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中国财富的聚宝盆 长三角的国家使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3日 07:22 中华工商时报

  记者 孟怀虎

  国家发改委目前已对长三角区域的“定位”有了初步考虑。规划目标是努力使长三角地区形成空间结构合理、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中国财富的聚宝盆

  一组数据勾勒了这一地区旺盛的经济活力:作为中国经济版图上一道独特的风景,长三角正在吸引全球越来越多的眼光。

  2004年,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四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均已超过1000亿元,同期增幅均超过12%,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390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而这一经济增长高速和高于全国同期增幅3至5个百分点的状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已连续保持了多年。

  在这片不到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充满活力的大型城市群正在不断崛起:“超级巨人”上海,年国内生产总值超5000亿元,位列全国第一;“重量级巨人”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南京、台州,年国内生产总值在1000亿元;“小巨人”绍兴、南通、常州、嘉兴、镇江,年国内生产总值在500亿元以上。为长三角都市圈带来丰富性和层次感的县域经济,极具竞争力。2002年12月揭晓的全国百强县市竞争力排名中,有7个长三角的县市(区)进入前10位。县域经济的崛起,使长三角城市连片化、都市化成为可能。

  这一经济巨人群,更直接吸引了众多世界级经济巨人的目光。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400多家在这一地区落户,其中,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和中国总部的就有180多家,仅在苏州投资的有81家,投资项目达188个。据不完全统计,这一地区合同利用外资累计已近1500亿美元;长江三角洲已变成一个吸引国际资本与技术的强大磁场。

  在去年的全国财政收入中,长三角地区的贡献份额超过了1/4。国际经济学界公认,这一地区已成为继纽约、多伦多与芝加哥,东京、巴黎与阿姆斯特丹,伦敦与曼彻斯特等城市为核心的五大城市群之后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国家举力整合长三角

  目前,一个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已经成立。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江担任小组组长,上海市政府副市长周禹鹏、江苏省副省长蒋定一、浙江省副省长王永明担任副组长,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郭培章担任办公室主任。

  对很多人来说,这个消息期待了多年。

  显然,这是规格较高的临时性官方区域协调机构。

  而早在1992年,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的12个城市便自发的成立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每两年举行一次高级别会议。应该说,协调会积极推进城市间的资产重组,打破壁垒,通过组织城市间的联合与协作,使长三角大商贸格局基本形成,生产要素流动更趋合理,整体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

  但毋庸讳言,有关议论也从未间断:产业同构、港口大战、外资之争,等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有些问题仅靠区域内各方无法解决,在现行体制下,很难让地方政府摒弃“行政区经济”的传统思维。因此,有必要让国家出面,对这一地区的协调发展进行适当干预,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等方面。有人甚至提出,国家应当成立一个“长三角协调委员会”之类的强力机构。

  “以前也做过长三角、珠三角的区域规划,但没有很好地实施。现在,体制条件、市场条件都更成熟了。”有关官员对记者说。

  “做区域规划,是时候了。”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也这样认为,“以前为什么没有很好地实施?那主要都是政府在推动。现在是地方政府和企业有了内在要求,希望走到一起,打破行政边界。因此,现在再来做区域规划,体制条件、市场条件都更加成熟了。”

  记者在国家发改委采访时了解到,国家发改委方面已对长三角区域的“定位”有了初步考虑。规划目标是努力使长三角地区形成空间结构合理、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大都市经济密集区。区域规划包括9方面内容:一、区域的整体定位以及各城市的职能与分工;二、城镇体系发展和城镇布局;三、港口、机场等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四、产业空间布局以及发展目标、方向;五、水、土地等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六、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与灾害防治;七、科教信息资源整合与人力资源开发;八、对外开放与市场体系建设;九、其他一些需要跨省区规划解决的问题。工作方案规定了规划时限和目标。

  在这份长三角的发展战略规划上,记者发现其目标清楚而细致,它不仅规划出未来20年不但在前几年把长三角发展成为经济实力最雄厚的,以市场导向为主的半紧密型区域经济联合体,同时也规划了到2020年,基本建成一个经济实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区域内产业结构高度化、区域经济外向化、经济运行机制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共同体。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江认为,这一定位是从参与全球竞争的角度和全国发展总体格局中来研究考虑的。刘江把本次规划称之为“特别强调规划理念的创新。”

  城市胸怀中的国家战略

  尽管长三角区域规划已经进入国家战略,但如果省与省之间、市与省之间、市与市之间固有的各自为阵的思路没有改变,这样的区域规划实施起来可能还是要打折扣。但长三角的城市父母官却有着国家战略的广阔胸怀。

  这里没有任何省市争“老大”的地位,而所热议的是,拿什么保障区域规划。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工作座谈会”上,无论是上海市副市长周禹鹏还是江苏省常务副省长蒋定之、浙江省副省长王永明,在作关于区域规划的发言时,无不明确对各自的编制的排序、功能布局、产业布局、环境保护和城市群等都发表了各自思路,以确保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并实现目标。各省市把执行区域编制规划中的“约束力”首次被相提并论地高调提出。诸如在“不允许做什么”上加大规划力度,比如为减轻环境资源压力,很可能未来10年内“不准”再上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产业,“不准”为保护地方利益而设置阻碍区域统一大市场的壁垒;就规范机制而言,新规划将通过政策保障体系的建立,各种层次的协商、仲裁机构的设立,使地方“违规”现象及地区纠纷能得到及时处置。

  在江苏省常务副省长蒋定之看来,由于长三角区域规划编制与国家和省、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同步,规划之间的相互衔接尤为重要。

  宁波市常务副市长邵占维说了一句非常实在的“大白话”:如何让区域规划“管用”?

  这是决定长三角区域规划生命力的核心所在,更是落实国家战略的核心所在。

  无锡市副市长周敏炜更有一个想法:将规划内容分成“强制性内容、协调性内容和引导性内容”三类。

  绍兴市副市长马忠具体阐释:可以选择影响一体化最突出的一些问题,如招商引资、土地批租、外贸出口、人才流动、技术开发、工程招标、信息共享等方面,通过共同协商,形成长三角区域内无特别差异政策的公约、规则或法规。

  各城市要加强自律,这已经成为共同的使命。他们知道,大融合的态势已经发端。苏浙沪三地或16城市联手的项目已涉及交通、旅游、会展、人才、科技、信息、商标、信用、质检、环保等多个领域,并正在由浅入深地探讨产业规划、政策法规、金融服务等高层次的合作联动。这种联动式的长三角一体化是入世后中国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缩影。大量外企的存在,使得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国际化程度大幅度提升,整个长三角正在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的产品源源不断地从这里走向世界。

  这是国家使命的使然。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