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博鳌亚洲论坛2006年会 > 正文
 

博鳌亚洲论坛开幕 探寻亚洲的新机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2日 16:45 新华网

  

博鳌亚洲论坛开幕探寻亚洲的新机会

A.P.穆勒-马士基集团首席执行官杰斯·苏德伯格在开幕式上致辞。 新华社记者 姜恩宇 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新华网博鳌(海南)4月22日电题:博鳌亚洲论坛开幕 探寻“亚洲的新机会”

  新华社记者王英诚 李嘉 赵新兵

  “博鳌亚洲论坛2006年年会”22日上午在海南博鳌开幕,39个国家和地区的1400多名政界、工商界人士和专家学者等与会,共同探寻“亚洲的新机会”。中国国家副主席曾庆红
在开幕式上强调:“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将更加紧密地相互支持、相互合作。”

  曾庆红表示:“只要我们继续相互尊重、平等对待,把握住发展的机会,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就一定能够促进亚洲的发展与振兴。”

  博鳌亚洲论坛成立于2001年2月,本届年会的主题是“亚洲寻求共赢:亚洲的新机会”,将重点讨论国际

能源市场走势、跨国并购、亚洲企业竞争力、多哈回合谈判、亚洲金融一体化和有关
中国经济
发展的众多议题。

  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在开幕式上首先致辞时指出,本届论坛年会的主题显示了亚洲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实现共同发展的强烈愿望。

  曾庆红在演讲中将“亚洲有来有史以来较为稳定的和平发展时期”、“成为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平等、多元、开放、互利的地区合作新局面正在逐步形成”称为亚洲面临的三个新机会。

  他指出:“这些积极而重大的变化,既为推动亚洲区域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亚洲各国和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印度尼西亚副总统优素福、斯洛文尼亚总统德尔诺夫舍克、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二阶俊博、新加坡外交部长杨荣文和韩国贸易部长金铉宗等在论坛开幕式和全体大会上也分别围绕论坛主题进行了发言。

  金铉宗表示:“亚洲的发展将会有利于提高亚洲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不是要导致贫富分化。为此,政府要做好准备来应对这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要通过积极的对话来共同应对这些问题,并且为亚洲经济的发展确定方向。”

  优素福在演讲中表示,中国对东盟进口的增长带动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增长。“中国的快速发展为亚洲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更多的亚洲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优素福的观点代表了与会各国人士对中国经济发展如何影响亚洲区域合作问题的瞩目。资料显示,2005年中国从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进口总额达到4400亿美元,同比增长20%,占中国进口总额的67%。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也在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其中对外投资的80%集中在亚洲地区。

  在本届年会上,中国的

房地产、汽车产业的发展,银行业改革进程,国有企业成长创新等被列入讨论内容。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透露说,这些有关中国经济的题目实际上“都是外国大企业提出来的”,“是世界很关注的问题”。

  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将超过3万亿美元,进出口每年将超过1万亿美元。曾庆红在开幕式上回答代表提问时表示,经过今后5年的发展,中国“将会为世界,特别是为亚洲地区互利合作提供更多的新机会”。

  密克罗尼西亚总统乌鲁塞马尔、斯里兰卡政府总理维克勒马纳亚克,全国政协副主席廖晖以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等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