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出炉始末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1日 02:12 第一财经日报
汪时锋 在G8峰会召开前夕,一份由多部委参与、花两年时间酝酿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适时发布。 “两年的讨论过程中,方案最终在文字上没有太大改动,诸位专家在主要内容和观点上没有太大的分歧。”一位接近发改委气候办的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起草过程 旨在控制全球气候问题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就规定,各缔约方都要制定、执行、公布并经常更新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这个方案既是缔约国对气候问题的计划书,也是承诺履行自身义务的一份宣言。 2005年下半年,国务院下达了起草《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决定。根据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的安排,这项任务由发改委牵头,联合该小组下的其他16个政府部委并召集20多位专家共同来完成。 不仅财政部、商务部、农业部、建设部、交通部、中国科学院、国家统计局和国土资源部等均参与其中,发改委能源所、中国社科院的科研机构也提供了智力支持,规模空前。 作为直接参与过该方案起草的专家,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潘家华对记者表示,国际社会一直希望中国尽快公布该方案,在今年2月份定稿后,原准备在3月份向社会公布,但恰逢全国“两会”,所以有所延迟。后又考虑到一些关于气候变化机构的问题,所以才延迟到现在。 至于为何要安排在国家主席胡锦涛参加八国峰会前发布,潘家华认为这可能是个巧合,但确实表现了国家在战略层面已开始重视气候问题,将其放到了国家的议事日程上来。 “这一方案是中国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面政策性文件,也是发展中国家颁布的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表示,“方案的颁布实施,彰显了中国政府负责任大国的态度,将对我国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产生积极的作用,也将对世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新的贡献。” 减排指标不量化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所规划的时间只是从现在到2010年,正好同“十一五”的规划期相重叠。既有阶段性特点,又有操作性优势,而且同“十一五”规划的目标、措施、重点领域和行动相吻合。 该方案明确要求,到2010年,实现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不仅要控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而且还要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提高公众意识与管理水平。 “方案的最大的特点将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整合在了一起”,潘家华表示,国外的一些气候应对方案只是简单就碳言碳地规划排放,但我们的方案是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来强调气候变化,将其整合在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战略。 “该方案所涉及内容同一般意义上的节能减排方案是两个概念”,上述接近发改委气候办人士解释说,节能减排是减排环境的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温室气体不是污染气体,它只是对气候有增温效果,但两个方案对中国的环境保护都是至关重要的。 微小的气候变化,已为中国经济带来过大的压力。 我国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认为,因气候变暖,未来北方旱情增加,南方洪涝加剧,气候变化将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增大。对于要13亿人口的食品供给的中国而言,粮食短缺的爆发所引起的问题无法想象。 中国虽未做出具体的减排承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中国往往是以行动来表明自身的态度。 通过计划生育,中国仅2005年一年就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亿吨,这正是中国对缓解世界人口增长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做出的重大贡献之一。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虽然不承担量化的减排指标,但不等于我们不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和责任”,马凯表示,努力走出一条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高产出的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双赢”的目标,这本身就是对世界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贡献。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