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部委专题--发改委 > 正文
 

98年以来发改委安排480多亿国债资金投资建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7日 17:42 发改委网站

  1998年以来社会事业国债建设成就评述

  得益于国债投资 造福于黎民百姓

  ——1998年以来社会事业国债建设成就评述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

  1998年以来,国家共安排国债资金480多亿元,加强教育、卫生、文化、旅游等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之强,覆盖范围之广,取得突破之大,实现效益之好,前所未有。得益于国债投资,人民群众就学、就医和享受文化生活的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事实说明,这一举措,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不仅有力地促进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和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更使人民群众直接受益,真切享受到了发展的成果。

  一、着力于教育薄弱环节,完善国民教育体系

  6年来,国家累计安排教育国债资金约240亿元,加强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教育基础设施、实验实训装备、信息化条件、后勤保障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教育资源整合优化,为切实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国债资金投入大大改善了高校办学条件,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迈上新的发展台阶。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加快了发展步伐。为确保高校扩招工作平稳顺利地进行,从当年起,国家利用国债资金支持高校加强教学、实验和学生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截至目前,已累计安排国债投资85亿元(扩招61.9亿、一省一校13亿、在京公寓10亿),带动多渠道投入230亿元,新建教学楼、科研实验楼、图书馆、运动场(馆)、学生公寓等1390万平方米,改善了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有力支持了高等教育扩大培养规模。

  与此同时,国家还先后投入6.3亿元国债进行高校“筒子楼”改造,改善了高校青年教师的住房条件;投入4亿元国债实施了中央在京高校“煤改气”工程,为还北京一片蓝天和成功申办奥运会助了一臂之力;投入26亿元国债进行的高校基础设施改造,带动多方投资近18亿元,对180余所高校水、电、暖、气、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更新改造,消除了安全隐患,美化了校园环境。利用国债资金实施的在京高校学生公寓建设工程,将新建学生公寓250万平方米,对改善在京大学生住宿条件,实现“4、2、1”目标(即本科生4人1间、硕士生2人1间、博士生1人1间)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国债资金的投入,极大地缓解了高校办学条件的巨大压力,促进了高等教育多渠道筹措资金局面的形成,为学校今后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有力地保障了中央加快高等教育发展重大决策的实施。经过几年的发展,普通高校招生规模从1998年108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382万,在校生从341万人增加到1108.6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显著提高,从1998年的9.8%上升到2003年的17%,开始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迈上了新的发展台阶。

  利用国债资金引导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调整宏观教育结构,促进各层次教育协调健康发展。随着义务教育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和高等教育培养能力的加大,高中阶段教育已成为教育层次结构上的薄弱环节。为突破高中教育的“瓶颈”制约,尽最大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求学需求,促进各层次教育以及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国家利用国债资金引导各地重视和加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已累计安排国债42亿元。

  2002—2004年,国家投入国债29亿元,带动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投资近68亿元,支持了1480余所在当地有较大影响的优质高中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新建教学楼、实验楼等教学设施960万平方米,可扩大培养规模140余万人。

  2001年以来,国家投入8亿元国债资金支持了390所中等职业学校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和实验实训设施建设。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强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更好地为西部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解决“三农”问题服务,国家于2004年启动了“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专项建设计划”。计划在2004—2007年间,国家投入20亿元引导资金,加强1000所左右骨干中等职业学校和县级职教中心的建设,形成一批设施、设备条件基本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要求的职教基地,并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推动形成城乡互动、协同发展的职业教育服务体系,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预计专项计划建设的学校,实验、实习设备将得到显著加强,装备水平有较大提高,培养面向生产服务一线的实用人才的能力明显增强,学历教育规模将增加80-100万人,各种形式的短期培训增加100-150万人次。

  国债资金支持农村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大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努力缩小城乡之间教育发展差距,维护教育公平。2001年以来,国家先后组织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两基攻坚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等三大农村义务教育建设工程,中央专项资金投入合计将达到240多亿元,其中安排国债资金约120亿元。

  2001—2005年,中央投入90亿元实施了两期“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旨在通过中央和地方的共同努力,基本消除农村中小学现存D级严重危房。其中,国债投入40亿元改造了1700余万平方米D级危险校舍。2002—2007年,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中央计划投入53.64亿元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其中安排国债资金27亿元。用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基本覆盖全国农村中小学,使全国3.75万所农村初中具备计算机教室、38.4万所农村小学基本具备卫星教学收视点、11万个农村小学教学点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向农村学校输送优质教育资源,使1.18亿农村中小学生普遍接受到初步的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截至目前,已投入国债7亿元,为约11万所农村中小学装备了远程教育设施。

  新一届政府提出了到2007年在西部地区实现“两基”的目标任务,制订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支持政策,并启动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为保证西部“普九”目标如期实现,中央计划投入100亿元(其中安排国债投资50亿元)实施“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为新增约150万中小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2004年中央已投入国债资金15亿元,新建农村寄宿制学校校舍220余万平方米。

  农村义务教育三大建设工程的实施,将极大地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为实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并使全国农村学校基本具备开展远程教育的能力,推动农村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和师资水平,从而改变农村教育面貌,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国债资金支持西部地区教育发展,促进区域之间教育协调发展。 1999年以来,国家累计投入西部地区教育国债110余亿元,占同期教育国债安排的46%。特别是2000年和2001年,国家连续2年特别设立国债专项资金25亿元支持西部地区教育发展,并将项目列为年度西部大开发十大重点工程,分别支持了西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三州)每省重点建设一所大学,支持西部地区152所大学建设和完善校园计算机网络,加强了西部188个县级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目前正在进行的农村教育三大建设工程也重点支持了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二期)”支持西部地区36.5亿元,占中央专项资金61%;“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计划安排西部29.3亿元,占中央投入的55%;“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初步安排西部地区76.2亿元,占已分配中央专项资金的85%。

 [1] [2] [3] [4] [下一页]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