部门。 以湖北省为例,二期防治项目中,崩滑体项目56个,塌岸防护22段;仅巴东新县城,就要建深基础和34处高切坡,居民搬迁避让点55处。中央财政把11亿元投资切块拨给湖北省政府,具体由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办公室组织工程实施。 这套管理和投资机制,在实际执行中,仍难以应对多变和复杂的现实。 整个三峡库区的治理,由国土资源部统筹负责,但实际上,部门分割的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以二期地质灾害防治为例,在40亿元的防治总投资中,有7亿元由三峡建委移民规划司掌握;这些资金,主要通过各地移民局下拨到各县市移民局,专项用于高切坡和深基础的防治。而在三期地质灾害防治中,在73亿元的总投资中,有23亿元由该部门掌握,专项用于治理高切坡。 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专家们普遍表示,由于地质灾害本身往往处于发展变化之中,目前仍很难准确估计整个三峡库区所需的总防治投资规模。 与一般性工程相比,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不可预见性要大得多。工程开挖后,往往发现很多滑坡体比之前预期得更深、体量更大,因此必须变更工程设计。但往往因为中央投资规划已定,很难灵活加以修改,这就使得治理项目经常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 复杂的博弈 一些县市与中央在项目资金上的“拉锯战”背后,潜在的风险和成本也是巨大的 让情况更加复杂化的是,由于三峡库区诸多县市均为贫穷、落后的农业县、山区县,交通不便且财力拮据,因此,在申报工程治理项目中,的确有一些县市多报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夸大灾害严重性,以套取中央项目资金。 据接近决策层的一位地质专家透露,在编制三期防治规划时,库区各县市上报的1252个防治项目,申请的投资总金额累计高达156.66亿元。 上述数字远远超出中央有关部门和指挥部的估计。为了解实际情况并确保财政投资效率,三峡地质灾害防治办随即派出17个专家组,奔赴库区对所有地方上报项目进行了现场查看和筛选。在统一进行地质勘查后,最终的三期防治规划投资被压缩为75.52亿元,砍掉了一半以上。 也许是由于上述问题,在三期治理中,中央不再把整体治理资金切块下放到库区各县(市),而是采取各地上报,由发改委采取逐个审批的办法来核准治理项目。这就意味着,一个治理项目要批准,必须有可行性论证报告,并接受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的评审,然后才能上报。无疑,对于三峡库区各县市而言,这一举措使得工程立项门槛大为提高,获取资金的难度也剧增。 但这种博弈带来的成本或许也是巨大的,因为在层层报批中,难免出现效率损失甚至决策失误。据《财经》记者了解,三峡库区各县市反映最普遍的,就是中央治理项目投资批复太慢,审批时间过长,可能贻误最佳时机。 巴东县国土资源局纪检组长向仕伟就对《财经》记者表示,该县的三期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早在数年前就启动了地质勘察和规划工作;但等待上级的项目评审,花了整整一年多的时间,直到2006年5月才得以正式开工。此时距离156米蓄水,只有四个月的时间。 同时,层层审批固然可以打压地方政府的虚报行为,但其带来的投资金额缩水,也很可能伤害真正需要巨额资金的治理项目。这就使得一些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有成为“半拉子工程”的危险,甚至会埋下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位于重庆市云阳县的张飞庙滑坡治理,就是一个典型例证。 现在的新张飞庙位于长江南岸盘石镇西部山坡,与云阳新县城隔江相望。为给三峡蓄水让路,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张飞庙,于2002年10月8日搬迁至此。不幸的是,作为三峡库区最大的地面文物搬迁项目,新张飞庙正好建在滑坡体上。三峡水库蓄水后,新庙址的东侧园区地面已发生多次变形。 之所以如此之快就出现地面变形,据知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投资评估问题。张飞庙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最初预算费用为5000多万元,但中咨公司聘请的专家经过考察后,认为该滑坡不会滑移,遂把投资压到1000多万元。
【 新浪财经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