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峡地质求治(3)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1日 18:02 《财经》杂志
三个月后,国土资源部制定公布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按《总体规划》,2009年前,要对水库175米水位蓄水影响区和移民迁建区内已经查明、急需治理的崩塌和滑坡隐患、塌岸和高切坡等进行有效治理,并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根据朱镕基的指示,为确保三峡水库2003年6月“二期蓄水”,财政部又从三峡基金中拿出40亿元,专项用于“二期地质灾害防治”,治理期限为两年。“二期防治”的重点,是135米蓄水前必须防治的、城镇村屯等人口集中区和重要交通线路、桥梁和港口地区的地质灾害。而最早的6亿元专项防治经费,依然按原有经费渠道、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内容和审批方式,“继续抓紧全面落实。” 二期工程结束后,2003年12月,为了应对2006年“三期蓄水”,国土资源部又拟定了《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重庆和湖北两省市上报的防治经费高达156.66亿元,后经过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层层审核和多次论证,中央最终决定拿出73亿元用于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 迄今为止,中国政府已为三峡地质灾害防治投资近120亿元。随着三峡水库蓄水到最高175米,这一投资必将继续增加。 猴子石警示 作为三峡蓄水至175米的关键性工程,猴子石滑坡体正在进行新的治理 在与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艰难斗争中,猴子石无疑是其中的见证者之一。 作为长江干流上最著名的滑坡体之一,位于重庆奉节新县城中心地段的“猴子石”,是三峡库区迄今投资最大的滑坡治理工程,总投资大约1.8亿元。 猴子石滑坡体面积为12万平方米,体积450万立方米。站在长江干流上仰望猴子石,只见整个滑坡体自低向高处,呈扇形扩张,陡峭而庞大。奉节县长江港口正好建筑其上。沿着长江港口台阶拾级而上,要走数百级台阶,气喘吁吁才能到达江边公路。 在江边公路上方,就是奉节新县城的核心区。一幢幢新建的楼房滨江而起,其中包括县政府各部门。该县地质灾害防治中心总工程师程思乾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猴子石滑坡上建有20万平方米房屋,常住人口有5000多,流动人口更高达3万;一旦滑进长江,“后果不堪设想。” 由于猴子石滑坡关涉数万人生命财产安全,中央政府也投入巨资治理,以防止滑坡体向下滑移。 在2003年6月三峡工程二期蓄水以前,猴子石滑坡已经历了一次治理,主要措施是在滑坡前缘做护坡、抛石、压脚等工程。在将单块重量为20公斤到200公斤、总体积共计73万立方米的石头抛到猴子石脚下之后,初步完成了150米以下滑体的治理,足以确保水库135米蓄水后滑坡体稳定。 但是,由于该滑坡后缘较高,随着蓄水高度上升到156米乃至今后的175米、水逐渐淹到该滑坡体高处时,猴子石滑坡的稳定系数就会下降。 稳定系数,是指滑坡体滑移面的阻滑力与滑体下滑力的比值,该系数超过1,滑坡体比较稳定;小于1,该滑坡就会向下滑移。该系数等于1时,该滑坡则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目前,这个属于灰岩破碎岩体的滑坡体基本稳定。但专业测算显示,当三峡库区水位达到175米时,猴子石滑坡的稳定系数为1.2;当水库水位在汛期自175米降至145米时,或者自156米降至135米时,该滑坡的稳定系数将仅为0.99-0.94;也就是说,此时猴子石几乎肯定会滑下来——水位的急剧上升和下降,常常是诱发滑坡的原因。这就意味着,猴子石滑坡体必须进行新的治理。目前正在建设的续建工程,已纳入整个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治理规划”。2006年5月,猴子石滑坡续建工程开始正式施工,投资总概算为1.59亿元。 治理的主要方法,是在黄海高程(指相对于黄海海平面的高程,比三峡蓄水水位采用的相对于上海吴淞口的高程高出1.7米左右)156米、166米、176米三个水位线上,分别植入一排“阻滑键”,把滑坡体和滑面以下的岩体连起来,增加对滑坡体的阻力。同时实行地下和地上排水工程,减少对滑坡体的侵蚀;实行水下抛石和钢筋混凝土护坡,确保滑坡稳定。 《财经》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猴子石滑坡的靠江一侧,在156米、166米、176米高度上,分别有三个施工主洞。