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尚未完成改制国企盛宴让KKR忍者激变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8日 15:41 《环球财经》杂志
本刊记者 | 裴金钢 继凯雷、华平之后,KKR的脚步姗姗来迟。但中国尚未完成改制的国有企业对于KKR来说仍不失为一场盛宴。 近日,KKR的亚洲有限公司董事长德里克·莫姆爵士心里一定很不爽。 据业内知情人士透露,就在高调进入亚洲市场,聘柳传志、田溯宁等诸位成功创业名士当上了投资顾问之后不久,KKR却出师不利,首战未捷。 这一战就输在了山东。 据了解,KKR此前对山东济南锅炉集团就垂涎已久。早在2005年的时候,频繁往来穿梭于香港和中国大陆的德里克·莫姆爵士就通过各种会展、论坛、工作谈判等各种渠道到山东物色对象了。 那时候,济南锅炉集团体制转轨不顺、企业效益较低,正处于改组、改制的酝酿阶段。经过一系列的项目“猎头和寻踪”活动,莫姆爵士终于跟济锅这一位“超艳美女”搭上了钩。 济锅是国家大一型企业,它与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美国福斯特惠勒公司在CFB(循环流化床技术)锅炉生产领域,共同占据世界前三的位置。 在KKR等外资财团“惯例式丰厚嫁妆”的诱惑下,在各方人士的共同推动下,2006年济锅终于决定要引进战略投资人了。 据透露,在济锅初选的战略合作伙伴名单里,KKR当时最被外界看重。 可时间流转到2006年年底的时候,风云突变。包括KKR及其它一些有外资背景的投资公司最后都被宣布出局,倒是山东本地的一家国有企业担起了整合济锅的大梁。 KKR竹篮打水一场空。有人说,他是结结实实地抱着一个大绣球,充满期望地度过了一年啊! 迟来的“野蛮人”? “对KKR来说,他进入中国市场的时机已经显得比较晚了。”亿中投融(上海)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总裁张亨对《环球财经》记者说,“比如房地产市场,凯雷在中国早就已经非常活跃了。” 据张亨分析,对于KKR、凯雷这样的大盘基金来说,前期如火如荼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也许是很有大鱼可捞的池子。 “房地产这个领域,一般要经过2到3年的运作周期才能获利。据我所知,有一些海外的基金,做房地产市场的,今年已经在陆陆续续地往外撤了。”张亨说,“当然,房地产市场只是一个投资领域,在其它投资领域,先机恐怕也很重要。” 在济南锅炉集团这个项目上初战不利,比起凯雷在中国诸多项目的腾挪跳宕来,迟到的KKR显然没有占到比较优势。 正因如此,KKR也想到必须要在中国找两个顶尖高手做顾问,其角度一定是为了不甘落后、抢占先机作准备吧。由于天色稍晚,KKR必须得有一个熟悉当地市场环境的向导,以便它顺利行军,甚至直取捷径、突出奇兵。 实际上,像KKR这样比较晚地进入中国市场的私募基金还有不少。 《环球财经》记者从清科财务管理咨询(北京)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康中迈那里了解到,就在中国加入WTO五周年之际,也就是在中国对民族经济保护期即将结束的时候,国际私募资本如潮般涌入中国国门。 “目前正处于国际私募资本投资亚洲的加速期。2006年前11月,共有总值121.61亿美元的35只基金募集成功,其中75.3亿美元的基金是下半年募集的。” 康中迈指着公司最新发布的一份年度报告对《环球财经》记者说,“在这些基金中,投资中国市场的基金有68家111个案例,整体投资规模达117.73亿美元,居亚洲之首。再者,从募集资金的规模来看,投资风格类似于KKR、凯雷、华平的并购型基金(57.4亿美元)膨胀速度尤为可观,远高于成长型基金(38.47亿美元);可是,从基金投资的市场份额来看,目前并购基金(10.8%)还远低于成长基金(22.7%),更低于过桥基金(23.8%)。” 分析康中迈提到的这些数据,《环球财经》记者注意到三点:其一,中国已经成为海外私募基金追逐的重点;其二,过桥基金大行其道,说明在这些投资亚洲市场的私募基金中,涌动着一股强大的“资本投机”的思潮。