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袁钢明陈清锋杨福汪段泳聊企业社会责任实录(3)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0日 15:06 新浪财经

  主持人汪段泳 : 袁老师刚刚说了很大的问题,在我们印象里日本的东西就是质量好,您的说法就是企业和员工关系很和谐,造出精密的东西。

  袁钢明 : 比如他们生产的电子产品,我们以为高技术的,结果不是,集成电路稍微有一点灰尘就会影响质量,他们就让员工回家都非常干净,所以操作的环境就特别精密,所以他们在家庭里都非常非常干净,在操作环境里没有任何灰尘,他们用放大显微镜发现稍微有一点灰尘就会造成电路的不顺畅,所以职工如果真正有这样高的责任心质量当然好。

  杨福 : 举个例子,我刚刚从日本回来,参观了丰田的总部,去他第一工厂参观的时候,是非常大的工厂,我潜意识里就以为丰田一定是我们看到的非常先进的工厂,结果去了发现跟我们国内的汽车厂没法比,设备非常陈旧,已经运行了三四十年,一看就是非常陈旧的工厂。

  袁钢明 : 名古屋那个是比较旧的,还有一个厂比较新,但是名古屋那个是典型的。

  杨福 : 你到那儿看他所有的生产线,人就像一个机械那样的运转,比如说这个环节产生的问题会影响下一个环节,后来很多人也都来学习,甚至都把已经掌握的生产方式拿过去,后来发现不行,不成功,我也问他为什么?一个人有这样的意识不行,还得整个组织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意识,都有这种精益生产的意识才能成功。

  袁钢明 : 你说的感觉和我的感觉一模一样,我也去过丰田好几次了,因为我自己的观念改变了,刚开始觉得丰田的厉害是在于全自动的焊接技术、无人工厂,结果现在我去了以后发现不是这样,我和你发现的情况是一样的。我看到水泥地面都脱落了,油漆都斑驳脱落了,我看到所有的设备是旧的,并不是很新的。工人的节奏并不像我们这么快,还有很大的空间,就是柔性操作。

  后来我才发现丰田早就提出“以人为本”,这是他的思想,后来我们才知道经济效益高是要处理地好这个关系。

  主持人汪段泳 : 我想到一句话,《孙子兵法》里面有一句话,上下同欲者胜。刚刚两位说的给出我们一个道理,企业内部一定要达到和谐,日本的内部很和谐所以生产出来的东西很精益,日本包括俄罗斯对我们的印象是,你们的东西很便宜,但是质量很差。作为一个企业家,陈总,根据您的企业实际您是怎么在企业内部实现上下同欲或者企业和谐的?

  陈清锋 : 关键是文化,对企业倡导什么的文化。我们豪恩集团有一个总之就是“拼搏做事、实业兴国,感恩做人、回报社会”。一个企业如果想要发展都要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可能今年公司很有钱,但是还要考虑到我的员工是否能够保证各方面的收入。

  在这里我自己觉得企业要能够建立这个过程,可能刚刚企业成立能赚到钱,是运气,五到十年企业还能发展,可能是老板很用心、很努力企业发展了。真正这个企业十到十五年还能够成长、还能够走,这个过程还需要制度体系,你是否有合理的制度体系,比如有各种各样的流程,你的客户群、产品研发,有一套很完整的东西。还能够生存下来,到二十年了,你最最关心的就是这块,企业为什么要生存,是因为这样一个文化。

  我记得有一本书叫做《基业常青》、《从优秀到卓越》,这两本书里面最最让我感受的企业联系在一起的是核心理念。往往我们现在中国的企业生命时间太短。

  袁钢明 : 你说的非常重要。

  陈清锋 : 是这个还没有形成,说松下也好,他们是因为真正是创业者,比如松下幸之助,他在企业成立的时候就有这样一个过程,当然这个企业生存下来我相信,能够发展20年的企业也就几家。

  袁钢明 : 日本丰田成功了,生存下来了,但是和他一起的日产就合并了。为什么?日产公司就没有,他完全学的美国,他从开始就学美国,结果没有生存下来。

  陈清锋 : 企业生存的所在是什么,像豪恩集团提出的我们真正的使命是什么,是从使命到企业的价值观,如果真正能形成这样的凝聚力的话,所有人进来告诉他我们是为了什么做生意,如果我们今天只是为了赚钱做告诉你不要来了,我们是为了有真正的使命,或者要做真正的产品。我们要明确我们多少年的时间里要达到韩国人、日本人的水平,我们的产品品牌要多数年以后也有我们自己的东西,奥很明确这个方向。当然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艰辛,可能会有很多挫折,我时刻讲,企业时时要想到残酷的现实,但是要坚持走。