施工主洞有一人多高,自西向东延伸约400米。在每个施工主洞中,施工人员分别在与主洞垂直的方向挖38个南北方向的平洞,然后在平洞下挖垂直高度为10米到20米的竖井;用钢筋混凝土把竖井填实,就成了每排38个“阻滑键”。 目前,在156米、166米高程的水平线上,所有的“阻滑键”建设已经完工,施工主洞也已经封闭。156米水平线阻滑键的后桩,正好对应166米阻滑键的前桩,176米阻滑键也与166米阻滑键互相交错,环环相扣,这等于把滑坡体钉在滑面上。目前正在建设的176米水平线的阻滑键工程,预计将于2008年8月底竣工。 实际上,猴子石滑坡已成为三峡水库175米蓄水的关键性工程。业内人士对《财经》记者透露,长江三峡总公司本希望2007年汛后就蓄水到166米水位,但因猴子石滑坡未完成治理只有放弃。 史家坡曲折 2006年3月开始实施的史家坡滑坡工程治理,未最后完工,滑坡就已发生 猴子石滑坡让人体验到治理的艰难,湖北省巴东县长江与神农溪交汇处的史家坡滑坡体的治理过程,则更加令人警醒。 位于官渡口镇西壤口村、与巴东新县城斜对岸的史家坡滑坡体,与附近的营盘包滑坡体合称“营盘包(史家坡)滑坡体”。该滑坡体位于长江及其支流神农溪出口右岸,宽约1000米,纵长约650米,总面积46.54万平方米,总体积为978.7万立方米。 巴东县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股股长邓明早告诉《财经》记者,2007年5月初,长江水位开始逐渐下降;5月18日,长江干流水位刚刚降到145米,史家坡滑坡体就发生了严重滑移。而该滑坡体本是三峡移民后靠安置点,2006年3月才开始实施工程治理;不料治理未最后完工,滑坡就已发生。 据《财经》记者了解,这个属于三峡库区三期应急抢险紧急实施I类项目,目前已投资4000多万元。在滑坡体严重变形后,巴东县政府只好再耗资714万元,把该滑坡体上的73户、349人全部迁走。 据巴东县政府材料,该滑坡体治理方案为“抗滑桩+格构(锚)护坡+挡土墙+排水沟+监测”。截至滑坡体变形时,营盘包滑坡体的29根抗滑桩和160米以下的护坡工程已全部完成,史家坡滑坡的127根抗滑桩已完成105根,前缘护坡、挡土墙和排水沟等工程全部完成。” 忆及半年前滑坡体变形的场景,附近的农民至今心有余悸。住在附近的农民石金安告诉《财经》记者,滑坡发生时,距离江边最近的一栋四层居民楼最先倾斜,严重时倾斜48度;然后整个楼房向空中鼓起,最后全部陷落下去,被滑坡体和江水淹没,只剩下顶层露在外面。住在公路上方海拔很高的一家农户,房屋门框也已严重变形,根本关不上门。 12月初,《财经》记者在史家坡滑坡现场看到,长江干流岸边的一排抗滑桩有十多根已严重变形、倾斜;本来呈现一条直线的抗滑桩已经弯曲,很不整齐。在滑坡体腰部的公路上,几个农民正在清理刚刚拆除的房屋,把一些砖石木料往拖拉机上装。 滑坡发生后,巴东县政府向湖北省三峡地质灾害防治办公室递交的汇报材料称,史家坡滑坡主要是由于三峡水库水位回落的动水压力牵引,导致局部失稳变形;同时,5月11日70毫米的强降雨,也造成雨水入渗滑坡体内,未能及时排出;地下水积聚坡体内,也严重伤及护坡稳定。 汇报还称,经勘探设计后,该滑坡最早申报的治理费用为8684万元。但报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后,经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下称中咨公司)初步评审,投资被压至6978万元。 2005年11 月,中咨公司核心专家组评审后认为,上述投资依然太高,要求按5000万元的投资限额对治理方案再次优化,包括抗滑桩由156根减少至134根,取消营盘包的护坡。经过设计调整,投资概算被最终压缩为4894万元。 2005年11月9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中咨公司拟定的这一评估报告。在发改委最终批复的治理方案中,抗滑桩仍保持为156根,但项目总投资进一步减少为4640万元。 据《财经》记者了解,湖北省政府为此向国务院先后递交了四份报告,要求重新评估该项目投资状况。中咨公司则坚持认为,巴东县防治部门上报的工价太高。 尚难预见的投资 地质灾害本身往往处于发展变化之中,目前仍很难准确估计整个三峡库区所需的总防治投资规模 《财经》记者在就史家坡滑坡进行采访时,许多人认为,这一治理过程出现的曲折,更多地是显示了人们面对复杂地质灾害的无奈。 对于地质灾害防治,目前主要措施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非工程措施,包括监测预警和搬迁避让等;另一类则是采取工程治理,如猴子石滑坡。 实行工程治理,效果最为直接,但投资最大,主要针对蓄水后不稳定、危及库区居民生命财产的崩滑体和塌岸;如果工程治理成本太高,则实行搬迁避让;对蓄水后仅存在潜在不稳定的崩滑体和塌岸,则实行监测预警,如此投资最小。
【 新浪财经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