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乡镇企业的前世今生:衰落基因和河豚复活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4日 13:48 CCTV《中国财经报道》

  

乡镇企业的前世今生:衰落基因和河豚复活记

乡镇企业前世今生。(图片来源:CCTV《中国财经报道》)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二、乡镇企业的“衰落基因”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解决温饱问题的中国农民有着强烈的致富欲望,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也产生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所以当废除了人民公社,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很多村庄顺理成章地选择了兴办集体企业的道路。富庶的苏南地区在这期间的迅速发展,被人们叫做“苏南模式”。

  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副局长卢永军:“到了,80年代,中央有个四号文件,就把社队企业正式改名为乡镇企业,这时候乡镇企业就包括,乡镇办、村办、联户办、户办四个轮子。”

  江阴是“苏南模式”的发祥地之一,随着改革开放,这里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1981年,乡镇企业工业总量就已经超过了市属企业。

  原江苏省江阴市乡镇工业局长薛介兴:“我们这里有一句土话,叫‘拔出萝卜,地皮宽’。那么有好多的乡镇的大批劳动力走向了乡镇工业,所以农村的以工补农农民就富裕起来了。当地的农村的劳动力,青少年大部分都在我们乡镇企业工作,有镇办的,有村办的,也有生产队办的,都有。”

  薛介兴,1987年任江苏省江阴市经济委员会主任,兼乡镇工业局局长。他告诉我们,那时候经济委员会主任和乡镇工业局长这两个头衔戴在他一个人的头上,足以说明当时对乡镇企业的重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这句话,确实也反映出乡镇企业的红红火火。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我们知道80年代,中国曾经出现过黄金增长,主要靠乡镇企业,为什么呢,是因为那个时候,乡镇企业每年解决了农民就业,到88年前后差不多能达到1700万到1800万,比我们现在全年的,这么高的经济增长,超过10%的经济增长,全年我们不过解决个900来万的就业吗,那个时候是现在的两倍,每年能解决1700万到1800万农民的非农就业,同时创造了连续三到四年的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城市增长的速度,农村的消费大幅度上涨,拉动了国内的需求,那是典型的内需拉动型发展。”

  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在1983年所著的《小城镇•再探索》中,第一个提出了“苏南模式”的概念。那一时期,江苏的乡镇集体企业,曾多年以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速度高速奔驰,成为江苏经济耀眼的明星。江苏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从1982年的132.6亿元迅速增加到1988年的980.79亿元,然而,对于这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发展,人们现在还有另外一些解读。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那个时候,刚刚进入乡镇企业的时候,很多人是几乎拿不到什么工资的,而且那个时候乡镇企业,如果当时市场滞销卖不动了,那甚至就是说,比如说做暖壶的乡镇企业,那你们一户乡镇企业在这就业的职工,你分几箱暖壶回家吧,我给不了你工资,甚至有的连分暖壶的这种事都没有,你就干脆回家种你的地去吧。咱们企业先停产,等到什么时候市场好了,能卖出去了,你什么时候再回来上班,他连待业,就是这个失业的这种,什么工伤的,什么劳保的,所有的这种开支都没有,把所有的劳动力剩余都变成了乡镇企业的资产。那个年代,像这种问题,比比皆是,所以那时候,不仅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破坏环境,破坏生态,不仅是这些,还有大量的对人,对社会,对很多方面的破坏,那是原始积累阶段不可避免的,任何工业化,只要在原始积累阶段,一定是充满非常复杂矛盾的。”

  相比合资企业、民营经济的迅速崛起,乡镇企业不得不开始思考脱胎换骨式的产权制度改革,“抓大放小”的说法开始流行,在江苏,以骨干企业为主体的一批大乡镇企业集团开始组建,1994年底,江苏省内大中型企业已由1990年的67个增加到502个,而小型乡镇企业也通过实行承包、股份合作制改造,甚至租赁、兼并的办法力图扼制亏损的局面。

