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国资经营预算当成调控手段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7日 01:36 第一财经日报

  日前,国务院发布《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下称《意见》),决定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这意味着,近年来税后利润不断高度增长的国有企业将结束长达十三年独享红利的历史。首先进行试点的,将是利润最为丰厚的部分中央企业和烟草企业。

  在当前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国企红利开缴有着深层次的意义。《意见》开宗明义便指出,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有四大意义,首要的两点是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完善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将国资经营预算当成调控手段,在当前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显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不是简单地从国有企业中拿走一部分利润,也不是所谓的“抽肥补瘦”。根据要求,企业上缴比例将按“适度、从低”原则确定。据悉,近期有关部门将根据《意见》要求,拟定具体的上缴比例,报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公布实施。而此前广为流传的版本是将从“0~15%”起步。

  《意见》给出了明确的实施时间表:中央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从2008年开始实施,2008年收取实施范围内企业2007年实现的国有资本收益。2007年进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点,收取部分企业2006年实现的国有资本收益。

  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收取环节来看,五项收入中,最主要的是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即国有企业按年度和规定比例将税后利润的一部分上缴国家。税后利润按企业集团公司合并的财务报表剔除少数股东权益核定。

  可以预见的是,国企红利收取将按照不同行业来确定。按照正常的逻辑,应当是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在相对较高的比例起步,而那些处于完全市场竞争地位的国有企业收取的比例比较低甚至不收取。

  回顾历史,有诸多感慨。在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曾经是按规定向国家上缴利润。1994年税制改革时,当时状况是国有企业普遍承担着很重的历史包袱,经营举步维艰,几乎无利可缴。而10多年之后,情况则大有改观。2006年,国有企业实现利润达12193亿元,央企利润达到7700亿元。其中80%左右集中在煤电油运行业,2006年仅烟草业就完成利税2900亿元。

  过去这些年中,如此巨额的利润全部归企业所有,而这部分利润大部分形成了企业再投资或福利。对于国字号的企业来说,大量利润存留的同时,还有融资渠道的相对通畅和融资成本的低廉,这些因素一再刺激国字号企业的投资冲动,哪里有高额的利润,哪些行业最热,哪里就不难发现国字号的身影。近两年来,过热的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等资产价格一路走高就是最好的例证。同时,由于不同行业的国有企业之间利润水平的巨大差异,也带来了收入分配的一系列问题。而这些地方往往正是宏观调控手段失灵的区域。

  在这样的条件下,将国资经营预算当成调控手段,针对性很强。尽管国企红利收缴的起点并不高,但依然会提高国有企业,特别是某些垄断行业的资金成本,减少现金存留,抑制投资冲动和分配进一步失衡。同时,由于这种低起点,也不会对企业正常的经营、投资和积累造成太大的影响。

  进一步看,这部分红利收缴之后的再分配问题不容忽视。某种程度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支出方向更能决定预算编制的成败。无论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审批,还是从其执行当中的权责划分来看,财政部和国资委在国企红利的收缴比例和支付方向上,各有不同的权责。

  让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不再成为“空调”是国资委的愿望。没有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之前,国资委很难让企业做到“指哪打哪”。整体的规划和战略性的部署很难体现,有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之后,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有望从中获得资金上的支持,在全局上调整的力度将会更大。

  按照《意见》要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支出,由企业在经批准的预算范围内提出申请,报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方可直接拨付使用单位。多了一层审核之后,国企投资的盲目与随意性有望减少。如此,更能够体现出宏观调控的意志。

  当然,在具体的操作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如何做到合理决策,如何保证把钱投向国有资本真正需要的地方,防止形成新的“跑部钱进”,这或许是更大的考验。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