其三,置身于这种“资本投机”思潮的强力簇拥中,历来以“融资交易和股权投机”闻名全球的“野蛮人”KKR能心甘情愿地坐视中国市场的巨大投机机遇落袋他人吗? 分身腾挪:逼出来的诡兵计 KKR、凯雷、华平……这些名字历来都是最受全球关注的并购型私募资本。 与KKR相比,凯雷和华平进入中国的时间明显偏早。但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不错,早行人历来注定要首先遭受风霜冻迫之苦。 “控股比例被大大降低,甚至已经改变了并购型基金绝对控股的惯例需求。尤其是被拖了那么长时间,其年增长率可能就不是非常高了,凯雷对此也很无奈。” 熟悉其中缘由的亿中投融总裁张亨对《环球财经》记者说,“凯雷表现得如此隐忍,可能是为了维系并取得中国国资委、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的信任吧。这就是凯雷作为‘总统俱乐部’的政治韧性。” “PE(并购基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身为风险投资家的ePlanet全球风险资本执行董事孙文海先生对《环球财经》记者说,像KKR这类国际并购基金,其投资人跟基金的管理团队之间也是有一个协议的,在这个协议中,基金管理人一般会承诺给投资人一个定期收益,而投资人绝对是只认现金入账的理性人。这样,定期获利对于并购基金的管理者来说就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据孙文海透露,像KKR这类基金一般是最讲究快进快出的。根据惯例,它们购入的优先股,其套现周期一般会设定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左右,有些甚至要求在收购项目重组上市后的第一天就全部卖掉。也就是说,并购基金最看中的还是自己的套利空间,企业的改组只是其副产品而已。 也许正因如此,充斥着家族企业和国有产权的亚洲市场才普遍对KKR等并购基金心存芥蒂。 据业内知情人士透露,KKR目前已经调低了它在亚洲市场的交易预期。据悉,德里克·莫恩爵士本人曾向外界透露,“目前,KKR在亚洲的首批交易将不会很大。” 对于德里克·莫恩爵士的言论,业内有各种预测。有人认为,所谓规模不会很大,有可能标志KKR会向综合投资平台发展。即以集团战略统合风险投资与并购业务,换句话说,历来以并购闻名的“野蛮人”KKR,有可能正在探索成立专门针对亚洲乃至中国市场的风险投资模式。 支撑这一观点的论据来源于对KKR竞争对手投资趋势的研判。 据分析,在中国私募投资领域,正在出现并购基金兼营风险投资的潮流。 比如,凯雷跟软银SAIF合作投资了顺驰网络;近日,凯雷又对外表示,该集团未来三到五年内,将更加重视对中国中小私营公司的投资并借此更多获利。 同是近期,人们在“七天连锁酒店集团”的股东队伍中找到了华平的身影。 另据了解,黑石集团目前正在计划将其风险投资基地从印度转移到中国来。而其未来投资的单笔额度也将可能大大分散,有可能会降至亿美元以下…… 凯雷、黑石跟KKR一样,共居“世界四大私人股本集团(私募基金)”之列,华平当然也是享誉全球的并购大佬。 “很显然,这些大腕级别的投资人相互之间也是有竞争的。”某私募基金投资经理陈先生对《环球财经》记者说,“KKR对山东济南锅炉集团感兴趣,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济锅集团已经掌握了生物质能燃烧发电技术这个题材,单个剥离出来,都是很好的风险投资话题。” 有关KKR有可能在华发展风险投资业务的预测,还来源于其近期这个公司的一些人事举措。《环球财经》杂志也注意到,KKR继2006年初将LLC董事总经理路明挖进了门内。当时,路明的职责就被定位为“领导KKR亚太区新业务的开展和运营执行”。然而何谓新业务? 在路明之后,KKR聘请了中国的田溯宁和柳传志担任顾问。 无论是田,还是柳,他们都是中国最为成功的创业人士之一。在他们身上,除了凝聚着丰厚的高端人脉资源之外,还凝结着各自对中国创业领域的成功体验,以及对中国风险投资市场的真知灼见。这些东西洋人可能不懂,但在中国却是唯一可行的中国特色。 这一切难道都只是无意中的巧合? 主战场:“倒卖”国企不着急 “像KKR这类私募基金规模都比较可观,单笔并购投资动不动就是几十亿美金,风险投资最少也在1000万美金以上。”