  江苏省江阴市副市长薛良:“原来乡镇不少弊病,比如说这个所有制结构问题,这个管理一个加入家族化问题,虽然不少问题,通过我们企业的改制改造都完成了,所以我加快这个民营企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感觉这个民营企业是由乡镇企业,演变过来的。但是我感觉这个民营企业,比乡镇企业更具有竞争力,更具有这个强大的生命力。”

  1997年,当相当多数的乡镇企业面临亏损和改制的双重压力的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在元旦实施,值得注意的是,从这时起,乡镇企业被重新定义。过去,乡镇企业主要指乡村集体经济举办的工厂、商店,强调的是所有制。现在,人们开始更多地从地域上来界定乡镇企业:只要地处乡村,利用农村资源,以农村劳动力为主的,就是乡镇企业。而这场声势浩大的所有制的改革,和人们对乡镇企业认识的潜移默化,又给乡镇企业带来新的难题。

  三、“河豚”复活记

  从地图上看江苏扬中,很像在长江中逆水而上的一只河豚。事实上,河豚恰恰就是这个地方最大的土特产,因为每年长江里的河豚都要游经这里。恰巧的是,一个关于河豚的故事,引出了一个乡镇企业改制的困惑。

  江苏镇江市绿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何宇华:“河豚死得很惨的,那一年损失很大,就是整个我们那边有六个池河豚基本上全部死亡了。”

  何宇华,原来是江苏扬中复合肥厂的负责人。现在搞起了河豚养殖,2000年,这家生产化肥的乡镇企业在当地改制的大潮中,成为了股份制企业。何宇华在改制中成了大股东,他说,要是没有这次转制,也许养殖河豚永远是一个梦,因为在转制前,要想让一家集体所有的化肥厂做这样的投资,是很难通得过的。

  江苏镇江市绿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何宇华:“人事制度,你比如说像这个副总以上的,还有这个财务人员,他都得要政府下文。你自己是不能用的,不能用人的。你在公司内部,你感觉这个员工比较好,你要想提拔他,也是不行。他必须要由这个政府来下批文,所有的企业的负责人是不能说了算的。这是这一个方面。再一个呢,比如说用钱这个方面,贷款的制约也是由政府制约的。再一个呢就是说,在企业的这个分配制度上,就是年终分配,你哪一个负责人应该是多少钱,这些人全部也是由政府,到年终来下批文。”

  何宇华告诉记者,在企业改制前的1999年,有一个极端的例子。厂长、书记的年薪只有5万块钱,而做得比较好的业务员一年能拿20万。巨大的反差影响着负责人的工作积极性。这个问题,是当时许多乡镇企业的通病。

  江苏镇江市绿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何宇华:“就是说企业的实际情况跟政府所了解的情况肯定是有很大差异的,所以就会带来了严重的政府注册跟企业的实际情况就是不吻合这样一种共性,这也不是我们一个公司,应该讲呢,就是说,绝大部分企业,都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所以这样呢,就是这个企业,就是你越是这个积极性,你越是要想把它搞好,那么只要你越早,那么这个企业就越是容易垮台。”

  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副局长卢永军:“那么也是由于,乡村集体企业,产权不清、政企不分,它和这个外资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相比呢,它在这个决策机制,用人机制,经营机制,分配机制,以及呢,市场应变能力上,都明显的缺乏竞争力。所以说呢,那时候由于外资进入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这个乡村集体企业就显得发展缓慢,那么有的企业呢,就负债。有的企业甚至呢,亏损倒闭,所以乡村集体企业就陷入一种困境。”

  为了走出困境,只有对乡镇企业从根本上做大的改革,农业部统计,到2006年,全国168万家乡镇企业中,95%实行了各种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其中20万家转成了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139万家转成了个体私营企业。

  何宇华在改制之后,决定投资做河豚养殖。

  江苏镇江市绿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何宇华:“我们周围也有很多的河塘的一些养殖专业户,有一百亩、两百亩的,我们把他全部带动起来。”

