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投公司该如何“取信于民”?(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9日 20:23 财时网

  [接上页]

  2未来中投公司在投资方向上会有什么变化吗?在资源购买方面会有更大的动作吗?

  反思投资思路是必要的

  郭田勇(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

  投资思路变化是存在的,中投公司投资黑石之后也会反思,由于对美国资本市场不够了解,因此显得很仓促;对经济环境和政策也不是很了解,未来从资本市场方面的投资来看,把香港作为投资重点也是有可能的。

  至于直接购买原油、黄金等战略物质也存在担忧。因为来自中国的需求被国际市场视为洪水猛兽。从投资方向来看,

能源物资的购买是投资的一个方向,可以选择,但要慎重。因为如果购买原油等战略性物质的话,假如把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推高,国内经济同样要面临油价上涨的压力,有可能经济也会受影响。这就有可能出现得不偿失。所以在实物投资上要慎重。

  美元的

汇率在贬值,对人民币预期升值已经很强,美元汇率在未来一到两年内贬值基本得到了一致的预期。将来还是以国际金融资本市场的投资为主。

  投资资源性商品需谨慎

  张明

  中投成立的初期,不必过多地采用积极的投资管理策略,实行主动性投资,而应更多借用“FUND OF FUNDS(基金的基金)”,投资于其他伞型基金,积累市场资源和经验,逐步扩大投资范围和领域,稳步推进。这既符合主要从事金融资产投资的基金,也适合于私人股权投资基金。而对于一些战略性资源的投资,如石油、有色及黑色金属等自然资源、国外市场销售网络(如零售销售网络)、金融服务网络资源(如万事达信用卡支付结算网络)的投资和收购,则应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方式,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随时做出反应。既可直接出面单独收购,也可委托收购甚至与他人合作,联合行动。

  3中投公司的损失究竟该由谁买单?

  亏损需要有问责制

  孙飞

  中投公司是国有的,一旦投资亏损,最后毫无疑问就是国家来买单,当然,公司也能实行问责制。比如美林、花旗银行由于次级债风波,CEO都辞职了,这方面中投可以效仿和借鉴,从而提升治理结构。中国的国有金融机构或者国有企业,如果出现巨额风险和亏损都需要实行问责制,因此可以效仿,在中国国有金融机构的总行层级实行问责制。

  外汇储备归根结底是国家的,从资本的角度来讲属于国家所有,中投公司由谁来监管,从法律关系上是中央银行、财政部,并受国内国际上的相关监管机构监管,非金融机构的实体资本由国务院国资委监管,但专门针对国有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的保值增值的监管机构目前还没有。

  财政要为亏损买单

  郭田勇

  中投成立之后,最大的压力在于投资效益和收益上,因此迫于这个盈利的压力和商业化的运作,必须要盈利和业绩。如果中投公司不能保证足够的收益率,甚至将不能偿还发行特别国债的利息,如果投资失败和亏损,最终将由财政来买单。因为中投公司是财政部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来筹集资金并向央行购买外汇成立的。

  4投资中铁是否有违中投公司初衷?中投公司如何保证形成不受外界影响的科学明晰的投资思路?

  急于“取信于民”心态不可取

  曹红辉(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研究室主任)

  投资中铁与投资黑石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似在于都是认购新上市股票,不同在于上次是国外股票,这次却是境内企业在香港发行的股票,虽然理论上都是对A股之外的证券投资,但这次似乎更加有把握一些,因为发行主体毕竟是境内企业,而且是国有控股的大型垄断企业。由此可见,急于在短期内有所突破,“取信于民”,减轻政治压力,应该是其做出改变投资决策的主要原因,也是其策略,但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其实是投资的大忌。“打新股”在国外一般也是比较容易获得发行后30%的溢价收益的,作为短期内改善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手段的一部分也无可厚非,但如果这种心态左右其主要投资策略则会误导未来的投资管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