亿中投融总裁张亨对《环球财经》记者说,“我觉得他们未来在中国的主要买卖对象应该是中国的国有企业。” 对于张亨的观点,《环球财经》记者分别向ePlanet全球资本执行董事孙文海以及德意志银行董事总经理中国区主管王仲何先生进行了求证,结果也分别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ePlanet全球资本执行董事孙文海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人民币升值对于并购基金来说影响比较大,因为它讲究快进快出,所以,每年3%—5%的升值空间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中国政府强调宏观调控,鼓励竞争,行业发展上鼓励国退民进。这就为这些并购资本创造了巨大的投资机会。”德银总经理王仲何先生对《环球财经》记者说,“目前在中国已经有了产业基金,并且承认其合法地位。所谓产业基金实质上就是私募基金,只是说法不同罢了。这一趋势鼓励了国际私募基金的进入。像KKR、凯雷这样的基金,规模比较大,一般都在几百亿美元以上。国有企业地盘比较大,正好是适合他们投资的盘子。” 像KKR、凯雷这些国际特大型私募基金很多都是德意志银行的客户。而据了解,这些特大型私募基金目前也确实在努力通过德银寻找好的国企投资项目;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国内的很多国企也想通过德银找一个好“洋女婿”。 据分析,目前中国国企改制改得最快最好的都是一些敏感领域的标杆性超大型国企。其它一般性行业里的大中型国企有些只改了一半,或者正想改制。 很多找德银的国企客户就属于后者,他们相对规模都比较大,也花了一些时间和精力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制或改组。但是盘子越大,在转制过程中的问题越多,对资金的需求也就越大。很多都需要动手术或者关闭、重组了。 至于资方的需求,王仲何透露说,对于并购基金来说,他们关心最多的就是目标企业在在行业内是否占有前三名的份额,其成长空间是否足够等问题。 看来,中国尚未完成改制的国有企业成为KKR的重点目标已成定局。但凯雷收购徐工案闹得沸沸扬扬之后,各界对姗姗来迟的KKR戒心就更是浓重了。 KKR想后来者居上,今后在并购主业上的如意算盘又会如何来打呢? 据分析,继凯雷并购徐工案一稿方案受阻后,有些并购基金已经开始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了。 比如,2006年凯雷又走出了分拆沪市上市公司云天化(600096)的一步险棋。但这一次他却就如愿以偿。这次凯雷是以定向增发的方式,用6500万美元取得了云天化旗下控股子公司“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26.01%的股份,一举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据说,“复合材料”还是中国玻璃纤维的三大巨头之一。 “定向增发确实很有可能是以后KKR等并购基金进行投资的主要通道。”亿中投融总裁张亨对《环球财经》记者说。 除了确认KKR可能会采取的定向增发的投资方式外,ePlanet全球资本执行董事孙文海还提到,“《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规定对持有国企第一大股的投资人要锁定三年,这一规定不符合资本的真正愿望。由于这些私募基金的LP(投资人)GP(管理人)之间存在一个定期兑现收益的协议,GP必然有一定压力。我相信,未来的KKR等并购基金一定会通过各种渠道跟中国政府有关方面进行协商,以求调整方案。” 在大量亚洲并购基金正在集聚能量、蓄势待发的时候,历来以“融资交易和股权投机”闻名全球的“野蛮人”KKR不会坐视中国市场的巨大投机机遇落袋他人。 像KKR这类基金一般是最讲究快进快出的。也就是说,并购基金最看中的还是自己的套利空间,企业的改组只是其副产品而已。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