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2005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4)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 02:12 金时网·金融时报

 四、宏观经济环境和相关政策调整

  (一)国际经济形势

  国际经济持续复苏,主要经济体平稳增长。上半年,美国经济增长3.3%。欧元区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年增长率从2004年同期的2.1%下降至1.1%。日本经济保持复苏态势。亚洲和
拉美新兴市场经济保持较高增长。

  全球货物贸易不平衡加剧,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上半年,美国货物贸易逆差为3732.6亿美元,同比增长18.33%。与之对应的是,能源出口国以及部分新兴市场国家货物贸易顺差扩大。在此背景下,世界贸易摩擦增加。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05年上半年反倾销诉讼案件为96件,略低于上年同期,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全球通货膨胀水平总体适度,石油等能源产品价格出现较大上涨。上半年,美国核心消费物价指数同比增长1.11%,欧元区核心消费物价指数同比增长0.44%,日本核心消费物价指数同比下降0.2%。国际商品市场石油价格大幅上行,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最高达到60.95美元/桶,比2004年末上涨了17.09美元,涨幅达到39.33%。

  美元利率连续上调,美元对主要货币汇率出现全面反弹。上半年,美联储连续4次上调利率,使美国基准利率上升到了6月底的3.25%。美元转向高息货币,相对于其他主要货币的利差拉大,美元对各主要货币转强。6月底,欧元兑美元收于1.2108,较年初的1.3465下跌10.1%;日元兑美元收于110.92,较年初的102.78下跌了7.9%。

  国际经济的平稳增长为我国对外贸易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由于全球贸易不平衡问题加剧,使中国深受贸易保护主义之害。由于我国对石油等资源性产品的进口依赖较强,石油类能源、矿产价格的上涨对我国进口带来一定影响。虽然美联储连续加息分流了部分资金,但由于全球整体上仍处于低利率环境,资金供应充裕,我国境外融资和吸引外商投资的外部条件依然较为有利。

  (二)国内经济形势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第二产业增速依然较快。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5%,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受气候条件和财政资金支持等有利因素影响,增速有所提高,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比2004年同期加快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速依然保持较快增长,增加值同比增长11.2%。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但结构有所改善。国家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的宏观调控效果逐步显现,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一定抑制。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4%,同比回落3.2个百分点。其中,农业、铁路运输、设备制造等基础性行业投资增幅扩大,冶金、有色金属等过热行业投资增幅回落。上半年,

房地产行业投资增幅回落到23.5%,比2004年同期回落5.2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平稳增长,消费需求增速有所加快。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9.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实际增长12.5%,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0.8和1.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推动了消费需求平稳较快增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比上年同期加快1.8个百分点。

  物价涨幅平稳回落,利率水平稳中调整。上半年,居民消费物价水平累计同比上涨2.3%;生产资料价格累计同比上涨9.9%,但增幅有所放缓。中央银行加大利率杠杆的力度,下调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到0.99%,分别上调境内商业银行美元、港币存款利率0.25和0.1875个百分点。

  货币信贷平稳增长,

股票市场走势低迷。上半年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15.7%,增速比2004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同比增长13.3%。相对于债券、票据市场交投活跃的局面,上半年股票市场日均成交量同比下降45.1%,新股发行基本停滞。

  财政收支状况有所改善,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上半年,国家财政收入完成1.64万亿元,同比增长14.6%;财政支出1.24万亿元,同比增长15%;收支相抵财政盈余比2004年多增466亿元。财政支出结构重点转向支持农业、基础设施、能源和高新技术、社会保障和教育发展。

  出口增长强劲,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由于国外需求上升、贸易壁垒进一步削减,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回落直接减少了国内进口需求,上半年海关外贸出口3423亿美元,增长32.7%;进口3027亿美元,增长14%,增幅同比回落28.6个百分点;进出口由上年同期的68亿美元逆差转为396亿美元顺差。

  长期来看,产业和投资结构改善,国内储蓄、投资和消费关系逐步优化,本外币利率协调,都有利于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短期来看,“高储蓄、低消费”的矛盾较为突出,促使国内企业更多地转向国际市场,增加出口;国内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仍不通畅,加上其他制度性因素的约束,国内企业境外融资的积极性增高。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当前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问题。

  (三)外汇管理政策

  继续推进贸易便利化。进一步改革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管理,扩大全额保留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的企业范围,将境内机构超限额结汇期限延长至90天。扩大商务出国供汇范围和标准,调高境内居民个人自费留学购汇指导性限额。

  规范资金流入和结汇管理。进口延期付汇实行登记备案,出口预收货款和转口贸易实行待结汇管理。严格控制境内银行短期外债规模。开展收汇专项检查,查处违规资金流入,打击地下钱庄和其他非法外汇交易。

  拓宽资金流出渠道。深化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将全国购汇额度从33亿美元提高到50亿美元。上半年,累计新批准境外投资项目355个,境外投资资金汇出23.6亿美元,同比增长4.7倍。支持境内保险机构对外证券投资,批准首笔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额度17.5亿美元。开展个人财产对外转移售付汇监管工作,做好对申请人身份及有关财产来源合法性和真实性审核。

  上述政策措施有助于引导资金跨境双向均衡的流动。但是,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需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一项全局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相互协调和共同努力。

  五、国际收支形势展望和政策取向

  (一)形势展望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稳步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4.3%,仍维持较高水平;国际市场以石油为主的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受需求和投机双重因素的作用,仍将继续高位运行;美联储为抑制石油价格上涨和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继续采取趋紧的货币政策,小步快走地升息,全球经济有进入加息周期的可能性。从国内看,下半年国内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国家将进一步改善宏观调控,巩固宏观调控的成果,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加快发展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尽管面临一定通货膨胀压力,但总体上处于可控范围,本外币负利差可能扩大。

  在上述国际国内因素影响下,预计2005年全年国际收支仍将保持顺差,外汇储备较快增长。其中,经常项目顺差将延续上半年的扩大势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增速有可能趋缓。

  (二)政策取向

  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需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预计相关政策的取向是:

  积极扩大进口,缩小贸易顺差。加快推进贸易便利化,扩大国内短缺性资源和战略原材料进口,支持先进技术和设备进口。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减少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

  切实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引导外资更多流向高新技术产业和中西部地区,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继续开放服务市场,有序承接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逐步实现内外资企业的公平待遇,加强法制建设,改善投资环境。

  稳妥有序地拓宽资本流出渠道。健全对境外投资的政策促进和协调机制,大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逐步推动境内机构开展境外证券投资。

  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和管理。完善国际收支风险监测,强化国际收支预警分析,加强对外汇资金流入的管理,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加快外汇市场建设,完善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扩大外汇市场交易主体,增加市场交易品种,完善外汇交易模式。进一步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和价格发现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上一页] [1] [2] [3] [4]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