  主持人汪段泳 : 刚刚陈总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作为企业家也好或者作为企业也好都有一个信念使命感,特别重要的使命感就是作为民族企业和民族企业家,最终的理想都是让我们的企业和产品走向世界。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我们现在中国的产品说句话讲的不太好听一点,都认为中国的产品很便宜但质量很糟糕,这是国外对我们有很不好的印象,我们要改变他们这种印象。我们像袁老师讲的首先根上要和谐,或者陈总讲的根上就是企业文化,这里面都有一个问题,在我们走向国外全球化的背景下作为有民族责任心的企业,我们应该怎么样在全球化的背景尽我们的企业社会责任,我想这也是在座每一位关心的问题,我也想听听各位老师的高见。

  杨福 : 我觉得刚才陈总讲的企业寿命的确比较短,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我觉得现在企业全球化的加速是一个既不奢侈也不遥远的话题,我认为是一个非常迫在眉睫的问题。举个例子,大家前段时间也说富士康那个事件,富士康事件并不是说国内的媒体先报出来的,是由英国的一个媒体先报出来引起了

苹果公司管理层的重视,然后国内的媒体再就国外媒体的报道进行跟踪、调查,然后在国内引起了一个反响。刚刚袁老师也提到很多国外的经验,可能的确因为国外的发展也经历了像这种原始积累的阶段,人权意识、民主意识、文化意识已经相当的充分,就是说会迫使中国有经营行为的跨国公司会主动检讨,你作为供应商,世界工厂符合的定义,众多中国的中小企业,可能会越来越面临着来自纳入审查的体系,如果你还是单纯的评价不行,可以像越南这样更集成的国家那个时代已经真正过去,大家在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的企业社会责任我觉得是非常非常当下的话题,以前也有,现在我觉得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这个压力会使作为我们
供应链
链条的中国企业会有一个来自跨国公司的。

  另一方面我们的企业走出去,因为刚刚你提到那些都是因为有长期的舆论环境,舆论环境就认为中国是低成本的世界工厂。另外我们最近几年还没有引起国内企业重视的问题是说,西方国家认为我们很有钱,中国迅速崛起,这是这几年西方舆论热点的话题,这就造成一个现象大家认为很有钱,可能融资成本是很低的,政府的国有银行可以用低成本来融资。去年失败的案例,中海油收购案例,面临很多政治压力,政治压力之所以被当作话题来炒作还是有充分的舆论基础,不明旧历,中海油号称上市公司是不是喜欢媒体这样反应,你是国有控股买美国企业的钱都是来自政府低成本的融资,所以舆论有压力。这个议员为了拉选票,为了政治的需要放大这个东西。这时候我们走出国门的企业,中国在非洲的形象堪忧,过去我们援助非洲的第三世界国家,还是给你贴这样低成本等等这样的标签。我觉得单纯靠产品的输出或者资金的输出,如果不去改变自己在西方舆论的形象,不让人意识到我也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公民,我觉得是不行的。

  袁钢明 : 企业走出去,根据时代发展起来的环境促进我们朝着这方面改善。本身外部市场环境要求高的时候,产品质量、企业责任就强一点。现在进一步要求越来越高了,不仅是产品质量,还要有服务,还要有一套对整个社会环境、环保的负责,就是这样如果让人觉得你生产的产品作出了牺牲的话人家还是不答应,人家说你们的工人福利不够,你们是以工人的血汗换来的,我们觉得你这个是低成本的产品,或者你造成了环境污染,我们要增税。

  另外,我们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越来越强,现在人家不满足你简单的低价,也希望中国的人文素质高一些,比如他们非常注重中国的管理、职工的工作环境提高等等。

  还有一个事情,咱们国家过去出口的时候以前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比如发生一些事情造成国家认为你的企业出现这样的问题。过去媒体上报道过,咱们国家到哪个国家投资的时候,要求你必须遵守什么什么规定,结果咱们的投资人还不同意这一条,因为咱们国家没有这一条,因此这个事情就返回来说这种做法,比如说举个简单例子,到韩国投资的那件事情,就是收购汽车厂的事情就遇到对方劳工潮的问题,这个事情反过来对国内的做法社会发展的变化。应该说是有效率的发展,实际上是对社会的贡献,同时反过来又促进企业的发展,这一系列的改善应该说就是全球化过程的,我们不应该把全球化过程中的制度看成是冲击、压力、是一种成本,我们应该看成是一种推动、一种改善,这样我们就能够正确的对待这样的问题,有利于推动我们国内对这件事情的改进。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