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王金祥畅谈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0日 16:16 《中国投资》

  王金祥畅谈《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

  ——访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金祥

  《中国投资》:尊敬的王主任,新出台的《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确定了哪些主要目标?

  王金祥:《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是具体落实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统筹指导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纲领性文件,是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推动落实西部地区重点发展任务及重大项目的主要依据。

  《规划》确立的总的目标体系,可以归纳为“一稳三新”。一个“稳定”,就是强调以人为本,将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持续稳定提高上。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与全国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遏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6%以上。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和低收入人口稳定增收问题。

  三个“新”主要是指:一是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实现新突破,主要包括新增公路通车里程20万公里,建设农村通乡沥青(水泥)路11万公里,铁路路网总规模达到35000公里,灌溉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新增农村水电装机1100万千瓦。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下降2%,治理“三化”草原1.1亿公顷,国家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

  二是重点地区和重点产业的发展达到新水平,包括:重点经济区和中心城市的幅射和带动作用明显提高,重要资源富集区建成一批优势资源开发及加工基地,重点边境城镇地区形成一些新的增长点。能源及化学工业、优质矿产资源开采及加工、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重大装备制造、高技术产业和旅游等六大产业实现结构优化升级,建成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基地。

  三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新成效,主要包括:“两基”攻坚计划全面完成,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实现通广播电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缓解,适宜地区户用沼气普及率明显提高,农村电网改造的续建配套工程基本完成,所有乡镇通沥青(水泥)路以及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基本实现通公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覆盖全体农民。省会城市和有条件的地级城市建成比较完善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城乡居民人均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与东中部地区的差距逐步缩小。

  《中国投资》:“十一五”期间,西部大开发主要任务是什么?

  王金祥:《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主要规划了以下八个方面的任务: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调要坚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稳步推进。二、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明确提出要抓好在建重点工程建设,积极开展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坚持每年新开工一批重点工程。三、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强调要立足比较优势,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逐步形成若干特色资源加工基地和优势产业发展基地。四、引导重点区域加快发展。强调要依托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充分发挥资源富集、现有发展基础较好等优势,加快培育和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五、坚持抓好生态保护和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强调要巩固和发展生态保护和建设成果,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突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六、着力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强调要加大国家资金扶持力度,着力加强社会事业发展等薄弱环节。七、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调要围绕重点建设任务和市场需求,重点稳定和培养当地人才队伍,组织实施一批人才开发重点工程。八、积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强调要统筹西部开发与对内对外开放,促进东中西区域协调互动,加快转变对外经济贸易方式,构筑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平台。

  为保障上述重点任务的顺利完成,规划还明确提出了包括国家政策扶持机制、金融服务支持机制、企业发展激励机制、资源合理开发机制、政府协调服务机制和规划有效实施机制等方面的要求。

  《中国投资》:当前西部大开发面临哪些重要的机遇?挑战是什么?

  王金祥:当前,西部大开发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一、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转变了发展思路,创新了发展模式和机制,有利于西部地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二、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和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家将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各类资金投入,有利于西部地区加强薄弱环节,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三、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速升级,有利于推进西部地区能源矿产、农牧业、旅游、生物等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四、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形成和实施,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不断完善,有利于推动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五、改革向纵深推进,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将加快得到缓解和解决,有利于西部地区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六、坚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有利于西部地区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与周边国家、地区经贸合作的领域和空间。

  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看到面临的一些严峻挑战,主要包括以下8个方面:一、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发展差距仍然继续扩大,全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难点都在西部地区。二、基础设施依然滞后,尤其是西南地区交通条件亟待改善,西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缺乏。三、生态环境建设任务十分繁重,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占国土面积比重高,生态补偿机制还不健全。四、自我发展能力特别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条不长,影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五、“三农”问题和城乡就业矛盾尤为突出,扶贫开发工作十分艰巨。六、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偏低,人才不足和人才流失现象严重。西部地区幅员辽阔,人口分散,承担着守土戍边的重任,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行政成本很高。七、改革攻坚难度大,国有企业改革滞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比重仅占全国的3%多一点,发展观念和体制机制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八、实施西部大开发在资金投入、人才开发、法制保障等方面的长效机制还不完善。

  《中国投资》:国家在建立健全西部大开发长期稳定投资渠道方面,有哪些新的进展?

  王金祥:国家有关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在推进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积极有效的工作。初步统计,“十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和其他预算内财力性投入总量逐年增加,累计约达7212亿元;国家长期建设国债累计投入约2758亿元,占全国同期国债的43%左右;中央预算内建设资金累计投入约393亿元;公路、铁路、三峡、民航和水利等五种国家专项建设基金累计投入约1934亿元,占同期全国的53%。总的来看,中央政府对西部地区各类资金投入的规模不断增加,投资比重也不断增加。

  近年来,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会同有关部门,一直在抓紧推动建立西部开发长期稳定资金渠道。总的思路是:一是继续完善和用好现有资金渠道,确保对西部地区的投入规模基本稳定和适当增长。二是结合深化投资、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加快研究拓展财政贴息、产业投资基金等新的投资渠道。

  《中国投资》:目前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存在哪些薄弱环节,如何解决?

  王金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一是总量不足,后继乏人;二是结构失衡,分布不合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高层次人才和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类实用人才紧缺;三是人才作用发挥不够充分,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要围绕西部开发重点任务,调整和配置人才结构;以稳定和用好现有人才为重点,积极吸引紧缺人才;坚持发挥市场配置人才的基础性作用,加强人才交流。重点有四项: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实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稳定现有人才队伍;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创业;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对到西部地区工作的人才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党中央、国务院将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人才开发投入的力度,特别是加强人才培养、培训,调动西部地区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是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教育、卫生等方面人才对口支援,组织东西部地区之间公务员实行交流。建立西部人才竞争的体制优势。

  四是搭建人才平台。加强对应用型人才、高层次创新人才、新农村建设实用型人才的培训,建立一批培训基地;创立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平台,为到西部地区工作的人才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中国投资》:“十一五”期间扩大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将有哪些重要举措?

  王金祥:大的方面,主要考虑从以下几点入手。

  鼓励和支持生产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要以市场为导向,打破行政区域壁垒,引导和支持东中部地区各类生产要素向西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流动。当前,要加快促进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的合理流动。

  积极推动企业合作。引导东中部地区有实力企业参与西部地区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参与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和特色资源加工基地建设。

  建立健全区域合作和区域互助机制。建立健全各类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如协会、联合会、行业机构等),为各类企业和投资提供服务。

  合理引导外商到西部地区投资。对于符合《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中的外商投资项目,在市场准入、税收、土地等方面依法实行优惠政策。

  构筑西部地区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平台。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联合各方面力量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西部地区有条件的企业,或者联合东中部地区的企业,以多种形式在境外投资,参与对外贸易、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科技人才和文化交流、工程承包 、劳务合作等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