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长三角地区贫富鸿沟缩小 均衡分享财富势头初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9日 12:04 新华网

  新华网 上海7月29日电 (记者 徐寿松 姚玉洁 胡作华)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农民林毅力发现,当卖完最后一茬枇杷时,上半年他家的钱袋比往年“厚实”了不少,而他在嘉兴市工作的姐姐,财富“增长感”却没他这么明显。统计部门对此的解释是,上半年嘉兴市农民人均收入增幅连续第三年超过城镇居民。

  在离嘉兴百十公里之遥的上海,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增幅的差距也由去年的4.3个百分点缩小为1.7个百分点。而与嘉兴毗邻的苏南,最新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已让位于苏北,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幅苏北已与苏南旗鼓相当。种种信息呈现出一个趋势:长三角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财富鸿沟”在缩小。

  城乡居民“均衡分享财富”势头初现

  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悬殊一贯被认为是城乡“财富鸿沟”的典型表征,而新近出炉的年中统计公报显示,

长三角地区这一“鸿沟”正在填充、弥合之中。

  据抽样调查,上半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0704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9%;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5855元,增长9.2%。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差距比去年同期缩小了2.6个百分点。

  江苏的“富民优先”政策成效也甚为可观,各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幅最低在12%以上。上半年,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15元,增长14.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239元,增长14.5%,延续了上年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城乡居民收入增幅不断逼近,差距缩小到0.3个百分点。

  “均衡分享财富”的托底性保障还体现在就业、社保覆盖面的进一步扩大。上半年,浙江地方财政支出中用于社会保障和抚恤救济的支出分别增长15%和15.9%。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比上年末大幅增加,去年以来新增的被征地农民基本实现“即征即保”。前6个月,浙江省新增就业的29.3万人中,来自农村的劳动力有18.7万人,占6成以上。

  “后来者”快速赶路,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毛伟明指出,长三角地区“财富鸿沟”缩小的另一典型表现是区域经济呈现出共同发展的好势头。

  在江苏,苏南一马当先的局面已渐为苏南、苏中、苏北“三马齐驱”的新图所代替,苏北、苏中的经济增长步伐明显加快,大有赶超苏南之势。上半年,苏中、苏北地区实现工业增加值增幅分别为23.1%和22.4%,均高于苏南21.8%的增速。苏中地区一马当先,长期“后进”的苏北地区一改颓势,增速与全省持平。

  浙江省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同样在加快。上半年,衢州、丽水、舟山“后发”三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都在20%以上;三市的投资增幅居全省前三位,合计占浙江全省投资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8.5%上升到9.7%。

  “这意味着投资在转向。”浙江省统计局的一位经济师分析,长期形成的投资偏好是,发达地区投资扎堆,最需要资金启动的欠发达地区却难为无米之炊。因为回报高,甚至连欠发达地区的资本也被“虹吸”到发达地区,作为资本输出地的欠发达地区成为“漏斗”,越落后越缺钱,越缺钱越落后。而现在,在相关政策引导下,长三角地区的投资开始向“后发”地区流动,资本在最需要的“凹地”实现效益最大化。这位分析师说,投资从“抽空”到资本“回流”的过程,其实反映了资本要素的配置在走向均衡,而这,恰恰是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财富鸿沟”缩小折射经济社会和谐度提高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宋林飞教授指出,地区发展差距、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说明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和谐度在提高。

  眼下,长三角地区所呈现的还只是经济社会率先和谐发展的端倪。业内人士认为,长三角城乡财富分享均衡化、地区发展协调化不仅潜力巨大,而且时机已成熟。

  首先,长三角地区产业“溢出”效应为后发地区的承接与追赶提供了可能。

  其次,从江浙沪三省范围内来看,“泛长三角”巨大的经济规模已不再是区域经济的简单相加,而是流动的劳动力、资金、技术、市场的综合效应,这些都为欠发达地区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提供了现实条件。

  再次, 长三角地区无论是工业化水平还是城市化水平均居于全国前列,“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已具备率先实现的物质基础。(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7,32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