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黄奇帆详解重庆1600亿元投资创新模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9日 02:09 第一财经日报

  这位重庆市常务副市长表示,一般来说房地产投资不能也不应该超过城市投资的30%

  本报特约记者 季谭 发自北京

  如果一个地方的基础设施投资长期超过60%,就会出现"空心化"问题;工业投资长期超过60%,就会出现GDP增长,生活环境改善不多,人均GDP很多,人均年收入不高的情况;房
地产投资长期占大比重,一定会出现房地产泡沫问题。

  重庆经济进入转轨时期,目前它正从基础开发、投资拉动型逐渐转为市场消费、生产贸易拉动型。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统计2010年该市的工业生产总值将达到1万亿元左右。而这正是该市的发展目标。

  5月16日晚,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在中央财经大学作“重庆:城市活力与政府决策”专题演讲,演讲之后,就当前重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房地产投资等方面的问题,黄奇帆回答了《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的一些提问。

  《第一财经日报》:重庆下一步将加快经济增长从“投资推进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从“资本和土地主导型”经济增长向“技术和劳动主导型”转变,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为什么作这样的调整?

  黄奇帆:如果重庆经济发展仅靠外援、靠外力拉动的路子,是不能持续发展的,所以我们这样说,重庆经济的外力拉动,眼下是有合理性的,但是长远是要调整的。

  重庆的发展用二十年或者是三十年的眼光来说,要把它变成三个阶段:1997年到2007年,可以说是西部开发中,基础开发阶段。是弥补基础设施缺口,补缺的阶段,这一阶段要靠投资拉动。

  从2007年到2018年,这一阶段是功能开发阶段,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到了一定的程度,工商产业大幅度发展,靠市场拉动,工业出口拉动。商业的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本身产生有力的经济拉动作用。这个10年,工商产业的拉动,可能要占到GDP60%~70%,而基础设施开发、投资拉动,可能只占GDP30%左右。

  到第三阶段,按照中央的要求,是希望把它建成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经济中心不光是工业、商业,既然叫经济中心,就应该是各种要素集聚和辐射的中心,是一个区域中心,是能够在重庆周边有所辐射,今后会逐渐形成积聚效应,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中心。

  《第一财经日报》:在政府手中,有什么牌来保障上述三个阶段目标实现?

  黄奇帆:应该说,上述这些目标是每一位市长都想到的事情,但不是每一位市长都能够做到的事情。

  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第一阶段,投资拉动是最主要的,但是再过3年、5年,投资当然还会有1000亿元、2000亿元的投资,但是这个结构逐渐会有所变化,所以重庆的投资结构会跟着这个目标在变化。在2000年,重庆的2000多亿元投资里边,其中,60%是基础设施投资,10%多是工业投资,30%是房地产和第三产业的投资。这个投资很粗放,是基础工业为主。

  在2004年开始,基础工业设施的比重开始下降,2004年,基础设施投资占45%,工业投资比重已经到了25%,去年1600亿元总投资里,工业投资400亿元。第三产业占30%(其中房地产投资占24.7%)。

  今年的投资比重我们会进一步调整,到2007年左右,我们会调整到4∶3∶3的比例,也就是40%基础设施,30%的工业、30%的第三产业,包括房地产。

  《第一财经日报》:为什么4∶3∶3被作为一个合理的投资比例?

  黄奇帆:如果一个地方基础设施投资长期超过60%,就会出现“空心化”问题;工业投资长期超过60%,就会出现GDP增长,生活环境却改善不多,人均GDP很多,人均年收入却不高的情况;房地产投资长期占大比重,一定会出现房地产泡沫问题。均衡的投资比例既涉及投资效益回报问题,也涉及到可持续发展问题。

  房地产在投资中比重过大,虽然同样是第三产业在投资,但是投资产出的结构是在变化的。这都是重庆目前的投资方面的一些状况。

  《第一财经日报》:始于去年的宏观调控,其实就是在调节政府的投资比例,重庆在这次调控中受到哪些影响?

  黄奇帆:房地产这一块,经济萧条的时候,政府给房地产业许许多多的优惠政策;但发现房地产有点过热,想调控的时候,就会对房地产市场带来波动,带来挫伤,对我们潜在的土地资源的价值利用会产生影响。

  从重庆的角度来说,我们是觉得要控制好重庆的房地产发展,然后把握好土地资源价值的利用。

  这里要把握好几个问题,一个就是房地产到底存在不存在泡沫,你的标准要有一个客观的判断,不能凭着本能的感觉。

  房地产要有客观的定量标准,总结国内外市场,大体的标准,首先就是在一个高速发展的城市里,房地产投资过不过热的标准,看比率,一般来说房地产投资不能也不应该超过城市投资的30%。

  像重庆这样的一个城市,与上海、北京有所不同,有广大的农村地区,所有把房地产投资作为一个基数算的时候,一般不要超过25%。

  《第一财经日报》:重庆的实际情况怎样,存在过热的现象吗?

  黄奇帆:重庆在2000年以来,我们就是在有意的控制,每年房地产的投资始终在25%左右,2002年占25%,2003年还是25%,2004年占24.7%,我相信我们在2005年一定还是25%,预计2000多亿元总投资,我们大概500亿元的房地产投资,这是可以控制的。政府有能力从各个角度进行控制,但是这种控制不能没有数,明明只有20%,再控制,那是不行的,如果一个大城市的房地产投资长期超过30%、40%,也是不行的,那就会脱节。

  再就是房地产的总需求量,什么时候房地产会过剩呢?一般来说,每一个城市人口的人均住房面积35平方米,不能超过这个数。

  像重庆,1200万城市人口,现在人均住房面积22平方米,那么要让重庆的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5平方米的话,还需要再造1.56亿平方米住房。重庆的农村每年有40万~5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成为城市人口,他们需要多少房子?还要1750万平方米,就是说,重庆的房地产增量,至少每年应该有2000万平方米。所以重庆的房地产还相当于10年前的上海,刚刚起步。对于房地产来说,东部与西部不能一刀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