  在当时,养殖河豚在当地从未有人尝试过。而且在转制前,想做这样的事情要开多次党委会才能决定,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如今自己说了算,可是一旦亏损,风险也要个人来承担了。

  江苏镇江市绿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何宇华:“我记得已经进入农历的那个腊月20左右了,那个水温从原来的,就是20度左右,后来降到那个15度,就是这个15度左右,这个时候就是看到那个河豚就是基本上,从原来在水下,就上来了。”

  按照常识,河豚的养殖温度应该控制在18度以上。快过春节了,养殖场依赖的供暖部门放假停工,他们养的12万尾河豚在寒冷的死亡线上挣扎。

  江苏镇江市绿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何宇华:“因为按照正常的河豚养殖经验,这个水的控制,如果增长一点点这个盐度,让水的浓度增加,那么河豚相对来讲,好得多,那么后来我们当时就买了,有一吨多盐,分别放到这个塘里边去。”

  一吨多盐倒到水中并没有收到太大的成效。何宇华算账,如果12万条河豚发生了意外,经济损失将达到100万元。为了挽救这些生命,他们想尽了一切办法。但养殖的河豚仍旧大面积死亡,出师不利的养殖项目险些让刚起步的事业就此终结。

  江苏镇江市绿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何宇华:“那么就是春节过来之后,还要去找找苗,在技术上怎样来攻关。那么这样呢,就是做了一整套的很细致的工作,那么来年呢,后来养殖就逐步逐步地成功了。”

  如今长江里的野生河豚越来越少,养殖的河豚越来越值钱,一般可以卖100多块钱一斤。何宇华的这笔投资逐渐开始有了起色,养河豚积累了经验,越来越多的当地农户也开始靠养河豚赚钱。

  在和养河豚的何宇华攀谈时,记者明显感到,对于乡镇企业家的称呼,他显得多少有点别扭,按照他的说法,这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了。事实上,确实有不少学者认为,当以发展乡镇集体企业为主要特征的“苏南地区”完成所有制的改革之后,乡镇企业的称谓似乎也就成为了历史。乡镇集体企业兴起发展的特定的历史条件,已经再也不可能被 “复制”出来。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我说有相当一部分,完成了相对改制的乡镇企业,他们完成了历史使命了。原来之所以叫乡镇企业,是因为乡镇企业替代了政府,解决了农村的就业问题。所以那个时候乡镇企业经营的第一个目标,叫做解决农村中的社区就业。那么当时的乡镇企业,第二个目标是支付乡村社会的福利,第三个目标才叫追求利润。所以早期的乡镇企业,因为它替代政府,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所以它叫乡镇企业。而到90年代末期,像一些改制,特别是变成私营个体经营以后,它大量地开除就业,不再解决本地的这个农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特别是那些有一定年龄的这个劳动力了,比如四、五十岁的啊,这都开除了。假如它不再解决就业,不再替代政府去解决农村过剩劳动力就业的问题,为什么还要优惠呢?为什么它还是乡镇企业呢?它就不是了。所以我们说,乡镇企业的这个概念,在90年代出现了一个结构性的变化,今天的乡镇企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不应该再戴乡镇企业的帽子,不应该再符合乡镇企业的法的约束,也不应该再享受任何优惠政策,进入市场去充分竞争。那些仍然能够解决社区就业,仍然能够提供社区福利,并且仍然能够让社区多数成员受益的这种叫做工业化社区,或者叫做社区化的企业,还仍然应该叫做乡镇企业。”

  经历了一番凤凰涅磐式的改制之后,复活了的乡镇企业被挤到了市场竞争的大道上,而乡镇企业的软肋也一个一个暴露出来。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对乡镇企业的印象就是“土”,这些农民出身的企业家,很多人文化程度不高,他们领导的乡镇企业一般技术创新能力差,很多乡镇企业的研发经费连销售额的0.4%都不到。研发能力的严重不足,一度是乡镇企业第一大软肋。苏南无锡,历史上被称为“布码头”,相当多数的乡镇企业靠纺织业起家,记者在这里却发现了一个农民的技术

神话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